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887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曲轴和轴承,所述曲轴包括偏心部和支承部,所述支承部包括沿所述曲轴的轴向相连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轴段的外径,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承部上以用于支承所述曲轴,轴承的内周面包括支承面,支承面仅与第一轴段径向相对且与第一轴段配合支承,支承面与第一轴段配合支承的所有支承点中、在曲轴的轴向上最靠近第二轴段且环绕曲轴一周的支承点均位于轴承的邻近第二轴段的一侧轴向端面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缩机,改善了轴承与曲轴在起始接触点处的接触压力集中问题,从而改善了曲轴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指出,旋转式压缩机曲轴长时间运转后容易发生磨损,为了提高压缩机的性能,曲轴往往采用大小轴设计和小径化设计,这将加重曲轴的磨损,对于双缸机种,由于曲轴变形更大,更加容易出现曲轴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改善了曲轴的磨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包括:电机;一个或者多个气缸;曲轴,所述曲轴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气缸相连,所述曲轴包括偏心部和支承部,所述偏心部与所述气缸配合,所述支承部包括沿所述曲轴的轴向相连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轴段的外径;以及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承部上以用于支承所述曲轴,所述轴承的内周面包括支承面,所述支承面仅与所述第一轴段径向相对且与所述第一轴段配合支承,所述支承面与所述第一轴段配合支承的所有支承点中、在所述曲轴的轴向上最靠近所述第二轴段且环绕所述曲轴一周的所述支承点均位于所述轴承的邻近所述第二轴段的一侧轴向端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改善了轴承与曲轴在起始接触点处的接触压力集中问题,从而改善了曲轴的磨损,便于压缩机量产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上形成有退让槽,所述退让槽由所述轴承的邻近所述第二轴段的一侧端面朝向所述第一轴段的方向凹入形成,所述退让槽形成为环绕所述曲轴的环形,且所述退让槽的内周壁朝向所述曲轴敞开、外周壁形成为所述非支承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退让槽的底壁上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轴段方向凹入的凹槽。可选地,所述凹槽形成为环绕所述曲轴的环形槽,且沿着从所述第二轴段到所述第一轴段的方向,所述环形槽的内周壁的直径不变或逐渐增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部包括主支承部和副支承部,所述主支承部和所述副支承部连接在所述偏心部的轴向两端,所述主支承部包括主第一轴段和主第二轴段,所述主第二轴段连接在所述主第一轴段和所述偏心部之间,所述副支承部包括副第一轴段和副第二轴段,所述副第二轴段连接在所述副第一轴段和所述偏心部之间,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主支承部和/或所述副支承部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第一轴段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主第一轴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副第一轴段的外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包括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套设在所述主支承部上,所述副轴承套设在所述副支承部上,所述主轴承上形成有由所述主轴承的邻近所述偏心部的一侧端面朝向远离所述偏心部方向凹入的主退让槽,所述主退让槽形成为环绕所述主支承部的环形且所述主退让槽的内周壁朝向所述主支承部敞开、外周壁形成为所述非支承面,所述副轴承上形成有由所述副轴承的邻近所述偏心部的一侧端面朝向远离所述偏心部的方向凹入的副退让槽,所述副退让槽形成为环绕所述副支承部的环形且所述副退让槽的内周壁朝向所述副支承部敞开、外周壁形成为所述非支承面,所述副退让槽与所述副第一轴段的起始接触点与所述副第二轴段之间的最小轴向距离S满足:S≥0.05H,其中,H为所述主第一轴段和所述副第一轴段在所述曲轴的轴向上的最小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退让槽的底壁上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偏心部的方向凹入且环绕所述曲轴的主环形槽,所述副退让槽的底壁上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偏心部的方向凹入且环绕所述曲轴的副环形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环形槽和所述副环形槽的形状均满足关系:[9E曲轴(D4-d4)h2]/[16E轴承Db3(L2-Le2)]≥1,其中,E曲轴为所述曲轴的弹性模量,E轴承为相应的所述轴承的弹性模量,D为相应的所述第一轴段的外径,d为相应的所述第一轴段上的中心油孔的直径,h为相应的所述环形槽的轴向凹入深度,b为相应的所述环形槽的有效厚度,L为所述主退让槽与所述主第一轴段的起始接触点和所述副退让槽与所述副第一轴段的起始接触点之间的最小轴向距离,Le为远离所述环形槽的所述退让槽与相应的所述第一轴段的起始接触点与邻近所述环形槽的所述气缸的轴向中心面之间的最小轴向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环形槽和所述副环形槽的形状均进一步满足关系:[9E曲轴(D4-d4)h2]/[16E轴承Db3(L2-Le2)]≤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上的设有所述支承点的所述一侧轴向端面上的任意一点均位于所述第二轴段的邻近所述第一轴段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段的远离所述第二轴段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曲轴进行轴向限位的止推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推组件包括:止推片和止推座,所述止推片位于所述止推座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轴段的远离所述第二轴段的一侧端面止推。