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诱导培养基及诱导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8280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胞诱导培养基,包括TGF-β、地塞米松、抗坏血酸、甘油磷酸钠和ITS+Premix;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采用该细胞诱导培养基诱导培养软骨细胞的方法。该细胞诱导培养基能够促进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软骨细胞,并提高细胞活性,因此,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诱导培养软骨细胞的方法能够实现单独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软骨细胞的目的,并且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转化率,获得较多的软骨细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织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诱导培养基及诱导培养间充质干细 胞的方法。
技术介绍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能够定向诱导为胰岛样细胞、 软骨细胞等多种细胞。且间充质细胞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尤其是脐带、胎盘、骨髓、脂肪 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易于采集、无伦理问题等优势,可规模化诱导分 化为软骨细胞,为临床治疗关节软骨损伤提供新的技术方案。但目前多采用间充质干细胞 与软骨细胞共培养的方式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软骨细胞,这种共培养方法不仅需要一 定的软骨细胞源,过程较繁琐,花费较大,而且所获得的更多为散在软骨细胞,数量较少,软 骨细胞团几乎没有,而且散在的软骨细胞相对较小,细胞活性差,难以达到临床移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共 培养方式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转化成软骨细胞的方式存在成本高,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率低等 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单独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转化成软骨细胞的细胞诱导培养基及采用 该细胞诱导培养基诱导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细胞诱导培养基,包括 TGF-0、地塞米松、抗坏血酸、甘油磷酸钠和ITS+Premix。 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中,所述TGF-P的浓度为5-15ng/ml、地塞米松 的浓度为7 _10臟〇1/1、抗坏血酸的浓度为50-100ug/ml、甘油磷酸钠的浓度为5_15mmol/l 和 ITS+Premix 的浓度为 50_150ng/ml〇 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中,所述细胞诱导培养基中,TGF-P的浓度为 10ng/ml,地塞米松的浓度为10mmol/l,抗坏血酸的浓度为70ug/ml,甘油磷酸钠的浓度为 10mmol/l, ITS+Premix 的浓度为 100ng/ml〇 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中,所述细胞诱导培养基还包括胰岛素和转铁蛋 白。 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中,所述胰岛素的浓度为5-10mg/ml,转铁蛋白的 浓度为 5-10mg/ml。 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中,所述细胞诱导培养基中,TGF-P的浓度为 10ng/ml,地塞米松的浓度为10mmol/l,抗坏血酸的浓度为70ug/ml,甘油磷酸钠的浓度为 10mmol/l,ITS+Premix的浓度为100ng/ml,胰岛素的浓度为6. 25mg/ml,转铁蛋白的浓度为 6. 25mg/ml〇 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中,所述细胞诱导培养基还包括谷氨酰胺。 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中,所述谷氨酰胺的浓度为l-10mm〇L/L。 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中,所述细胞诱导培养基中,TGF-0的浓度为 15ng/ml,地塞米松的浓度为10mmol/l,抗坏血酸的浓度为100ug/ml,甘油磷酸钠的浓度为 15mmol/l,ITS+Premix的浓度为150ng/ml,胰岛素的浓度为10mg/ml,转铁蛋白的浓度为 10mg/ml,谷氨酰胺的浓度为10mmoL/L。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保护一种诱导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间充质干细胞,并用诱导液进行体外诱导培养至转化为软骨细胞; 所述诱导液为上述细胞诱导培养基。 实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该细胞诱导培养基 不仅可实现单独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软骨细胞,而且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 基可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转化率,所获得的软骨细胞数量较多,活性较强;相较于现有 的共培养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诱导培养软骨细胞的方法,不仅可省去获取软骨细胞源的过 程,而且使用过程较简便。【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实验中,根据Chs标准样品工作液的浓度及其0D值所制 作的标准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共培养方式所获得软骨细胞数量少、细胞较分散且需要软骨细 胞源等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提供一种细胞诱导培养基,该细胞诱导培养基可实现单 独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软骨细胞的目的,且获得的软骨细胞数量较多,活性较强。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 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包括TGF-P、地塞米松、抗坏血酸、甘油磷酸钠和 ITS+Premix〇 其中,TGF-0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0,TGF-0 转化生长因子)是 一族广泛存在、结构相关、功能相似的多功能活性肽,具有多种功能的多肽生长因子,可以 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胶原产生,刺激软骨细胞的 合成与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促进骨细胞的增殖。TGF-P有三种异构体,分别为TGF-P1、 0 2和0 3, TGF-P 2、0 3较0 1可更快速有效地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但 TGF-P 2、0 3之间诱导干细胞的水平基本相同。由于TGF-P在骨生长中的生物学功能呈双 向调节作用,既能刺激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也能进行抑制作用,一般来说,低浓度TGF-0 起刺激作用,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因此,优选地,TGF-P的浓度为 5-15ng/ml〇 地塞米松,购于Sigma公司,能够刺激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I型胶原等的表达, 显著地增加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是骨形成过程中必须的酶,碱性磷酸酶的表达 情况代表着骨形成的状况,可以激活位于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的糖皮质激素受体,促进间充 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同时,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分化率;优选地,地塞米 松的浓度为7-10mmol/ml。 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的一种,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的氧 化和还原过程以及细胞呼吸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抗坏血酸是胶原合成所必需的,还 可调节ATP酶与ALP活性及非胶原基质蛋白质的合成;抗坏血酸对软骨细胞分化的促进 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胶原的累积,然后增加碱性磷酸酶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此外,作为 一种抗氧化剂还可抑制或减少诱导过程中细胞凋亡的产生。优选地,抗坏血酸的浓度为 50-100ug/ml〇甘油磷酸钠可以为软骨细胞提供磷酸离子,同时促进生理性钙盐的沉积和钙 化,是骨髓基质间充质干细胞产生矿化结节的必要条件;优选地,甘油磷酸钠的浓度为 5-15mmol/ml〇 ITS+Premix为一种生长因子,购于BD公司,其成份包含有牛血清白蛋白和亚油酸 等,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生长;优选地,ITS+Premix的浓度为50-150ng/ml。由以上细胞诱导培养基成份作用可知,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能够促 进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软骨细胞,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的转化率,并能够增强细胞的活性。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细胞诱导培养基还包括胰岛素和转铁蛋白;胰岛素可降 低蛋白质降解,增加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摄入,为细胞生长和分化提供能量,促使间充质干细 胞处于低糖环境,保持细胞活性,有利于间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胞诱导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TGF‑β、地塞米松、抗坏血酸、甘油磷酸钠和ITS+Premix。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卓鲁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毓造血干细胞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