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599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地形车充气轮胎,轮胎的胎面由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花纹单元构成,各花纹单元包括位于胎面中心线上的中心花纹块组和位于胎面两侧的肩部花纹块组,所述中心花纹块组包括两组沿中心相互旋转设置的第一主花纹块和第二主花纹块,所述肩部花纹块组包括两组分别位于胎面中心线两侧的胎肩、且每组分别包括沿周向排列的第一肩部花纹块和第二肩部花纹块,位于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一肩部花纹块与第二肩部花纹块为另一组绕中心点旋转设置而成,中心花纹块组的各相邻花纹块之间形成以中心呈同向螺旋发散延伸的X型沟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确保轮胎行驶耐久性的同时提升轮胎在越野路面下行驶的牵引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特别指使用于越野路面的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采用改良的胎面花纹结构设计实现确保轮胎行驶的耐久性的同时提升轮胎在越野路面下行驶的牵引性能。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全地形车市场发展迅猛,越来越多消费者热衷这种多功能的新车型,其使用地形的多样化也使全地形车成为一种新型的农场工作用车。在越野路面驾驶全地形车就要求车辆必须具有良好的牵引性能。同时,作为一种工作用车,要求车辆必须具备良好的耐久性,降低成本消耗。为满足车辆在越野路面的使用要求,常在其轮胎胎面花纹样式上设计了较大的排泥通道以实现足够的牵引性能,但其在越野路面下行驶时易因轮胎胎面上单一花纹块刚性不足,在车辆驱动和制动过程易产生花纹块蠕动的现象,影响胎面花纹的耐久性,从而导致轮胎牵引性能下降的趋势。因此一般全地形车轮胎较难满足越野路面条件下车辆行驶时的牵引性和耐久性,达到性能的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确保轮胎行驶的耐久性的同时提升轮胎在越野路面下行驶的牵引性能的全地形车充气轮胎的结构设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全地形车充气轮胎,轮胎的胎面由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花纹单元构成,各花纹单元包括位于胎面中心线上的中心花纹块组和位于胎面两侧的肩部花纹块组,所述中心花纹块组包括两组沿中心相互旋转设置的第一主花纹块和第二主花纹块,所述肩部花纹块组包括两组分别位于胎面中心线两侧的胎肩、且每组分别包括沿周向排列的第一肩部花纹块和第二肩部花纹块,位于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一肩部花纹块与第二肩部花纹块为另一组绕中心点旋转设置而成,中心花纹块组的各相邻花纹块之间形成以中心呈同向螺旋发散延伸的X型沟槽。所述第一主花纹块、所述第二主花纹块靠近中心线的内侧均形成有内侧凹部,其远离中心线的外侧均形成有外侧凹部,所述内侧凹部的内凹深度分别为所述第一主花纹块宽度、所述第二主花纹块宽度的10%?30%,所述外侧凹部的内凹深度分别为所述第一主花纹块宽度、所述第二主花纹块宽度的10%?45%。所述肩部花纹块组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肩部花纹块和第二肩部花纹块,其中所述第一肩部花纹块包括呈V型的第一肩部子花纹块和呈倒V型的第二肩部子花纹块,所述第二肩部子花纹块围绕所述第一肩部子花纹块的部分外侧边缘延伸且在两者之间部分形成相互重叠。所述第一肩部子花纹块在重叠部分最宽的宽度为所述第二肩部子花纹块在重叠部分最宽的宽度的65%?90%。所述第二肩部子花纹块的高度为所述第一肩部子花纹块的高度的50%?80%。所述第二肩部子花纹块顶端构成倒V型的外边缘沿所述第一肩部子花纹块顶端构成V型的内边缘方向平行往外侧延伸且两边缘相重叠,所述第一肩部花纹块的边缘经相互重叠后形成具有阶梯状的多阶轴向接地边缘。所述多阶轴向接地边缘为三阶轴向接地边缘,第一阶阶差与第二阶阶差的比值为0.8?1.2,第二阶阶差与第三阶阶差的比值为0.8?1.4。所述第二肩部花纹块由第二肩部内花纹块、第二肩部外花纹块组成,所述第二肩部内花纹块、第二肩部外花纹块之间相邻的两边缘形成Z型沟槽,所述第二肩部内花纹块的轴向长度与所述第二肩部外花纹块的轴向长度的比值为0.8?1.2。所述Z型沟槽分别与所述第二肩部外花纹块、所述第二肩部内花纹块相邻的边缘形成的弯折部深度为所述Z型沟槽的分隔间距的35%?60%。