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及使用该结构的新型遮阳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878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包括上面板和侧板,上面板底面的每一个侧边均安装一个侧板,两个侧板相邻的边缘之间相互连接,在上面板上制出用于遮阳伞支撑杆穿过的开孔,多个侧板相互连接后的下端形成一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将套管连通其下的底座、支撑梁放置在地面上,然后将底座遮罩扣装好,此时套管、底座和支撑梁被覆盖,然后将支撑杆自开孔处伸入且插入套管内,然后通过安装孔安装好固定螺栓,由此完成遮阳伞的安装,这样影响行走的底座和支撑梁被盖住,在侧板上还可以粘贴文字或图形等具有宣传作用的贴画,将底座遮罩、遮阳伞构成了一个整体,除了避免行人撞到以外,还具有美化和宣传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新型遮阳伞,其支撑杆伸入上述底座遮罩内且套装在所述开口处地面上放置的底座上端所装套管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遮阳伞支撑底座结构_,尤其是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及使用该结构的新型遮阳伞
技术介绍
遮阳伞也叫太阳伞,其主要用于遮防太阳光直接照射的伞,主要结构为支撑杆、伞面,支撑杆的上端通过弯折机构安装伞面,使用时推动支撑杆上的弯折机构,将伞面打开,然后将支撑杆的下端部插入底座内,完成遮阳伞的安装,其中的底座包括水泥块、金属座等重物,该底座的重量需要大于遮阳伞以保证遮阳伞的支撑稳定,但单纯使用圆柱形的水泥块或金属座的支撑效果还是不好,所以有些底座的下端部会安装金属制成的支撑梁,该支撑梁的长度大于底座的半径或大小,能够进一步的保证遮阳伞的支撑稳定,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些支撑梁长度较长,不仅占用地方,还容易姅倒周边行走的行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使用方便、能够遮蔽遮阳伞下端底座且具有展示功能的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及使用该结构的新型遮阳伞。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和侧板,上面板底面的每一个侧边均安装一个侧板,两个侧板相邻的边缘之间相互连接,在上面板上制出用于遮阳伞支撑杆穿过的开孔,多个侧板相互连接后的下端形成一开口。而且,一个或多个侧板上设置有图形或文字区域。而且,所述上面板底面每个角的位置均安装一侧棱,两个侧棱之间固定一个侧板的两个侧边缘,每个侧板的下端边缘均连接一底棱,该多个底棱首尾连接且形成所述开口。而且,所述上面板、侧棱和侧板相互连接后的整体为棱柱形或棱台形。而且,所述上面板、侧棱和侧板相互连接后的整体为直棱柱形。而且,所述上面板、侧棱和侧板相互连接后的整体为正棱台形。而且,所述上面板为长方形、两个相对的侧板为等腰梯形,另两个相对的侧板为矩形。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遮阳伞,包括支撑杆和伞面,伞面安装在支撑杆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伸入底座遮罩内且套装在所述开口处地面上放置的底座上端所装套管内。而且,所述套管及其内套装的支撑杆下端上穿装一固定螺栓,该固定螺栓伸出套管的两端分别与同侧底座遮罩的侧板上端所制的安装孔相对位且该两端均套装固定螺母。而且,所述底座下端制出多个支撑梁。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中,上面板和侧板相互连接,整体形状为棱柱形或棱台形,也可以是两相对侧板为等腰梯形且另两相对侧板为矩形的形状,其中棱柱形优选直三?五棱柱,棱台形优选正三?