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7288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装置,它涉及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技术领域。调和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上部与电机连接,搅拌轴的下部连接有框式搅拌器,调和罐体为空腔设计,空腔内设置有电加热丝,调和罐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感应器和液位计,调和罐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调和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且原料存储装置通过进料管与调和罐体的中下部连接,进料管上安装有进料阀,且进料管与进料泵连接。将润滑油原料从调和罐的底部加入,对设备损伤小,采用自动化加入,节省了大量人力,搅拌装置结构较为特殊,能同时进行中部和底部的搅拌,使原料搅拌调和均匀,还设置有自动加温装置,适合冬季搅拌调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装置,属于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

技术介绍
:调和是润滑油制备过程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按照油品的配方,将润滑油基础油组分和添加剂按比例、顺序加入调和容器,调和均匀后,按照产品标准采样分析合格后即为正式产品。目前所使用的调和搅拌装置,多为在容器内安装有利用电机带动的机械搅拌轴,来对基础油组分进行搅拌,此类调和搅拌装置均需要人工看管,且没有加热保温设备,其在冬季运行尚需要在温度适合的室内进行,一旦温度不合适,即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并且目前润滑油制备过程中都是通过工人将各种润滑油原料组分倾倒入搅拌装置中,需要较多的人力在不同的搅拌装置处注入原料油组分,劳动消耗大。且工人长时间在搅拌装置附近进行操作,与原料油近距离接触,各种原料油散发的气味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对工人的身体造成危害。且现有的润滑油调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搅拌装置为普通的搅拌杆,会造成底部和上部的原料混合不够均匀,影响调和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装置。本技术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装置,它包含调和罐体、电机、搅拌轴、框式搅拌器、电加热丝、温度控制器、温度感应器、出料口、液位计、进料管、进料栗、进料阀、原料存储装置和液位控制器,调和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上部与电机连接,搅拌轴的下部连接有框式搅拌器,调和罐体为空腔设计,空腔内设置有电加热丝,调和罐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感应器和液位计,调和罐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调和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且原料存储装置通过进料管与调和罐体的中下部连接,进料管上安装有进料阀,且进料管与进料栗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框式搅拌器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搅拌杆,且其框式搅拌器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搅拌杆,搅拌杆使中上部搅拌均匀,且底部的弧形搅拌杆也能充分的搅拌底部的润滑油原料。作为优选,所述的温度控制器的一端与电加热丝连接,温度控制器的另一端与温度感应器连接,温度感应器感应调和罐体内部的温度,当需要升温时,将信号传给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控制电加热丝温度上升。作为优选,所述的液位控制器的一端与液位计连接,液位控制器另一端与进料栗连接,当添加进的原料到达液位计所设定值时,液位控制器控制进料栗停止栗入原料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将润滑油原料从调和罐的底部加入,使得原料加入时液面相对平缓,对设备损伤小,并且采用自动化加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也不会危害工人的健康,它的搅拌装置结构较为特殊,能同时进行中部和底部的搅拌,使原料搅拌调和更加均匀,它还设置有自动加温装置,适合冬季搅拌调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温度控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液位控制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1-调和罐体;2_电机;3_搅拌轴;4_框式搅拌器;5_电加热丝;6_温度控制器;7-温度感应器;8_出料口 ;9_液位计;10_进料管;11_进料栗;12_进料阀;13_原料存储装置;14-液位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调和罐体1、电机2、搅拌轴3、框式搅拌器4、电加热丝5、温度控制器6、温度感应器7、出料口 8、液位计9、进料管10、进料栗11、进料阀12、原料存储装置13和液位控制器14,调和罐体I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3,搅拌轴3的上部与电机2连接,搅拌轴3的下部连接有框式搅拌器4,调和罐体I为空腔设计,空腔内设置有电加热丝5,调和罐体I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感应器7和液位计9,调和罐体I的外壁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6,调和罐体I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8,且原料存储装置13通过进料管10与调和罐体I的中下部连接,进料管10上安装有进料阀12,且进料管10与进料栗11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框式搅拌器4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搅拌杆4-1,且其框式搅拌器4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搅拌杆4-2,搅拌杆4-1使中上部搅拌均匀,且底部的弧形搅拌杆4-2也能充分的搅拌底部的润滑油原料。作为优选,所述的温度控制器6的一端与电加热丝5连接,温度控制器6的另一端与温度感应器7连接,温度感应器7感应调和罐体I内部的温度,当需要升温时,将信号传给温度控制器6,温度控制器6控制电加热丝5温度上升。作为优选,所述的液位控制器14的一端与液位计9连接,液位控制器14另一端与进料栗11连接,当添加进的原料到达液位计9所设定值时,液位控制器14控制进料栗11停止栗入原料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调和罐体(I)、电机(2)、搅拌轴(3)、框式搅拌器(4)、电加热丝(5)、温度控制器¢)、温度感应器(7)、出料口(8)、液位计(9)、进料管(10)、进料栗(11)、进料阀(12)、原料存储装置(13)和液位控制器(14),调和罐体(I)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3),搅拌轴(3)的上部与电机(2)连接,搅拌轴(3)的下部连接有框式搅拌器(4),调和罐体(I)为空腔设计,空腔内设置有电加热丝(5),调和罐体(I)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感应器(7)和液位计(9),调和罐体(I)的外壁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6),调和罐体(I)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8),且原料存储装置(13)通过进料管(10)与调和罐体(I)的中下部连接,进料管(10)上安装有进料阀(12),且进料管(10)与进料栗(II)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式搅拌器(4)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搅拌杆(4-1),且其框式搅拌器(4)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搅拌杆(4-2)ο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控制器(6)的一端与电加热丝(5)连接,温度控制器(6)的另一端与温度感应器(7)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位控制器(14)的一端与液位计(9)连接,液位控制器(14)另一端与进料栗(11)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装置,它涉及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
调和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上部与电机连接,搅拌轴的下部连接有框式搅拌器,调和罐体为空腔设计,空腔内设置有电加热丝,调和罐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感应器和液位计,调和罐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调和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且原料存储装置通过进料管与调和罐体的中下部连接,进料管上安装有进料阀,且进料管与进料泵连接。将润滑油原料从调和罐的底部加入,对设备损伤小,采用自动化加入,节省了大量人力,搅拌装置结构较为特殊,能同时进行中部和底部的搅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料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调和罐体(1)、电机(2)、搅拌轴(3)、框式搅拌器(4)、电加热丝(5)、温度控制器(6)、温度感应器(7)、出料口(8)、液位计(9)、进料管(10)、进料泵(11)、进料阀(12)、原料存储装置(13)和液位控制器(14),调和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3),搅拌轴(3)的上部与电机(2)连接,搅拌轴(3)的下部连接有框式搅拌器(4),调和罐体(1)为空腔设计,空腔内设置有电加热丝(5),调和罐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感应器(7)和液位计(9),调和罐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6),调和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8),且原料存储装置(13)通过进料管(10)与调和罐体(1)的中下部连接,进料管(10)上安装有进料阀(12),且进料管(10)与进料泵(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放付军李鹏李向玉
申请(专利权)人:泰奥星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