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废弃鱼类器官组织中提炼鱼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75507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废弃鱼类器官组织中提炼鱼油的方法,包括筛选清理,粉碎,提取粗油,破乳处理及脱色除味处理等五步。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物料资源利用率高,废弃污染物少,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鱼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资源浪费及鱼类加工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同时拓宽了鱼油的生产原料来源,有助于条鱼油的产量和降低鱼油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油的制备工艺,确切地说是。
技术介绍
目前鱼油中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成份,因此鱼油当前有着极为广泛的市场空间,但由于传统的鱼油获取途径单一,一方面极大的限制了鱼油的产量,另一方面也导致鱼油加工成本较高,因此导致鱼油产品市场价较高,且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此同时,在对鱼类进行加工作业中,通常会将大量的诸如肝脏、鱼肠等鱼类器官作为废弃物进行处理,从而导致这些器官中的鱼油等成份无法有效的提取分离,从而一方面造成了加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给环境造成了加大污染,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以从废弃鱼类器官组织中提炼鱼油的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筛选清理,对待加工的鱼类器官组织进行清洗,然后将其中发生变质现象的鱼类器官进行清除,然后将筛选合格并清洁后的鱼类器官中水份沥干备用;第二步,粉碎,将进过沥干的鱼类器官组织利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并将粉碎后的鱼类器官碎块与粉碎产生的组织液进行回收并混合;第三步,提取粗油,将鱼类器官碎块与组织液混合物同时放置到提取反应釜中,然后按照液混合物与水的比例为1:1 一 1:5的混合比例添加去离子水,同时另在混合物中添加胃蛋白梅和抗氧化剂,并混合均匀,然后在混合物中添加酸液,并使混合物pH值为2—4,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并使其温度恒定在20°C — 50°C,并同时进行匀速同向搅拌1一8小时,且在搅拌时另冲入氮气,且氮气气压至少为1.5个标准大气压,搅拌完成后再向混合物中加热碱液,并使混合物pH值为7,然后再向混合物中添加占混合物重量0.1 % -2%的中性酶,然后继续搅拌2— 6小时,然后进行灭酶处理,并将经过灭酶处理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并对所收集到的固体物料进行挤压处理,并将经挤压所获得获得液体与过滤所得液体混合;第四步,破乳处理,在第三步所制备的液体中加入盐酸,并使液体pH值为5-5.5,然后在加入占液体重量30% -60%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1一3小时,然后进行离心操作,并将对表层漂浮油脂进行收集;第五步,脱色除味处理,将收集到的油脂依次通过脱色装置及除臭装置即可得到精制鱼油。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步中清洗时用弱碱性水进行清洗。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步中的胃蛋白梅重量占混合物重量的1%—5%和抗氧化剂重量占混合物重量的0.1 %— 1 %。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物料资源利用率高,废弃污染物少,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鱼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资源浪费及鱼类加工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同时拓宽了鱼油的生产原料来源,有助于条鱼油的产量和降低鱼油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筛选清理,对待加工的鱼类器官组织利用弱碱性水进行清洗,然后将其中发生变质现象的鱼类器官进行清除,然后将筛选合格并清洁后的鱼类器官中水份沥干备用;第二步,粉碎,将进过沥干的鱼类器官组织利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并将粉碎后的鱼类器官碎块与粉碎产生的组织液进行回收并混合;第三步,提取粗油,将鱼类器官碎块与组织液混合物同时放置到提取反应釜中,然后按照液混合物与水的比例为1:3的混合比例添加去离子水,同时另在混合物中添加胃蛋白梅和抗氧化剂,并混合均匀,其中胃蛋白梅重量占混合物重量的3 %和抗氧化剂重量占混合物重量的0.1 %,然后在混合物中添加酸液,并使混合物pH值为2,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并使其温度恒定在35°C,并同时进行匀速同向搅拌6小时,且在搅拌时另冲入氮气,且氮气气压为1.5个标准大气压,搅拌完成后再向混合物中加热碱液,并使混合物pH值为7,然后再向混合物中添加占混合物重量0.5%的中性酶,然后继续搅拌3小时,然后进行灭酶处理,并将经过灭酶处理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并对所收集到的固体物料进行挤压处理,并将经挤压所获得获得液体与过滤所得液体混合;第四步,破乳处理,在第三步所制备的液体中加入盐酸,并使液体pH值为5.5,然后在加入占液体重量40%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3小时,然后进行离心操作,并将对表层漂浮油脂进行收集;第五步,脱色除味处理,将收集到的油脂依次通过脱色装置及除臭装置即可得到精制鱼油。