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庆江专利>正文

气压油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683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气压油瓶属于能够盛装食用植物油,烹调时往锅内加油的烹调用具。主要技术特征是:气囊被包容在气囊压盖,气囊外壳和气囊底壳中;气囊压盖与气囊外壳相套接;气囊外壳与气囊底壳相接;气囊底壳与瓶体相接;瓶体上安装有油管和手柄。(*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能够盛装食用植物油,烹调时往锅内加油的烹调用具。烹调往锅内加油时,一般都是采用各种形状,尺寸不同的玻璃瓶,塑料瓶或其它器皿,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往锅内加油后,瓶嘴处总是残留一些油,很不卫生。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缺点,为烹调者提供方便,卫生的气压油瓶。本技术的内容包括十种类型的气压油瓶。第一种类型气压油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图2图3图4所示,外油管[1]和密封板[6]及内油管[4]连为一体,出油管口[3]较细,内油管[4]下端与瓶体[5]内腔下部相通;瓶盖[7]通过螺纹与瓶口[2]相接;瓶盖[7]拧紧时,密封板[6]周围紧压在瓶口[2]上;瓶体[5]自身具有弹性;使用时手握瓶体[5],用力握则瓶体[5]局部向内凹陷,瓶体内腔压力增加,瓶体内的油通过内油管,外油管流到瓶体外面;减轻手握力,瓶体[5]由于自身弹力作用会自动恢复原状,瓶体内腔产生负压,外界气体通过出油管口[3]高速进入瓶体内,并把出油管口处的油吸入油管内,使出油管口[3]处无残留油。第二种类型气压油瓶结构如图5图6图7所示,外出油管[8]和瓶口密封板[9]及内出油管[15]连为一体;出油管口[11]较细,内出油管[15]下端与油瓶体[13]内腔下部相通;油瓶盖[10]通过螺纹与油瓶口[14]相接;油瓶盖[10]拧紧时,瓶口密封板[9]周围压紧在油瓶口[14]上;空心手柄[12]与油瓶体[13]连为一体,空心手柄空腔与油瓶体内腔相通;空心手柄[12]自身具有弹性,用力握空心手柄[12]其局部向内凹陷,空心手柄空腔和油瓶体内腔压力增加,油瓶体内腔的油通过内出油管,外出油管流到瓶外,减轻手握力,空心手柄[12]由于自身弹力作用自动恢复原状,空心手柄空腔及油瓶体内腔产生负压,外界气体通过出油管口[11]高速进入瓶内,并把出油管口[11]处的油吸入油管内,使出油管口[11]处无残留油。第三种类型气压油瓶结构如图8图9图12图13所示,气囊压盖[23]的下端与气囊外壳[18]的上端相套接;气囊[2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气囊压盖[23]和气囊底壳[26]相接触;气囊外壳[18]与气囊底壳[26]相粘接;气囊孔[16]孔壁与气囊底壳中孔[25]孔壁紧密套接;气囊底壳[26]的圆合形凸起下部侧面与瓶体加油口[17]紧密接触;气囊底壳[26]通过螺纹[28]与瓶体[22]相接;油管[21]的上端通到瓶体[22]外面被油管罩[19]所包容;油管口[20]较细,油管[21]下端与瓶体[22]内腔下部相通;手柄[27]在瓶体[22]的侧上方,与瓶体连为一体,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母指下按气囊压盖[23],随气囊压盖向下移动,气囊[24]内的空气通过气囊孔[16]逐渐进入瓶体内腔。使瓶体内腔压力增加,瓶体内的油便通过油管[21]流到瓶体外面;松开气囊压盖,气囊[24]由于自身弹力恢复原状,使瓶体内腔产生负压,外界气体通过油管口[20]高速进入瓶体内,并把油管口[20]处的油吸入油管,使油管口[20]处无残留油。瓶内油不多时,可通过瓶体加油口[17]往瓶内加油。第四种类型气压油瓶结构如图10图11图17图18所示,气囊压盖[36]的下端与气囊外壳[38]的上端相套接;气囊[3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气囊压盖[36]和气囊底壳[31]相接触;气囊外壳[38]与气囊底壳[31]相粘接;气囊底壳[31]通过螺纹[41]与瓶体[35]相接;气囊孔[29]孔壁与瓶体加油口[30]紧密接触,并具有气密性;油管[34]的上端通到瓶体[35]外面被油管罩[32]所包容,油管口[33]较细,油管[34]下端与瓶体[35]内腔下部相通;手柄[40]在瓶体[35]的侧上方,与瓶体[35]连为一体。工作原理同第三种气压油瓶一样。第五种类型气压油瓶结构如图14图19图20图21所示,活塞压盖[51]通过螺纹杆[53]及活塞压盖上带有螺纹的孔与活塞[52]相连接;活塞[52]与气腔外壳[46]相套接,活塞可在气腔外壳内上下滑动,两者接触处具有气密性;弹簧[4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活塞和气腔底壳[42]相接;气腔外壳[46]与气腔底壳[42]相粘接;气腔底壳通过螺纹[55]与瓶体[50]相接;气腔底壳[42]的圆台形凸起下部侧面与瓶底加油口[45]紧密接触,并具有气密性;油管[49]的上端通到瓶体[50]的外面被油管罩[47]所包容,油管[49]的下端与瓶体[50]内腔下部相通,油管口[48]较细,手柄[54]在瓶体的侧上方,与瓶体连为一体,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母指下按活塞压盖[51],随活塞的向下移动,活塞下面的空气逐渐进入瓶体[50]内腔,使瓶体内腔压力增加,瓶内的油便通过油管[49]流到瓶体外面,松开活塞压盖,弹簧[43]弹力作用使活塞回到原位,瓶体内腔便产生负压,外界气体通过油管口[48]高速进入瓶体内,并把油管口处的油吸入油管内,使油管口[48]处无残留油。