所述Z型沟槽处设置有增强块,所述增强块沿所述Z型沟槽边缘延伸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肩部内花纹块、所述第二肩部外花纹块分别与所述Z型沟槽相邻边缘处最宽间距的65%?9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主要采用全地形车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的优化设计,其胎面由沿周向呈均匀分布的中心花纹块组和两侧的肩部花纹块组所组成。中心花纹块组之间形成有发散螺旋X型中心沟槽,肩部花纹块组设置有多层阶梯状边缘的第一肩部花纹块和第二肩部花纹块,如此设置可以实现确保轮胎行驶耐久性的同时提升轮胎在越野路面下行驶的牵引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轮胎胎面花纹展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位于轮胎中心线上的中心花纹块组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位于轮胎胎肩的肩部花纹块组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的A-A ’向剖视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全地形车充气轮胎,轮胎胎面I由沿轮胎周向均匀排列分布的若干个花纹单元构成,各花纹单元分别包括位于胎面中心线上的中心花纹块组10和位于胎面两侧的肩部花纹块组20。中心花纹块组10包括两组沿中心相互旋转设置的第一主花纹块11和第二主花纹块12,即其中一组第一主花纹块11和第二主花纹块12为另一组绕中心线上的中心点旋转180度设置而成,肩部花纹块组20包括两组分别位于胎面中心线的左右两侧的胎肩、且每组均包括沿周向排列的第一肩部花纹块21和第二肩部花纹块22,位于其中一侧胎肩的第一肩部花纹块21与第二肩部花纹块22为另一侧胎肩上的第一肩部花纹块21与第二肩部花纹块22绕中心点旋转180度设置而成。如图1与图2所示,中心花纹块组10的第一主花纹块11和第二主花纹块12分别沿中心点旋转且间隔设置而成,从而在相邻花纹块之间形成以中心呈螺旋状发散的X型沟槽,沟槽从X型中心呈同向螺旋发散延伸,本公开的实施例为沿逆时针方向发散延伸设置的形式,也可设置为沿顺时针方向发散延伸设置的形式。为增加花纹块的边缘成分,提升轮胎在越野路面行驶的牵引性能,在第一主花纹块11靠近中心线的内侧形成有内侧凹部11a,在第一主花纹块11远离中心线的外侧形成有外侧凹部11b,内侧凹部Ila的内凹深度LI I为第一主花纹块11宽度LI的10%?30%,夕卜侧凹部Ilb的内凹深度L12为第一主花纹块11宽度LI的10%?45%。当内侧凹部Ila的内凹深度LI I或外侧凹部I Ib的内凹深度L12设置过大时将会影响相应第一主花纹块11的刚性,导致花纹块耐久性能下降;反之,当内侧凹部Ila的内凹深度Lll或外侧凹部Ilb的内凹深度L12设置过小时将无法有效提升轮胎在越野路面行驶的牵引性能。同样,在第二主花纹块12靠近中心线的内侧形成内侧凹部12a,内侧凹部12a的内凹深度L21为第二主花纹块12宽度L2的10%?30%,在第二主花纹块12远离中心线的外侧形成有外侧凹部12b,外侧凹部12b的内凹深度L22为第二主花纹块12宽度L2的10%?45%。当内侧凹部12a的内凹深度L21或外侧凹部12b的内凹深度L22设置过大时将会影响相应第二主花纹块12的刚性,导致花纹块耐久性能下降;反之,当内侧凹部12a的内凹深度L21或外侧凹部12b的内凹深度L22设置过小时将无法有效提升轮胎在越野路面行驶的牵引性能。为均化第一主花纹块11的花纹块刚性,避免因接地不均匀引起花纹块的异常磨损而影响其耐久性,在第一主花纹块11的接触顶面设置有沿着第一主花纹块11内侧凹部Ila的边缘方向弯曲延伸的阶梯槽11c,同样也于第二主花纹块12的接触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轮胎的胎面由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花纹单元构成,各花纹单元包括位于胎面中心线上的中心花纹块组和位于胎面两侧的肩部花纹块组,所述中心花纹块组包括两组沿中心相互旋转设置的第一主花纹块和第二主花纹块,所述肩部花纹块组包括两组分别位于胎面中心线两侧的胎肩、且每组分别包括沿周向排列的第一肩部花纹块和第二肩部花纹块,位于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一肩部花纹块与第二肩部花纹块为另一组绕中心点旋转设置而成,所述中心花纹块组的各相邻花纹块之间形成以中心呈同向螺旋发散延伸的X型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