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饲料的方法,具体包括破碎菌棒得到菌糠,添加产酶诱导液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洗脱发酵体系后得到木质素酶和经过高效利用的菌糠,再向剩余物中添加有益微生物进行二次发酵得到饲料。相对于其他利用生物质生产饲料的生产工艺,该方法既可以得到木质素酶,又做到了通过有益微生物的二次发酵转化和酶解作用,增加菌糠糖类、有机酸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有效营养成分的含量,增强食用菌渣的适口性,减少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饲料的方法,具体涉及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饲料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
技术介绍
食用菌菌糠是指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出菇后或尚未出菇的包含食用菌和生物质原料的综合体,富含菌体蛋白,因此被称为菌糠蛋白。据测定,菌糠中蛋白质含量达到12%?21%。但由于食用菌糠是在多种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如谷壳、稻草、木肩等生长出来,虽然菌糠含有大量的菌糠蛋白,但其不能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到动物饲粮中,因为原始的食用菌渣的粗纤维很高,高出普通动物消化吸收的标准,并且气味和适口性上不能满足饲养条件,还不能长时间保存。因此目前食用菌渣都是被用来晒干后进行焚烧或者填埋,在晒干的过程可能会引起病原菌的繁殖,而且焚烧也会引起空气污染。非但没有充分地发挥菌糠的经济价值,反而还会带来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含有食用菌菌丝的菌棒为原料,向其中加入产酶诱导液促进食用菌对生物质原料的充分利用,进而得到木质素酶和含有较多还原糖的菌糠残渣。通过有益微生物对菌糠残渣的二次发酵进而得到饲料。使得农业生产中的菌棒得到高值化再利用。菌棒是指以棉籽壳、木肩、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杆、工业废料为主要原料,接种食用菌菌丝培养一段时间以后用来生产食用菌子实体或采收子实体以后剩下的棒状固态混合物。食用菌菌丝在培养基中生长时,需要产生大量的木质素酶来分解基质中的木质纤维素以获得营养。因此,收获或者尚未收获子实体的菌棒中含有大量的食用菌菌丝。菌棒的具体组成不能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饲料制备方法的限定。工业废料主要选自于醋糟、酒糟、造纸厂废液。食用菌为人工培养或野生环境下可为生物食用的菌类。其生长过程中能分泌木质素酶来分解基质中的木质纤维素以获得营养。所述食用菌主要选自于蘑菇(Agaricuscampestris)、香燕(Lentinula edodes)、茶树燕(Agrocybe aegerita)、猴头燕(Hericiumerinaceum)、凤尾燕(Pleurotus sajor-caju)、双抱蘑燕(Agaricus bisporus)、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灵芝(Ganoderma Iucidum)、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鲍鱼燕(Pleurotusabalonus)、平燕(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燕(Flammulina velutipes)、杏鲍燕(Pleurotus eryngii)、秀珍燕(Pleurotus geesteranus)、鸡腿燕(Coprinus comatus)、白灵恭(Pleurotus nebrodensis)、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姬松鸾(Agaricusblazei)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菌棒的破碎处理得到菌糠;添加产酶诱导液;适宜条件下培养;发酵体系洗脱得到木质素酶和菌糠残渣;加入有益微生物进行二次发酵得到饲料。1.破碎菌棒得到菌糠将已经或者尚未采收子实体的菌棒除去塑料袋以后,利用粉碎机将菌棒破碎得到均匀的菌糠。2.添加诱导产酶液所用诱导产酶液含有木质素酶的诱导物,其他物质能为食用菌菌丝提供氮元素和微量元素,此外还能调整体系的碳氮比(C/N)和pH值,刺激菌丝二次生长。诱导产酶液通过本实验室长期反复试验得到。—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每1kg菌糠诱导产酶液的通常加入量为10-50L,可进一步选择10-30L,当具体选择12、13、15、16、17、19、20、23、25或28L时能更有效地刺激菌糠中食用菌菌丝的二次生长,诱导木质素酶的高效表达和分泌。