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筛选清理,对待加工的鱼类器官组织利用弱碱性水进行清洗,然后将其中发生变质现象的鱼类器官进行清除,然后将筛选合格并清洁后的鱼类器官中水份沥干备用;第二步,粉碎,将进过沥干的鱼类器官组织利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并将粉碎后的鱼类器官碎块与粉碎产生的组织液进行回收并混合;第三步,提取粗油,将鱼类器官碎块与组织液混合物同时放置到提取反应釜中,然后按照液混合物与水的比例为1:4的混合比例添加去离子水,同时另在混合物中添加胃蛋白梅和抗氧化剂,并混合均匀,其中胃蛋白梅重量占混合物重量的4%和抗氧化剂重量占混合物重量的0.5%,然后在混合物中添加酸液,并使混合物pH值为2.5,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并使其温度恒定在25°C,并同时进行匀速同向搅拌8小时,且在搅拌时另冲入氮气,且氮气气压为2个标准大气压,搅拌完成后再向混合物中加热碱液,并使混合物pH值为7,然后再向混合物中添加占混合物重量1.5%的中性酶,然后继续搅拌4小时,然后进行灭酶处理,并将经过灭酶处理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并对所收集到的固体物料进行挤压处理,并将经挤压所获得获得液体与过滤所得液体混合;第四步,破乳处理,在第三步所制备的液体中加入盐酸,并使液体pH值为5,然后在加入占液体重量50%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1小时,然后进行离心操作,并将对表层漂浮油脂进行收集;第五步,脱色除味处理,将收集到的油脂依次通过脱色装置及除臭装置即可得到精制鱼油。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物料资源利用率高,废弃污染物少,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鱼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资源浪费及鱼类加工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同时拓宽了鱼油的生产原料来源,有助于条鱼油的产量和降低鱼油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废弃鱼类器官组织中提炼鱼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筛选清理,对待加工的鱼类器官组织进行清洗,然后将其中发生变质现象的鱼类器官进行清除,然后将筛选合格并清洁后的鱼类器官中水份沥干备用; 第二步,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废弃鱼类器官组织中提炼鱼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废弃鱼类器官组织中提炼鱼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筛选清理,对待加工的鱼类器官组织进行清洗,然后将其中发生变质现象的鱼类器官进行清除,然后将筛选合格并清洁后的鱼类器官中水份沥干备用;第二步,粉碎,将进过沥干的鱼类器官组织利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并将粉碎后的鱼类器官碎块与粉碎产生的组织液进行回收并混合;第三步,提取粗油,将鱼类器官碎块与组织液混合物同时放置到提取反应釜中,然后按照液混合物与水的比例为1:1—1:5的混合比例添加去离子水,同时另在混合物中添加胃蛋白梅和抗氧化剂,并混合均匀,然后在混合物中添加酸液,并使混合物pH值为2—4,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并使其温度恒定在20℃—50℃,并同时进行匀速同向搅拌1—8小时,且在搅拌时另冲入氮气,且氮气气压至少为1.5个标准大气压,搅拌完成后再向混合物中加热碱液,并使混合物pH值为7,然后再向混合物中添加占混合物重量0.1%‑2%的中性酶,然后继续搅拌2—6小时,然后进行灭酶处理,并将经过灭酶处理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并对所收集到的固体物料进行挤压处理,并将经挤压所获得获得液体与过滤所得液体混合;第四步,破乳处理,在第三步所制备的液体中加入盐酸,并使液体pH值为5‑5.5,然后在加入占液体重量30%‑60%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1—3小时,然后进行离心操作,并将对表层漂浮油脂进行收集;第五步,脱色除味处理,将收集到的油脂依次通过脱色装置及除臭装置即可得到精制鱼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裕祥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