第六种类型气压油瓶结构如图15图22图24图25图28所示,气囊压盖[63]的下端与气囊外壳[64]的上端相套接;气囊[6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气囊压盖[63]和气囊底壳[57]相接触;气囊外壳[64]与气囊底壳[57]相粘接;气囊孔[56]孔壁与气囊底壳中孔[66]孔壁紧密套接;气囊底壳的圆合形凸起,下部侧面与瓶体加油口[58]紧密接触;轴[72]被封在气囊底壳轴套[71]和瓶体轴套[73]中;气囊底壳[57]和瓶体[62]通过轴[72]可以相对活动;卡板[70]具有一定弹性,与气囊底壳连为一体,卡板凸起[69]与卡板[70]连为一体;当把气囊底壳[57]和瓶体[62]之间打开或合在一起时,由于卡板[70]具有弹性,卡板凸起[69]可滑过瓶体凸起[68];油管[61]的上端通过瓶体[62]的外面被油管罩[59]所包容;油管[61]的下端与瓶体[62]内腔下部相通;油管口[60]较细,手柄[67]在瓶体[62]的侧上方,与瓶体[62]连为一体,工作原理同第三种类型气压油瓶一样。第七种类型气压油瓶结构如图16图23图26图27图29所示,气囊压盖[81]的下端与气囊外壳[82]的上端相套接;气囊[8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气囊压盖[81]和气囊底壳[76]相接触;气囊外壳[82]与气囊底壳[76]相粘接;气囊孔[74]孔壁与瓶体加油口[75]紧密接触,并具有气密性;轴[90]被封在气囊底壳轴套[89]和瓶体轴套[91]中;气囊底壳[76]和瓶体[80]通过轴[90]可以相对活动;卡板[88]具有一定弹性,与气囊底壳[76]连为一体;卡板凸起[87]与卡板[88]连为一体;当把气囊底壳[76]和瓶体[80]之间打开或合在一起时,由于卡板[88]具有弹性,卡板凸起[87]可滑过瓶体凸起[86],油管[79]的上端通过瓶体[80]的外面被油管罩[77]所包容;油管[79]的下端与瓶体[80]内腔下部相通;油管口[78]较细,手柄[85]在瓶体的侧上方,与瓶体连为一体,工作原理同第三种气压油瓶一样。第八种类型气压油瓶,结构如图30图31图34所示,气囊压盖[92]的下端与气囊外壳[94]的上端相套接;气囊[104]的上端与气囊压盖相接触;气囊孔[100]孔壁与瓶体上口[105]紧密接触;气囊外壳[94]上有一个气囊外壳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油瓶,其特征是:气囊压盖[23]的下端与气囊外壳[18]的上端相套接,气囊[2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气囊压盖[23]和气囊底壳[26]相接触;气囊外壳[18]与气囊底壳[26]相粘接,气囊孔[16]孔壁与气囊底壳中孔[25]孔壁紧密套接,气囊底壳[26]的圆台形凸起下部侧面与瓶体加油口[17]紧密接触,气囊底壳[26]通过螺纹[28]与瓶体[22]相接;油管[21]的上端通到瓶体[22]外面被油管罩[19]所包容;油管口[20]较细,油管[21]下端与瓶体[22]内腔下部相通;手柄[27]在瓶体[22]上部的一侧与瓶体[22]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油瓶,其特征是气囊压盖[23]的下端与气囊外壳[18]的上端相套接,气囊[2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气囊压盖[23]和气囊底壳[26]相接触;气囊外壳[18]与气囊底壳[26]相粘接,气囊孔[16]孔壁与气囊底壳中孔[25]孔壁紧密套接,气囊底壳[26]的圆台形凸起下部侧面与瓶体加油口[17]紧密接触,气囊底壳[26]通过螺纹[28]与瓶体[22]相接;油管[21]的上端通到瓶体[22]外面被油管罩[19]所包容;油管口[20]较细,油管[21]下端与瓶体[22]内腔下部相通;手柄[27]在瓶体[22]上部的一侧与瓶体[22]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油瓶,其特征是气囊孔[29]孔壁与瓶体加油口[30]紧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油瓶,其特征是活塞压盖[51]通过螺丝杆[53]及活塞压盖上带有螺纹的孔与活塞[52]相连接;活塞[52]与气腔外壳[46]相套接,活塞[52]可在气腔外壳[46]内上下滑动,两者接触处具有气密性;弹簧[4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活塞[52]和气腔底壳[42]相接气腔外壳[46]与气腔底壳[42]相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压油瓶,其特征是气囊底壳轴套[71]通过轴[72]与瓶体[62]上端的瓶体轴套[73]相接,气囊底壳[57]和瓶体[62]通过轴[72]可以相对活动;卡板[70]具有一定弹性,与气囊底壳[57]连为一体,卡板凸起[69]与卡板[70]连为一体;当把气囊底壳[57]和瓶体[62]之间打开或合在一起时,由于卡板[70]具有弹性,卡板凸起[69]可滑过瓶体凸起[6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油瓶,其特征是气囊孔[100]孔壁与瓶体上口[105]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江
申请(专利权)人:孟庆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