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检知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319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气检知单元,其包含:一长条状的本体,其表面呈一第一种颜色;一包装袋,其具有一第一覆面与一第二覆面,第一覆面与第二覆面之间形成一空间容装本体,至少一开口,连通空间与包装袋外部,至少一窗口,窗口的位置对应本体;本体通过开口与空气接触,其表面颜色从第一种颜色变化为第二种颜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窗口观测本体表面颜色的变化,进而判断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是否超过标准而可能导致食品氧化败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食品包装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检测食品包装内所含氧气浓度的氧气检知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今社会越来越注重食品的保鲜度以及消费者对于自我健康的重视,习知的食品添加防腐剂已较少使用,但这样将会造成食品变质,因此为了使食品获得良好的保鲜效果,一般会在食品包装内放入一脱氧剂,以防止好氧菌的滋生跟食品的氧化。然而,不同脱氧剂有其适用的食品包装袋大小,如果将适用于小包装袋的脱氧剂误置入较大的包装袋,会导致包装袋内氧气无法完全被去除,再者,脱氧剂一般只能保证其附近的氧气浓度在安全标准值内,无法较精准地确定食品包装袋内其它部位的氧气浓度是否在安全标准值内,因此,经常发生包装袋内的食品仍然因氧化败坏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检知单元,其可检查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是否降低到安全标准值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氧气检知单元,其包含一长条状的本体,其表面呈一第一种颜色;一包装袋,其具有一第一覆面与一第二覆面,所述第一覆面与所述第二覆面之间形成一空间容装所述本体,至少一开口,连通所述空间与所述包装袋外部,至少一窗口,所述窗口的位置对应所述本体;所述本体通过所述开口与空气接触,其表面颜色从所述第一种颜色变化为第二种颜色。上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装袋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至少一开口包含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连通所述空间与所述包装袋外部。以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窗口包括一第一窗口与一第二窗口,所述第一窗口位于所述第一覆面,所述第二窗口位于所述第二覆面。以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装袋具有呈封闭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至少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覆面,所述至少一窗口位于所述第一覆面。以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一开口包括至少一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覆面以及至少一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二覆面,所述至少一窗口包括至少一位于所述第一覆面的第一窗口以及至少一位于所述第二覆面的第二窗口。本技术另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氧气检知单元,其包含一长条状的本体,其表面呈一第一种颜色;一包装袋,其内部形成一空间供所述本体容设,所述包装袋具有一第一覆面与一第二覆面,以及至少一开口连通所述空间与所述包装袋外部,所述开口的位置对应所述本体;所述本体通过所述开口与空气接触,其表面颜色从所述第一种颜色变化为第二种颜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一开口包括至少一位于所述第一覆面的第一开口,以及至少一位于所述第二覆面的第二开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氧气检知功能,可从本体的颜色变化,准确检查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是否降低到安全标准值内,避免遭到氧化败坏的食品流到消费者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图4类同图2,揭示第二覆面具有多个透明窗口;图5类同图1,揭示由一狭长形透明窗口取代多个透明窗口;图6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7-7方向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图11是图9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特点,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下。如图1~图3所示,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氧气检知单元10,其主要包括有一长条状本体11与一包装袋12,其中长条状本体11为一测试条,其具有与空气接触而产生颜色变化的功能,即,本体11未与空气接触前呈一第一种颜色,在本实施例中为粉红色,而与空气接触后将变化至一第二种颜色,在本实施例中为紫色。包装袋12具有一第一覆面12a与一第二覆面12b,其中,第一覆面12a上有多个透明窗口13,在制作加工上,是将本体11设置于第一覆面12a与第二覆面12b之间,接着对第一覆面12a与第二覆面12b的二长边侧施加热压,以促使第一覆面12a与第二覆面12b彼此贴合,并在第一覆面12a与第二覆面12b之间形成一空间14供容装本体11。此时各透明窗口13的位置对应本体11,之后,再经裁切成预定长度,使得包装袋12的二短边侧的一第一端12c具有一第一开口121,以及一第二端12d具有一第二开口122,第一开口121及第二开口122供本体11的侧端与空气接触。以上即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氧气检知单元10各构件及其相关位置的说明,实际应用时,氧气检知单元10为连同脱氧剂(图中未示)及食品一起放入食品包装袋中并密封包装,首先说明,氧气检知单元10在放入食品包装袋内前已与空气接触,即本体11表面已呈第二种颜色(紫色),而脱氧剂在密封的食品包装袋内吸收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当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预定值后(本实施例以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浓度为0.1%为例),本体11的表面颜色会从第二种颜色(紫色)变化回第一种颜色(粉红色),此时可从各透明窗口13观察到本体11的颜色变化,由此确知食品包装袋内是否接近无氧的状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所使用的包装袋也可制作成如图4所示的包装袋12’,即其第二覆面12b’上也设置有多个透明窗口13’,由此可让使用者更便于观察。甚至,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各透明窗口13更可以被一狭长形的透明窗口131所取代,如图5所示,以利于使用者更方便地观察到本体11的颜色变化。再如图6、图7所示,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氧气检知单元20,其主要包括有一长条状本体21与一包装袋22,其中长条状本体21为一测试条,其具有与空气接触而产生颜色变化的功能,而其颜色变化与第一实施例的本体1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包装袋22具有一第一覆面22a与一第二覆面22b,其中,第一覆面22a上有多个透明窗口23与多个开口24交错排列,在加工制作上,本体21放置在第一覆面22a与第二覆面22b之间,尔后,将第一覆面22a与第二覆面22b的二长边侧及二短边侧同时施加热压,以促使第一覆面22a与第二覆面22b彼此贴合,并在第一覆面22a与第二覆面22b之间形成一空间25供容装本体21,此时各透明窗口23与各开口24的位置对应本体21,本体21通过各开口24与包装袋22外部空气接触,使用者可从各透明窗口23及各开口24观察到本体21的颜色变化。再如图8所示,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氧气检知单元30,本实施例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包装袋36不仅在其第一覆面32上设置有多个开口33与窗口(图中未示),还在其第二覆面34上也设置有多个开口35与窗口(图中未示),由此让使用者更便于观察其本体31的颜色变化。如图9~图11所示,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氧气检知单元40,其主要包括有一长条状本体41与一包装袋42,其中,本实施例将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的所有透明窗口以开口取代,即,多个开口43不仅提供本体41与包装袋42外部空气接触,更兼具透明窗口可供窥视的功能,让使用者观察本体41的颜色变化。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几个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凡应用本技术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气检知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长条状的本体,其表面呈一第一种颜色;    一包装袋,其具有一第一覆面与一第二覆面,所述第一覆面与所述第二覆面之间形成一空间容装所述本体,至少一开口,连通所述空间与所述包装袋外部,至少一窗口,所述窗口的位置对应所述本体;    所述本体通过所述开口与空气接触,其表面颜色从所述第一种颜色变化为第二种颜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小嵩无氧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