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道防风技术领域,是一种烟道防风帽;其包括开口朝上的上球缺体、开口朝下的下球缺体和套管,上球缺体和下球缺体通过至少两个的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上球缺体和下球缺体之间有出烟间距,在下球缺体的顶部有出烟口,套管的上端固定在出烟口外侧的下球缺体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套管套设在烟囱上,由于是上球缺体的球面和下球缺体的球面相对,任何方向的来风都不易进入到烟囱,来风路过还会产生风压而使流速加快,背风面又使风迅速扩散,产生拉动作用,同时烟囱排出的是热烟,套管和烟囱之间的间隙跟进的是冷风,从而使烟气上升加快,从而排烟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道防风
,是一种烟道防风帽。
技术介绍
—般锅炉取暖或是灶膛生火都设有排烟道,但烟囱犯风、倒风、倒烟是常有的事,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将烟囱加高,有的则放上一个引风机,虽然起到一定作用,但用起来费电费工,清理烟囱积灰也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道防风帽,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在使用时,将套管套设在烟囱上,由于是上球缺体的球面和下球缺体的球面相对,任何方向的来风都不易进入到烟囱,来风路过还会产生风压而使流速加快,背风面又使风迅速扩散,产生拉动作用,同时烟囱排出的是热烟,套管和烟囱之间的间隙跟进的是冷风,从而使烟气上升加快,从而排烟顺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烟道防风帽,包括开口朝上的上球缺体、开口朝下的下球缺体和套管,上球缺体和下球缺体通过至少两个的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上球缺体和下球缺体之间有出烟间距,在下球缺体的顶部有出烟口,套管的上端固定在出烟口外侧的下球缺体内壁上。作为优选,以上套管下端内壁上沿圆周间隔设有能座在烟囱上的卡台。作为优选,以上上球缺体的顶部固定有弧面朝下的挡雨罩,挡雨罩的外端面位于上球缺体的外侧。作为优选,以上上球缺体和下球缺体均为半圆球体。作为优选,以上支撑杆为四个并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套管套设在烟囱上,由于是上球缺体的球面和下球缺体的球面相对,任何方向的来风都不易进入到烟囱,来风路过还会产生风压而使流速加快,背风面又使风迅速扩散,产生拉动作用,同时烟囱排出的是热烟,套管和烟囱之间的间隙跟进的是冷风,从而使烟气上升加快,从而排烟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下球缺体的俯视图。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上球缺体,2为下球缺体,3为套管,4为支撑杆,5为出烟口,6为挡雨罩,7为烟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烟道防风帽,包括开口朝上的上球缺体1、开口朝下的下球缺体2和套管3,上球缺体I和下球缺体2通过至少两个的支撑杆4固定连接在一起,上球缺体I和下球缺体2之间有出烟间距,在下球缺体2的顶部有出烟口 5,套管3的上端固定在出烟口 5外侧的下球缺体内壁上。使用时,将套管3套设在烟囱7上,由于是上球缺体I的球面和下球缺体2的球面相对,任何方向的来风都不易进入到烟囱7,来风路过还会产生风压而使流速加快,背风面又使风迅速扩散,产生拉动作用,同时烟囱7排出的是热烟,套管3和烟囱7之间的间隙跟进的是冷风,从而使烟气上升加快,从而排烟顺畅。为了便于套装在烟囱7上,套管3下端内壁上沿圆周间隔设有能座在烟囱7上的卡台。如图1所示,上球缺体I的顶部固定有弧面朝下的挡雨罩6,挡雨罩6的外端面位于上球缺体I的外侧。这样可防止下雨时雨水进入到烟囱。如图1所示,根据需要,上球缺体I和下球缺体2均为半圆球体。如图1所示,支撑杆4为四个并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这样安装更加稳定。【主权项】1.一种烟道防风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朝上的上球缺体(I)、开口朝下的下球缺体(2)和套管(3),上球缺体⑴和下球缺体⑵通过至少两个的支撑杆⑷固定连接在一起,上球缺体⑴和下球缺体(2)之间有出烟间距,在下球缺体⑵的顶部有出烟口(5),套管(3)的上端固定在出烟口(5)外侧的下球缺体(2)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道防风帽,其特征在于,套管(3)下端内壁上沿圆周间隔设有能座在烟囱(7)上的卡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道防风帽,其特征在于,上球缺体(I)的顶部固定有弧面朝下的挡雨罩(6),挡雨罩(6)的外端面位于上球缺体(I)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道防风帽,其特征在于,上球缺体(I)和下球缺体(2)均为半圆球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道防风帽,其特征在于,上球缺体(I)和下球缺体(2)均为半圆球体。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道防风帽,其特征在于,支撑杆(4)为四个并沿圆周均勾间隔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道防风帽,其特征在于,支撑杆(4)为四个并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道防风帽,其特征在于,支撑杆(4)为四个并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道防风帽,其特征在于,支撑杆(4)为四个并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烟道防风
,是一种烟道防风帽;其包括开口朝上的上球缺体、开口朝下的下球缺体和套管,上球缺体和下球缺体通过至少两个的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上球缺体和下球缺体之间有出烟间距,在下球缺体的顶部有出烟口,套管的上端固定在出烟口外侧的下球缺体内壁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套管套设在烟囱上,由于是上球缺体的球面和下球缺体的球面相对,任何方向的来风都不易进入到烟囱,来风路过还会产生风压而使流速加快,背风面又使风迅速扩散,产生拉动作用,同时烟囱排出的是热烟,套管和烟囱之间的间隙跟进的是冷风,从而使烟气上升加快,从而排烟顺畅。【IPC分类】F23J13/08【公开号】CN204806427【申请号】CN201520536557【专利技术人】陈锦清 【申请人】陈锦清【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申请日】2015年7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道防风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朝上的上球缺体(1)、开口朝下的下球缺体(2)和套管(3),上球缺体(1)和下球缺体(2)通过至少两个的支撑杆(4)固定连接在一起,上球缺体(1)和下球缺体(2)之间有出烟间距,在下球缺体(2)的顶部有出烟口(5),套管(3)的上端固定在出烟口(5)外侧的下球缺体(2)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清,
申请(专利权)人:陈锦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