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8052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涉及拉手装置领域,手扶装置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并且可以自锁,传动比大,有效性高;悬挂在车厢内,大大节省了车辆的可利用空间。技术方案要点为:蜗轮,蜗轮轴,鼓轮,固定带,固定扣,手扶杆,蜗杆,手轮,卷收拉绳和壳体,在使用的时候,较矮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身高拉动卷收拉绳,进行长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公交车车厢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拉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公交车由于其方便、实惠,成为大众青睐的出行方式。公交车为了 能承载更多的乘客以及方便乘客上下车,一般的,公交车车厢只在两边设置较少的座位,因 此,在乘坐公交车出行时,有很大一部分乘客是没有座位的,就只能站立在车厢中,此时,为 了确保站立乘客的人身安全,就会在车厢上方悬设水平的横杆扶手,但由于有些乘客的身 高较矮,就会在横杆扶手上均匀设置垂直手拉环,以便满足身高较矮的乘客。 现有使用中手拉环一般为天线式拉手或可收缩横杆式扶手;其中天线式是采用类 似天线的结构,天线式拉手是固定在车厢内顶部的,它可以一节一节的拉出来,若当前乘客 较矮时,可以将该天线式拉手向下拉出适合的长度节数;可收缩横杆式扶手,一般设置在 离车厢内地面一米五左右的位置,一端固定,一端可动,若当前乘客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将 它拉起成水平状,以便当前乘客使用,若当前乘客不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将它收回到固定架 上,以便节省空间。 上述天线式拉手由于在使用的时候经常进行上下的拉动,由于摩擦力的原因,容 易损坏,加之由于它是垂直细杆状,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上述可收缩 横杆式扶手设置在离车厢内地面一米五左右的位置,一端固定,一端可动,但由于公交车的 乘客流动性比较大,若不能及时将其收回的话,就会给乘客上下车以及移动造成较大的障 碍,不仅占用较大可利用空间,而且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手扶装置的长度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并且可以自锁,传动比大,有效性高;悬挂在车厢内,大大节省了车辆 的可利用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包括:蜗轮,蜗轮轴,鼓轮, 固定带,固定扣,手扶杆,蜗杆,手轮和壳体; 所述蜗轮为外侧均匀分布自锁齿的扁形圆柱体,所述蜗轮的中心轴为蜗轮轴,所 述蜗轮轴上紧邻所述蜗轮同轴连接所述鼓轮,所述鼓轮外侧缠绕一圈或多圈所述固定带, 所述固定带经过所述壳体端头连接所述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用于将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 固定在待固定位置;所述蜗轮轴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以便固定所述蜗轮、所述蜗轮轴和所 述鼓轮; 所述蜗杆为圆柱体,所述蜗杆两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蜗杆表面分布有与 所述自锁齿相匹配的螺纹齿; 所述手轮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手轮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手轮外侧表面设有 卷收拉绳,以便通过所述卷收拉绳转动所述手轮,进而使所述蜗杆随所述手轮的转动而转 动; 所述卷收拉绳固定连接在所述手轮外侧表面,以便通过拉动所述卷收拉绳使所述 手轮转动; 所述壳体下部镂空设置手扶杆。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所述壳 体,还包括: 所述壳体上分布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所述壳体组装。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具体方案包括:蜗轮,蜗轮 轴,鼓轮,固定带,固定扣,蜗杆,手轮和壳体,在使用的时候,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身高 进行手拉环长度的调节,相比于现有技术,手扶装置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并 且可以自锁,传动比大,有效性高;悬挂在车厢内,大大节省了车辆的可利用空间。【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内部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外部示意图。 图中:1.蜗轮,11.自锁齿,2.蜗轮轴,3.鼓轮,4.固定带,41.固定扣,5.手扶杆, 6.蜗杆,61.螺纹齿,7.手轮,71.卷收拉绳,8.壳体,81.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如图1所示,包括:蜗轮1,蜗 轮轴2,鼓轮3,固定带4,固定扣41,手扶杆5,蜗杆6,手轮7和壳体8; 其中,蜗轮蜗杆是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蜗轮与蜗杆在其中间平 面内相当于齿轮与齿条,本技术中对蜗轮、蜗杆与壳体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任何的限 制,本技术中蜗轮、蜗杆与壳体的连接可利用转动装置来实现,如:轴承,以便蜗轮、蜗 杆能根据驱动力进行对应的转动。 所述蜗轮1为外侧均匀分布自锁齿11的扁形圆柱体,所述蜗轮1的中心轴为蜗轮 轴2,所述蜗轮轴2上紧邻所述蜗轮1同轴连接所述鼓轮3,所述鼓轮3外侧缠绕一圈或多 圈所述固定带4,所述固定带4经过所述壳体8端头连接所述固定扣41,所述固定扣41用 于将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固定在待固定位置;所述蜗轮轴2 -端与所述壳体8连接,以便 固定所述蜗轮1、所述蜗轮轴2和所述鼓轮3 ; 其中,本技术对各组成部件的具体组成材料不做任何的限制,即能实现本实 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功能,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固 定带4缠绕在鼓轮3上,而且在使用的时候要克服摩擦力进行长度的调节,所以一般的,固 定带选取牢固、耐用的材料。 所述蜗杆6为圆柱体,所述蜗杆6两端与所述壳体8固定连接,所述蜗杆6表面分 布有与所述自锁齿11相匹配的螺纹齿61 ; 其中,蜗轮1与蜗杆6,螺纹齿61与自锁齿11中的各参数,如:模数、压力角、蜗杆 直径系数、导程角、蜗杆头数、涡轮齿数、齿顶高系数及顶隙系数均满足蜗轮1蜗杆6啮合的 最佳条件,本技术对上述啮合各参数具体的数值不做任何的限制,即能实现蜗轮1蜗 杆6啮合条件的各参数设置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述手轮7与所述蜗杆6连接,所述手轮7位于所述壳体8内部,所述手轮7外侧 表面设有卷收拉绳71,以便通过所述卷收拉绳71转动所述手轮7,进而使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蜗轮(1),蜗轮轴(2),鼓轮(3),固定带(4),固定扣(41),手扶杆(5),蜗杆(6),手轮(7)和壳体(8);所述蜗轮(1)为外侧均匀分布自锁齿(11)的扁形圆柱体,所述蜗轮(1)的中心轴为蜗轮轴(2),所述蜗轮轴(2)上紧邻所述蜗轮(1)同轴连接所述鼓轮(3),所述鼓轮(3)外侧缠绕一圈或多圈所述固定带(4),所述固定带(4)经过所述壳体(8)端头连接所述固定扣(41),所述固定扣(41)用于将新型蜗轮蜗杆传动拉手固定在待固定位置;所述蜗轮轴(2)一端与所述壳体(8)连接,以便固定所述蜗轮(1)、所述蜗轮轴(2)和所述鼓轮(3);所述蜗杆(6)为圆柱体,所述蜗杆(6)两端与所述壳体(8)固定连接,所述蜗杆(6)表面分布有与所述自锁齿(11)相匹配的螺纹齿(61);所述手轮(7)与所述蜗杆(6)连接,所述手轮(7)位于所述壳体(8)内部,所述手轮(7)外侧表面设有卷收拉绳(71),以便通过所述卷收拉绳(71)转动所述手轮(7),进而使所述蜗杆(6)随所述手轮(7)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卷收拉绳(71)固定连接在所述手轮(7)外侧表面,以便通过拉动所述卷收拉绳(71)使所述手轮(7)转动;所述壳体(8)下部镂空设置手扶杆(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高新红陈坪李勇陈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