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6330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8 23:23
一种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提供一个可减少组件配合公差、动能传递延迟等作用。同步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轴的引动器和设置在第二轴的反应器;引动器和反应器分别形成齿轮结构;以及,一齿轮结构的连动器,配置连接该引动器和反应器,而使第一轴、第二轴产生同步转动型态。实质上,连动器的两端分别设有锥形部和弹性体,共同组合在一基架上,以提高传动效率、阻止产生空行程等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枢轴、基架组合连动器和设置在连动器两端的锥形部、弹性体等结构,在操作配合的作业中,更确实的传递动力,使第一、二轴相对产生同步转动作用的技术。
技术介绍
应用因外力可往复转动自如的枢轴或转轴,来配装在电子器物上,例如行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电子书等,使其盖或显示屏幕可转动而具有开、闭作用,已为现有技术。例如,中国台湾第97222022号「转轴结构」、中国台湾第98207366号「枢轴结构」等专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为了使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例如,屏幕)及/或机体模块在使用方面具备有更多的操作模式和应用范围,现有技术也已揭露一种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双转轴,使显示模块及/或机体模块可产生不同操作模式或转动角度的结构。例如,中国台湾第99211350 号「双枢轴枢纽器」、US7512426B2 ΓMOBILECOMMUNICAT1NSDEVICEffITHSYNCHR0NISINGHINGE J专利案等,提供了可行的实施例。一个有关这类双转轴或枢轴组件在操作、运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课题是,旧法揭露了一种应用多个螺旋齿轮或斜齿轮的结构组合,来传递动力,使双转轴同步转动的技术结构。考量齿轮成型或制造公差,齿轮与齿轮间的配合必须保留一些间隙,避免它们的刚性啮合型态或转动产生干涉,造成过度磨损、减少使用寿命等情形。但是,就像熟习此技艺的人所知悉,齿轮与齿轮间的配合间隙应用在电子器物的双转轴或枢轴系统时,容易产生转动滑动的空行程现象,不仅造成动能传递延迟的情形,也降低了使用者的操作感觉或手感;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显示了有关双转轴或枢轴和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新设计考量该转轴和相关组件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增加它的应用范围,而有别于旧法。例如,考量使该转轴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符合电子器物轻巧、薄型化的造型设计要求和同步运动的结构设计、操作简便的条件下,同时使齿轮与齿轮间的配合间隙被尽可能减小,解决上述成型公差的问题,又可避免它们的转动产生干涉,造成过度磨损、减少使用寿命等情形;或更进一步改善现有电子器物的双转轴或枢轴系统容易产生转动滑动的空行程现象和动能传递延迟、降低使用者操作手感等情形。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资料中均未被具体教示或揭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提供一个可减少组件配合公差、动能传递延迟等作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其包括:基架,设有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装设在基架上的连动器,连动器具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轴;轴凸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而定义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枢接于基架的第一枢接部,第二端枢接于基架的第二枢接部,使连动器能够转动;以及连动器第一端面设有锥形部,锥形部具有一顶部、底部和连接顶部、底部的裙部;连动器第二端面配置有弹性体。所述的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其中,该基架两端设有枢接孔,分别枢接一第一轴和第二轴,使第一轴和第二轴相互平行;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有一固定区和一组合该枢接孔的枢接区;第一轴的枢接区装设有一具有轴孔的引动器;第二轴枢接区装设有一具有轴孔的反应器;连动器和引动器、反应器形成连动,连动器的轴垂直于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的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其中,该引动器和反应器是直齿轮和斜齿轮结构的其中之一;对应引动器和反应器,该连动器是直齿轮和斜齿轮结构的其中之一,以啮合引动器和反应器;连动器的轴设置在连动器轴心区域上;第一轴的枢接区和第二轴的枢接区组合有扭力模块;第一轴的固定区和第二轴的固定区分别配合一固定架,结合一电子器物;电子器物包括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第一轴的固定区的固定架和第二轴的固定区的固定架分别固定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所述的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其中,该锥形部成一盘状体结构;锥形部的裙部成一直斜面和弧形斜面结构的其中之一,使锥形部底部面积大于其顶部面积;以及锥形部是一体形成在连动器的第一端面,使锥形部的底部接合第一端面,并且连接轴的第一端。所述的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其中,该锥形部成一盘状体结构;锥形部的裙部成一直斜面和弧形斜面结构的其中之一,使锥形部底部面积大于其顶部面积;以及锥形部套合在轴的第一端,使锥形部的底部触接在连动器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的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其中,该弹性体成一盘状弹片结构,具有一组合孔,套合轴的第二端;弹性体包括一位于组合孔周边区域的顶部、底部和连接顶部、底部的裙部;以及弹性体的裙部成一直斜面和弧形斜面结构的其中之一,使弹性体底部面积大于其顶部面积,并且使弹性体顶部触压连动器的第二端面,弹性体底部触接第二枢接部。所述的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其中,该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突出于基架的两边;以及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分别具有用以枢接该轴的第一端、第二端的枢接口,而形成一 U型结构。所述的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其中,至少使第一枢接部的枢接口形成有导角结构,让锥形部的顶部和裙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压靠在第一枢接部的枢接口导角结构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连动器的两端分别设有锥形部和弹性体,共同组合在一基架上,以提高传动效率、阻止产生空行程等情形。根据本技术的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该基架设有枢接部,枢接连动器两端的轴,使连动器形成转动自如的型态。枢接部形成U型结构,限制连动器不会在一 X参考轴和Y参考轴上移动;以及,该锥形部和弹性体在连动器的轴线方向(或Z参考轴)推压连动器,阻止连动器产生轴向位移,改善组件配合的公差累积情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组合示意图;图中假想线部分显示了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机体模块的情形,以及第一轴、第二轴组合扭力模块、固定架的结构型态;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描绘了第一轴、第二轴、基架、引动器、连动器、反应器、固定架和扭力模块等部分的结构型态;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基架、引动器、连动器、反应器、锥形部和弹性体的结构情形;图4为图3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描绘了基架、连动器和锥形部、弹性体的配合情形。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轴;11、21_固定区;12、22_枢接区;13、23_固定架;20-第二轴;30_引动器;32、42_轴孔;40_反应器;50_连动器;51_第一端面;52_第二端面;53_第一端;54_第二端;55_轴;56_锥形部;57、62_顶部;58、63_底部;59、64_裙部;60-弹性体;61_组合孔;70_基架;71_第一枢接部;72_第二枢接部;73、74_枢接口 ;75、76-导角结构;77、78_枢接孔;80_扭力模块;90_电子器物;91_显示模块;92_机体模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的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概分别以参考编号10、20表不。第一轴10、第二轴20分别具有一固定区11、21和一枢接区12、22。固定区11、21配合固定架13、23,使第一轴10、第二轴20分别固定在电子器物90 (例如,行动电话、电脑等)的显示模块91和机体模块92。第一轴枢接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设有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装设在基架上的连动器,连动器具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轴;轴凸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而定义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枢接于基架的第一枢接部,第二端枢接于基架的第二枢接部,使连动器能够转动;以及连动器第一端面设有锥形部,锥形部具有一顶部、底部和连接顶部、底部的裙部;连动器第二端面配置有弹性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安赐郭永昇
申请(专利权)人: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