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以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736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以及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限定有风道,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口、净化进风口、以及调温进风口,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开闭所述调温进风口的进风板;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内;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用于净化经所述净化进风口进入风道的空气。通过设置净化进风口和调温进风口,使得空调器在进行净化和温度调节时能够利用不同的进风口,并且将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净化进风口处的风道内,保证了空调器用于调节温度时的不受到净化模块引起的风阻,又能避免净化模块动作导致的室内机体积的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以及具有该挂壁式室内机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挂壁式空调器一般只具有单一的调节室内温度的功能,在室内机的进风口处设置过滤网避免灰尘、杂质等进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要提高,出现了在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内设置有净化模块,使得空调器还具有了净化空气的功能,这样采用了净化模块的挂壁式空调器通过共用空调器的部分结构,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将空气净化器集成到空调器上面,还节约了室内空间。目前出现的采用了净化模块的挂壁式空调器,在风道内设置有净化模块,但由于空气净化模块会增大室内机进风的风阻,降低室内机风量。为避免对室内机风量影响过大导致制冷、制热能效降低,因此现有分体挂壁式空调器上所用的空气净化模块体积偏小,净化空气的能力有限;;也出现了设置驱动装置来带动净化模块动作,减小温度调节时净化模块带来的风阻,如中国专利201420319694.0公开的空调器室内机,在空调器调节室内温度时,为了避免净化器造成的风阻,设置驱动装置来带动净化器旋转动作,使得需对空气进行净化时,使净化器的迎风面积大,以提高空气净化的效率;在无需对空气净化时,减小净化器的迎风面积,减小了因净化器存在造成的风阻,降低了带动风机转动的电机的负载,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风阻减小,可提高空调器室内机的制冷和制热效果。但是由于净化模块旋转时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风道内设置净化模块处应有足够的空间保证净化模块可以旋转,使得空调器室内机体积增大,增加了制造成本,以及占用的室内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即能保证空调器用于调节温度时不受到净化模块引起风阻,又能避免净化模块动作导致的室内机体积的增大。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具有风道,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口、净化进风口、以及调温进风口,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开闭所述调温进风口的进风板;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内;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用于净化经所述净化进风口进入风道的空气。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包括顶板,所述调温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顶板上。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板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多个叶片。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与所述顶板铰接。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板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都是后端向上旋转打开的结构,所述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前端都设置有台阶,当所述进风板关闭时,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前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台阶上。进一步的,所述调温进风口处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顶台阶,当所述进风板关闭时,所述第一叶片的前端和第三叶片的后端分别位于所述前端和后端的顶台阶上。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包括面板,所述净化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面板的顶部,所述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模块相对与所述净化风口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为三折结构,包括依次邻接的竖直设置的前折蒸发器组件、倾斜设置的中折蒸发器组件、以及倾斜设置的后折蒸发器组件,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中折蒸发器组件平行。进一步的,所述面板内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净化模块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为可开闭结构,所述面板打开后形成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辅助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面板包括并排设置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面板组件,各层所述面板组件的顶部都开设有所述净化进风口,且各层所述面板组件上都设置有所述净化模块。进一步的,各层所述面板组件分别设置有不同净化功能的净化模块。进一步的,各层所述面板组件都为可开闭结构,所述机壳包括外罩,各层所述面板组件都与所述外罩铰接。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为三层结构,包括前层面板组件、中层面板组件和后层面板组件,所述前层面板组件包括顶部设置有所述净化进风口的前边框、以及与所述前边框一体的前面板,中层面板组件包括顶部设置有所述净化进风口的中边框,后层面板组件包括顶部设置有所述净化进风口的后边框。进一步的,所述后层面板组件打开后与所述机壳之间形成的开口为所述的辅助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调温进风口下方的风道内,所述过滤网前端向下弯曲、并沿蒸发器形状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配置有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上设置有调温功能与净化功能相转换的按键。基于上述的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具有上述的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本技术提供的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净化进风口和调温进风口,使得空调器在进行净化和温度调节时能够利用不同的进风口,使得不用通过净化模块的动作来让出进风口,并且将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净化进风口处的风道内,保证了空调器用于调节温度时的不受到净化模块引起的风阻,又能避免净化模块动作导致的室内机体积的增大。当空调器启动调温功能时,所述风板打开调温进风口,室内空气通过调温进风口进入风道,经过蒸发器调节温度后,经出风口吹出;空调器用于温度调节时,经过风道的室内空气不经过净化模块,因而流经风道的空气也没有受到净化模块的阻挡,提高了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当空调器启动净化功能时,所述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室内空气通过净化进风口进入风道,经过净化模块净化后,经出风口吹出,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出的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启动调温功能时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提出的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中启动调温功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具有本技术的室内机的空调器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室内机在正常使用时以靠近使用者的方向为“前”、远离使用者的方向为“后”、以及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阅图1-图5,是本技术所提出的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中箭头所示为空气的流动方向,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1、风机2、蒸发器3和净化模块4,在机壳I内具有风道,其中风机2、蒸发器3和净化模块4都处于风道内;在机壳I上设置有与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口 11、净化进风口 12和调温进风口 13,也就是风道通过出风口 11、净化进风口 12、以及调温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具有风道,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口、净化进风口、以及调温进风口,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开闭所述调温进风口的进风板;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内;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用于净化经所述净化进风口进入风道的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可可孟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