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840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装盒,其盒体的四个边壁均为双层结构,盒盖的顶部及边壁也均为双层结构,盒体的边壁间有连条相连,盒盖的顶部与边壁间有夹板。盒体各组成部分均在同一张包装盒纸上,之间有摺痕或切口,但不完全断离,盒盖的各组成部分也均在另一张包装盒纸上,之间不完全断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牢固,制作方便,承载能力有所提高,适于用作瓶装口服液的包装,也可用于装置针剂。文具、小型元器件等。(*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是一种瓶装口服液的包装纸盒。目前,现有的瓶装口服液的包装盒有卧式包装盒及立式包装盒两种。卧式包装盒具有纸盒及泡沫塑料盒,纸盒一般是硬纸盒的盒体与软包装纸框及盒盖的双层结构,因而比较结实,但工艺复杂,而且需要不同的包装纸。泡沫塑料盒需要开出所需的槽、底,制作复杂,而且在外面还需另加套纸盒。立式包装盒一般是单层包装纸折叠而成的结构,这种简易包装承载能力有限,只适于装每瓶10毫升以下的口服液。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使其构成盒体的各组成部分均在同一张包装纸上,构成盒盖的各组成部分也均在另一张包装纸上,整体结实牢固,制作方便,承载量提高。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在一种包括盒体及盒盖的包装盒中,盒体的四个边壁均为由内边壁及外边壁组成的双层结构,在内边壁上与盒体底部的接触部分各有一压边,相邻的内边壁之间及相邻的外壁之间均有连条相连接,盒体的底部及四个内、外边壁均在同一张包装盒纸上,之间不完全断离。盒盖的顶部及边壁均为由内层及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相对的两内侧边壁上在与盒盖顶部的接触部分各设有压边,两外侧边壁各与一夹板相连接,盒盖顶部的内顶、外顶以及内、外边壁均在同一张包装盒纸上,之间不完全断离。盒体的外后边壁及盒盖的内后边壁固定连接。在盒体上,连接内边壁的连条及连接外边壁的连条间开有槽状切口,连接内边壁的连条与外边壁之间也开有槽状切口。盒体上,在压边、外边壁、内边壁、盒体之间的连接处均有摺痕;在连条与内、外边壁间也有摺痕。盒盖上,在夹板与外顶之间开有切口,内侧边壁与内后边壁之间开有V型切口;在内顶、外顶、内后边壁、外后边壁、压边、外侧边壁、内侧边壁、夹板之间的连接处均有摺痕。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成本技术盒体的各组成部分均被设计在同一张包装纸上,盒盖的各部分也同在另一张包装纸上,通过折叠摺痕、切槽、切口,可折成立体盒体及盒盖,仅需连接一个后壁面,即可将盒体和盒盖连为一体,因此本技术的结构设计使制作比现有的卧式包装盒方便,也节约用纸。由于本技术为卧式包装盒,如在其中放置瓶装口服液,与现有的立式包装盒相比,瓶体与盒底的接触面积大,因而可增加承载能力,使之能放置每瓶15毫升以上的口服液,承载量提高。本技术在盒体和盒盖上设置压边,可以使边壁固定。在盒体上设置有连条,盒盖上设置有夹板,可增加盒体和盒盖的刚性,增加整体抗变形的能力。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包装盒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盒体的平面展开图图3为图1中盒盖的平面展开图图中,1.盒体内后边壁 2.盒体外后边壁 3.盒底 4.外前边壁5.内前边壁 6.盒体外侧边壁 7.盒体内侧边壁 8、17.压边 9.连条 10.盒盖内侧边壁 11.盒盖外侧边壁 12.盒盖内后边壁 13.盒盖外后边壁 14.外顶 15.内顶 16.夹板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盒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2所示,盒体四个边壁均为双层结构,即由内后边壁1和个后边壁2组成后边壁,由内前边壁5与外前边壁4组成前边壁,由相对的二个内侧边壁7和外侧边壁6组成二个侧边壁。盒底3位于四个边壁中间。本实施例中各内、外边壁之间有一个边壁厚度,该壁厚也可以不要。四个内边壁均与一压边8相连,当各内边壁折至盒的内侧时,各压边均与盒底3接触。每一条压边8的一头压在相邻的压边之上,另一头被压在另一相邻压边之下,以使四个边壁与盒底3接触牢固。在各压边8的两侧可有倒角,以方便压合。在相邻的内边壁之间及相邻的外边壁之间均有连条9相连。各内边壁与外边壁的高度相等,内边壁的长度方向两端各比外边壁短一个边壁厚度。如果没有壁厚,则内、外边壁的长度也相等。在连接内边壁及连接外边壁的连条间开有槽状切口;连接内边壁的连条与外边壁之间也开有槽状切口,该槽口的底部倾斜至与外边壁的交点处。槽状切口的宽度均为一个边壁厚度,如果设有壁厚,则所开的切口为刀状切口。