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665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5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包括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支撑连接在下塔上,所述上塔的底部设有第一出口,第一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下游;所述下塔上设有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上塔,所述第二出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下游;所述上塔的外壁和所述下塔的内壁之间还设有环板,所述环板将所述下塔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的内壁上和所述上塔的内壁上均设有防腐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塔和下塔之间设置环板,不仅起到加强、加固支撑的作用,而且将下塔不便于喷涂防腐层的位置隔离为上腔,上腔不作为下塔的反应室,大大增强了脱硫塔的耐腐蚀性,延长了脱硫塔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结构简单、受力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化工设备,具体指一种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烟气脱硝除尘脱硫是控制烟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湿法脱硫工艺是较为成熟和常用的工艺,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200810163800.X所公开的《脱除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其包括吸收塔,在吸收塔的中部侧面上设置有废气进入口,在吸收塔内设置有气液分布器,在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干净气体排放口,而在吸收塔的下部设置有吸收液浓缩氧化区,浓缩氧化区通过管道与外界设置有空气鼓风机的空气管相连通,气液分布器通过管道经循环栗与浓缩氧化区的吸收液相连通,废气进入口与吸收塔内的冷却装置相连通,该冷却装置的气体出口与浓缩氧化区相连通,浓缩氧化区与吸收塔内腔相连通,且浓缩氧化区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经采出栗流向硫酸铵成品收集处。该装置中浓缩氧化区设置在吸收塔的塔底,并包裹在洗涤段外,腐蚀性酸液从洗涤段侧面出口排出进入浓缩氧化段,对吸收段的内、外壁以及浓缩氧化段的内壁均存在严重的腐蚀问题,吸收塔需要选用高强度耐腐蚀材料制备,制造成本高;否则,吸收塔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耐腐蚀性好且制造成本低的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包括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支撑连接在下塔上,所述上塔的底部设有第一出口,第一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下游;所述下塔上设有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上塔,所述第二出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下游;所述上塔的外壁和所述下塔的内壁之间还设有环板,所述环板将所述下塔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的内壁上和所述上塔的内壁上均设有防腐层。较好的,对应于所述上腔可以在所述下塔的侧壁上设有观察孔。该观察孔一方面可以用来排出上腔内的封闭气体,另一方面还可以用于观察上塔的外表面是否有被腐蚀的痕迹。优选所述上塔的底部为锥形结构。该结构便于洗涤后的颗粒物质沉淀并方便排出。上述各方案中所述连接优选为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上塔和下塔之间的环板不仅起到加强、加固支撑的作用,而且将下塔分为上、下两个腔,将不便于喷涂防腐层的位置隔离为上腔,上腔不作为下塔的反应室,大大增强了脱硫塔的耐腐蚀性,延长了脱硫塔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并且结构简单、受力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该脱硫塔包括:上塔1,上塔I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上塔的底部设有第一出口 11,第一出口 11连接第一管道12,第一管道12穿过下塔的侧壁连接下游设备。下塔2,用于支撑连接上塔1,为上端口敞口的桶装结构,上塔的底部锥形封头焊接在下塔的上端面上;下塔2上设有进口 21和第二出口 22,所述进口 21通过第二管道23连接所述上塔I,所述第二出口 22连接下游;。环板3,焊接在上塔的外壁和下塔的内壁之间,环板3将下塔2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25和下腔26 ;对应于上腔25在下塔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观察孔27。防腐层4,本实施例为防腐涂层,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它的防腐层结构,下腔的内壁上,包括上塔底部外壁、下塔的内壁和环板的下表面上;以及上塔和第一管道的内壁上均喷涂有防腐层。该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在上塔内处理后的浆液从第一出口经由第一管道排出进入下游;上塔内部分物料抽出后经由第二管道从进口 21进入下塔,经下塔处理后从第二出口经由第三管道排出,进入下游。【主权项】1.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包括上塔(I),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I)支撑连接在下塔(2)上,所述上塔的底部设有第一出口(11),第一出口(11)通过第一管道(12)连接下游;所述下塔(2)上设有进口(21)和第二出口(22),所述进口(21)通过第二管道(23)连接所述上塔(I),所述第二出口(22)连接下游; 所述上塔的外壁和所述下塔的内壁之间还设有环板(3),所述环板(3)将所述下塔(2)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25)和下腔(26),所述下腔的内壁上和所述上塔的内壁上均设有防腐层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上腔(25)在所述下塔的侧壁上设有观察孔(2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I)的底部为锥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为焊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到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包括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支撑连接在下塔上,所述上塔的底部设有第一出口,第一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下游;所述下塔上设有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上塔,所述第二出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下游;所述上塔的外壁和所述下塔的内壁之间还设有环板,所述环板将所述下塔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的内壁上和所述上塔的内壁上均设有防腐层。本技术通过在上塔和下塔之间设置环板,不仅起到加强、加固支撑的作用,而且将下塔不便于喷涂防腐层的位置隔离为上腔,上腔不作为下塔的反应室,大大增强了脱硫塔的耐腐蚀性,延长了脱硫塔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结构简单、受力好。【IPC分类】B01D53/78, B01D53/48, B01D53/80【公开号】CN204816198【申请号】CN201520554973【专利技术人】刘玉英, 雷风林, 刘建州 【申请人】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脱硫塔内塔支撑结构,包括上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1)支撑连接在下塔(2)上,所述上塔的底部设有第一出口(11),第一出口(11)通过第一管道(12)连接下游;所述下塔(2)上设有进口(21)和第二出口(22),所述进口(21)通过第二管道(23)连接所述上塔(1),所述第二出口(22)连接下游;所述上塔的外壁和所述下塔的内壁之间还设有环板(3),所述环板(3)将所述下塔(2)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25)和下腔(26),所述下腔的内壁上和所述上塔的内壁上均设有防腐层(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英雷风林刘建州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