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曲轴与轴承配合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曲轴与轴承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压缩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压缩机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每个第一轴段与相应的支承面的最大接触压力与转角比α的关系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压缩机构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压缩机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曲轴;11:支承部;11a:主支承部;11b:副支承部;11a1:主中心油孔;11b1:副中心油孔;111:第一轴段;111a:主第一轴段;111b:副第一轴段;112:第二轴段;112a:主第二轴段;112b:副第二轴段;12:偏心部;121a:第一偏心部;121b:第二偏心部;2:轴承;2a:主轴承;2b:副轴承;211:支承面;212:非支承面;221:第一端面;222:第二端面;23:退让槽;23a:主退让槽;23b:副退让槽;24a:主环形槽;24b:副环形槽;25:副轴承消音器;3:气缸;3a:第一气缸;3b:第二气缸;4:止推组件;41:止推片;42:止推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曲轴1和轴承2,曲轴1包括支承部11,支承部11包括沿曲轴1的轴向相连的第一轴段111和第二轴段112,第二轴段112的外径小于第一轴段111的外径,轴承2套设在支承部11上以用于支承曲轴1,使得曲轴1可以更加平稳地转动,具体而言,轴承2上可以形成有沿轴承2轴向贯穿的内孔,以使得轴承2可以套设在支承部11上。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轴段112的外径小于第一轴段111的外径,从而第二轴段112可以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一个或者多个气缸;曲轴,所述曲轴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气缸相连,所述曲轴包括偏心部和支承部,所述偏心部与所述气缸配合,所述支承部包括沿所述曲轴的轴向相连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轴段的外径;以及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承部上以用于支承所述曲轴,所述轴承的内周面包括支承面,所述支承面仅与所述第一轴段径向相对且与所述第一轴段配合支承,所述支承面与所述第一轴段配合支承的所有支承点中、在所述曲轴的轴向上最靠近所述第二轴段且环绕所述曲轴一周的所述支承点均位于所述轴承的邻近所述第二轴段的一侧轴向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一个或者多个气缸;曲轴,所述曲轴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气缸相连,所述曲轴包括偏心部和支承部,所述偏心部与所述气缸配合,所述支承部包括沿所述曲轴的轴向相连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轴段的外径;以及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承部上以用于支承所述曲轴,所述轴承的内周面包括支承面,所述支承面仅与所述第一轴段径向相对且与所述第一轴段配合支承,所述支承面与所述第一轴段配合支承的所有支承点中、在所述曲轴的轴向上最靠近所述第二轴段且环绕所述曲轴一周的所述支承点均位于所述轴承的邻近所述第二轴段的一侧轴向端面上,所述轴承内周面还包括非支承面,所述支承面的直径小于所述非支承面的直径,所述轴承上形成有退让槽,所述退让槽由所述轴承的邻近所述第二轴段的一侧端面朝向所述第一轴段的方向凹入形成,所述退让槽形成为环绕所述曲轴的环形,且所述退让槽的内周壁朝向所述曲轴敞开、外周壁形成为所述非支承面,所述退让槽的底壁上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轴段方向凹入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形成为环绕所述曲轴的环形槽,且沿着从所述第二轴段到所述第一轴段的方向,所述环形槽的内周壁的直径不变或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包括主支承部和副支承部,所述主支承部和所述副支承部连接在所述偏心部的轴向两端,所述主支承部包括主第一轴段和主第二轴段,所述主第二轴段连接在所述主第一轴段和所述偏心部之间,所述副支承部包括副第一轴段和副第二轴段,所述副第二轴段连接在所述副第一轴段和所述偏心部之间,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主支承部和/或所述副支承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第一轴段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主第一轴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副第一轴段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套设在所述主支承部上,所述副轴承套设在所述副支承部上,所述主轴承上形成有由所述主轴承的邻近所述偏心部的一侧端面朝向远离所述偏心部方向凹入的主退让槽,所述主退让槽形成为环绕所述主支承部的环形且所述主退让槽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礼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