在压边8、外边壁、内边壁、盒底3之间的连接处均压有摺痕;在连条9与内、外边壁之间也均压有摺痕(摺痕均为图中虚线处)。在连条9上均各开有一刀状切口,以使内边壁间的连条可以从切口插入,连成一个整条,外边壁的连条也相同。切口的深度最好为边壁高度的一半,此时插入后的连条可保持上、下边平整。当然切口深度也可以大于边壁高度的一半,但这样会削弱连条,使之容易断裂。外边壁连条上的切口至该连条到外边壁之间的摺痕的距离为盒宽的一半,内边壁连条上的切口至该连条到内边壁之间的摺痕的距离为盒宽的一半再减去盒的壁厚。如果没有壁厚,则内、外边壁上的连条上所开的切口完全相同。连条9置于内、外边壁之间。另外,在连条9至该连条到内、外边壁的摺痕间开有切口,如果没有壁厚,则不开切口。如图2所示,本技术包装盒的盒体各组成部分均设计在同一张包装盒纸上,各部分之间有摺痕或切口,但不完全断离。在图3所示的本技术包装盒的盒盖平面展开图中,盒盖的顶部及边壁均为双层结构,其顶部由内顶15及外顶14组成,由相对的二个内侧边壁10及外侧边壁11组成二个侧边壁,由内后边壁12及外后边壁13组成后边壁。二个内侧边壁10均和压边17相连,当内侧边壁折至盒顶内侧时,压边17均与盒内顶15相接触,将压边17压在内顶15上即可使侧边壁与盒顶接触牢固。两外侧边壁11各与一夹板16相连,夹板16的宽度最好与内顶15长度的一半相等,夹板16的长度最好与内顶15的宽度相等,这样当夹板16夹在内顶15和外顶14之间时,可以和内顶与外顶保持平整,并起到加强盒顶的作用。在夹板16与外顶14之间开有切口,内侧边壁10与盒盖内后边壁12之间开有V型切口。在内顶15、外顶14、外后边壁13、内后边壁12之间的连接处以及压边17、内侧边壁10、外侧边壁11、夹板16之间的连接处均有摺痕(图中虚线处为摺痕)。如图3所示,本技术包装盒的盒盖各组成部分均设计在同一张包装盒纸上,各部分之间有摺痕或切口,但不完全断离。本技术中盒盖内后边壁12的高度和长度与盒体外后边壁2的高度和长度相等,将盒盖内后边壁12与盒体外后边壁2连接后即可形成图1所示的立体包装盒。二者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用胶粘剂粘接,或用订书钉钉住。由于盒底3的长度与宽度与外顶14的长度和宽度相等,连成一体的包装盒,其盒盖和盒体即可相互配合。本技术包装盒的外面还可以再加套盒套,底部可增加隔片。本技术除可用于瓶装口服液的包装外,还可用于装置注射针剂、文具、小型元器件、日用杂品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及盒盖,其特征在于:盒体的四个边壁均为由内边壁及外边壁组成的双层结构,在内边壁上与盒体底部的接触部分各有一压边(8),相邻的内边壁之间及相邻的外边壁之间均有连条(9)相连接,盒体的底部及四个内、外边壁均在同一张包装盒纸上,之间不完全断离;盒盖的顶部及边壁均为由内层及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相对的两内侧边壁上在与盒盖顶部的接触部分各设有压边(17),两外侧边壁(11)各与一夹板(16)相连接,盒盖的内顶(15)、外顶(14)以及内、外边壁均在同一张包装盒纸上,之间不完全断离;盒体的外后边壁(2)与盒盖的内后边壁(1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及盒盖,其特征在于盒体的四个边壁均为由内边壁及外边壁组成的双层结构,在内边壁上与盒体底部的接触部分各有一压边(8),相邻的内边壁之间及相邻的外边壁之间均有连条(9)相连接,盒体的底部及四个内、外边壁均在同一张包装盒纸上,之间不完全断离;盒盖的顶部及边壁均为由内层及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相对的两内侧边壁上在与盒盖顶部的接触部分各设有压边(17),两外侧边壁(11)各与一夹板(16)相连接,盒盖的内顶(15)、外顶(14)以及内、外边壁均在同一张包装盒纸上,之间不完全断离;盒体的外后边壁(2)与盒盖的内后边壁(1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在盒体上的每一条压边(8)的一头压在相邻压边之上,另一头被压在另一相邻压边之下;压边(8)的两侧有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在盒体上各内边壁与外边壁的高度相等,内边壁的长度方向二端各比外边壁短一个边壁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在盒体上连接内边壁及连接外边壁的连条间开有槽状切口;连接内边壁的连条与外边壁之间也开有槽状切口,该槽口的底部倾斜至与外边壁的交点处;槽状切口的宽度均为一个边壁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在盒体压边(8)、外边壁、内边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达波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达因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