3.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的外界培养条件可以改变食用菌菌丝的生理状态,更好地表达和分泌木质素酶,进而使生物质原料得到充分降解。—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培养温度通常为17-36°C,可进一步选择为22-30°C,或具体选择为22、24、25、27、28、30°C。在以上温度条件下培养的时间为24-168小时,或进一步选择24、72、96、120或144小时,可以得到木质素酶含量更高、木质纤维素转化更为彻底的菌糠。4.发酵体系的洗脱向步骤3得到的含有大量木质素酶的发酵熟成体系中加入1-3倍体积的蒸馏水浸泡,振荡,过滤。得到木质素酶粗酶液和菌糠残渣。当蒸馏水体积过少得到的木质素酶总量就会过少,当蒸馏水体积过大,就会使菌糠残渣中的糖类、氨基酸等物质减少,不利于二次发酵,降低最终得到的饲料营养价值。5.加入有益微生物进行二次发酵向步骤4得到菌糠残渣加入乳酸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进行二次发酵。按照有益微生物活化种子液的菌浓、微生物种类确定最终加入量和最适培养时间和条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食用菌菌棒生产饲料的方法。是菌糠高值化利用的一种新途径,生产过程中还可以得到木质素酶。既可以做到废物利用改善环境,又可以降低木质素酶的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全新的饲料生产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实施例1取1kg杏鲍菇菌棒,破碎得到菌糠后加入15L的产酶诱导液,在23°C下培养3天,得到的体系加入40L蒸馏水浸泡,振荡,过滤得到粗酶液和菌糠残渣。向残留的菌糠中继续加入1L的双歧杆菌种子液,在28°C下培养5天,即可得到饲料。实施例2取1kg平菇菌棒,破碎得到菌糠后加入20L的产酶诱导液,在25°C下培养6天,得到的体系加入50L蒸馏水浸泡,振荡,过滤得到粗酶液和菌糠残渣。向残留的菌糠中继续加入40L的乳酸杆菌种子液,在37°C下培养4天,即可得到饲料。实施例3取1kg血红密孔菌菌棒,破碎得到菌糠后加入25L的产酶诱导液,在22°C下培养3天,得到的体系加入100L蒸馏水浸泡,振荡,过滤得到粗酶液和菌糠。向残留的菌糠中继续加入25L的酵母菌种子活化液,在30°C下培养6天,即可得到饲料。【主权项】1.,其特点是以食用菌菌棒破碎后得到的菌糠为原料,加入产酶诱导剂,对发酵熟成体系洗脱后再加入国内市售微生物菌剂进行二次发酵得到饲料,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已经或者尚未采收子实体的菌棒除去塑料袋以后,利用粉碎机将菌棒破碎得到均匀的菌糠; b)向所制得的菌糠中按照固液质量体积比1: 1-4的比例加入产酶诱导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发酵体系; c)将发酵体系在17-36°C条件下培养24-168小时,进行发酵生产木质纤维素酶; d)得到的发酵熟成体系用1-3倍体积的蒸馏水洗脱得到粗酶液; e)洗脱后剩余的固态物质加入微生物菌剂得到二次发酵体系; f)将二次发酵体系置于合适培养条件下发酵3-7天后得到饲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酶诱导液配方为:以质量计,尿素为0.1?5%、硝酸铵为0.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每1kg菌棒需要10L-40L的产酶诱导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饲料的方法,其特点是以食用菌菌棒破碎后得到的菌糠为原料,加入产酶诱导剂,对发酵熟成体系洗脱后再加入国内市售微生物菌剂进行二次发酵得到饲料,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已经或者尚未采收子实体的菌棒除去塑料袋以后,利用粉碎机将菌棒破碎得到均匀的菌糠;b)向所制得的菌糠中按照固液质量体积比1∶1‑4的比例加入产酶诱导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发酵体系;c)将发酵体系在17‑36℃条件下培养24‑168小时,进行发酵生产木质纤维素酶;d)得到的发酵熟成体系用1‑3倍体积的蒸馏水洗脱得到粗酶液;e)洗脱后剩余的固态物质加入微生物菌剂得到二次发酵体系;f)将二次发酵体系置于合适培养条件下发酵3‑7天后得到饲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祥儒,张永,蔡宇杰,管政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