五棱台,其整体上端制出用于支撑杆穿过的开孔,使用时将套管连通其下的底座、支撑梁放置在地面上,然后将底座遮罩扣装好,此时套管、底座和支撑梁被覆盖,然后将支撑杆自开孔处伸入且插入套管内,然后通过安装孔安装好固定螺栓,由此完成遮阳伞的安装,这样影响行走行走的底座和支撑梁被盖住,在侧板上还可以粘贴文字或图形等具有宣传作用的贴画,将底座遮罩、遮阳伞构成了一个整体,除了避免行人撞到以外,还具有美化和宣传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图5的立体图;图8是图5的俯视图;图9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左视图;图11是图9的立体图;图12是图9的俯视图;图13是图1的使用状态图;图14是图1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图15是图1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图;图16是图1的第四种使用状态图;图17是图1所示结构的套管、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图18是图5所示结构的套管、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包括多种实现方式,本技术的创新在于:包括上面板3和侧板2,上面板底面的每一个侧边均安装一个侧板,两个侧板相邻的边缘之间相互连接,在上面板上制出用于遮阳伞支撑杆穿过的开孔7,多个侧板相互连接后的下端形成一开P 6。本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侧板上设置有图形或文字区域1,该图形或文字区域可以通过粘接方式、磁铁等奖写有文字或图形的海报固定在侧板上。所述上面板底面每个角的位置均安装一侧棱4,两个侧棱之间固定一个侧板的两个侧边缘,每个侧板的下端边缘均连接一底棱5,该多个底棱首尾连接且形成所述开口。由于形状具有多样性,下面分别进行说明:所述上面板、侧棱和侧板相互连接后的整体为棱柱形或棱台形。棱柱形优选为直棱柱形。棱台形优选为正棱台形。图1?4涉及的形状为正四棱台形,图9?12涉及的为正三棱台形,当然正五棱台形也是可以的。上述的直棱柱形优选直三?五棱柱形。图5?8涉及的上面板是长方形、两个相对的侧板为等腰梯形,另两个相对的侧板为矩形。除此之外,遮阳伞与底座遮罩的固定结构如图13?18所示,遮阳伞包括支撑杆10和伞面9,伞面安装在支撑杆上端,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伸入上述各种形状的底座遮罩内且套装在所述开口处地面上放置的底座15上端所装套管13内。具体的安装结构是:所述套管及其内套装的支撑杆下端上穿装一固定螺栓11,该固定螺栓伸出套管的两端分别与同侧底座遮罩的侧板上端所制的安装孔8相对位且该两端均套装固定螺母12。所述底座下端制出多个支撑梁14。遮阳伞的伞面的形状可以是梯形、弧形、三角形或多层形,不管是什么形状的遮阳伞,均可以与底座遮罩组合使用。本技术中,上面板和侧板相互连接,整体形状为棱柱形或棱台形,也可以是两相对侧板为等腰梯形且另两相对侧板为矩形的形状,其中棱柱形优选直三?五棱柱,棱台形优选正三?五棱台,其整体上端制出用于支撑杆穿过的开孔,使用时将套管连通其下的底座、支撑梁放置在地面上,然后将底座遮罩扣装好,此时套管、底座和支撑梁被覆盖,然后将支撑杆自开孔处伸入且插入套管内,然后通过安装孔安装好固定螺栓,由此完成遮阳伞的安装,这样影响行走行走的底座和支撑梁被盖住,在侧板上还可以粘贴文字或图形等具有宣传作用的贴画,将底座遮罩、遮阳伞构成了一个整体,除了避免行人撞到以外,还具有美化和宣传的作用。【主权项】1.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和侧板,上面板底面的每一个侧边均安装一个侧板,两个侧板相邻的边缘之间相互连接,在上面板上制出用于遮阳伞支撑杆穿过的开孔,多个侧板相互连接后的下端形成一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侧板上设置有图形或文字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底面每个角的位置均安装一侧棱,两个侧棱之间固定一个侧板的两个侧边缘,每个侧板的下端边缘均连接一底棱,该多个底棱首尾连接且形成所述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侧棱和侧板相互连接后的整体为棱柱形或棱台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侧棱和侧板相互连接后的整体为直棱柱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侧棱和侧板相互连接后的整体为正棱台形。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为长方形、两个相对的侧板为等腰梯形,另两个相对的侧板为矩形。8.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阳伞下端底座遮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和侧板,上面板底面的每一个侧边均安装一个侧板,两个侧板相邻的边缘之间相互连接,在上面板上制出用于遮阳伞支撑杆穿过的开孔,多个侧板相互连接后的下端形成一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