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107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蔬菜施肥机,包括机座以及进料腔体、风机、安装有油箱的汽油机,在进料腔体上端安装有药箱,在进料腔体侧壁连接有导向杆,汽油机与风机连接,风机的出风端通过气管与油箱连通,在导向杆的末端连接有喷头,喷头由出料管A、出料管B、出料管C构成,在出料管A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出料管B、出料管C经所述通孔与出料管A连通。颗粒肥在进入喷头后,进行分流,其中出料管B与出料管C均为L形,且出料管B的水平端以及出料管C的水平端经通孔与出料管A连通,即颗粒肥依次由相互连通的出料管A、出料管B以及出料管C中喷出,使得多排蔬菜同时进行施肥,进一步提高补肥阶段的施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施肥器械,具体是指一种蔬菜施肥机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农业产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农耕技术的快速进步,即农作物的生产迈向集中化、规模化的综合发展。譬如,蔬菜的种植,通常采用阵列式的排列进行栽种,该类方式有利于集中灌溉和集中灭害,但是目前蔬菜在施肥阶段,特别是补施颗粒肥阶段,为降低施肥成本,节约肥料的原材料,补施颗粒肥时基本依靠人工作业完成,劳动强度特别大。而现有市场中,一般的施肥机械主要针对于粉末状肥料或是液体状肥料,如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其具有操纵轻便、灵活、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广泛用于较大面积的农林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及化学除草、叶面施肥、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城市卫生防疫、消灭仓储害虫及家畜体外寄生虫、喷洒颗粒等工作,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及零散地块。但是在蔬菜进行补施颗粒肥阶段时,颗粒肥直接作用于蔬菜根部以取得最大的补肥效果,而现有的施肥机通常连接与长距离的橡胶管以实现远距离、不间断的施肥效果,无法满足蔬菜补肥时一对一颗粒肥施料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蔬菜施肥机,降低蔬菜在补施颗粒肥阶段的人工劳动强度,进而提高颗粒肥的施放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蔬菜施肥机,包括背负式的机座以及固定在机座上的进料腔体、风机、安装有油箱的汽油机,在所述进料腔体上端安装有药箱,在进料腔体侧壁连接有导向杆,所述汽油机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端通过气管与油箱连通,在所述导向杆的末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由出料管A以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出料管A上的出料管B、出料管C构成,在所述出料管A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沿其轴线向靠近出料口的方向倾斜的通孔,且出料管B、出料管C经所述通孔与出料管A连通,所述出料管B与出料管C均为L形。本技术使用时,向药箱内注入颗粒肥,然后启动汽油机,由人工直接背负机架,通过汽油机高速旋转带动风机产生的一定风流量,风流量直接作用药箱内的颗粒肥上,使得之在药箱内翻滚,随之进入到进料腔体中,进料腔体与导向杆连通,颗粒肥被风力传送至喷头处,人工手动调节喷头的导向,使得喷出的颗粒肥直接落入蔬菜的根部,以降低传统的人工泼洒颗粒肥的劳动强度,进而提高施肥效率;并且,颗粒肥在进入喷头后,进行分流,其中出料管B与出料管C均为L形,且出料管B的水平端以及出料管C的水平端经通孔与出料管A连通,即颗粒肥依次由相互连通的出料管A、出料管B以及出料管C中喷出,使得多排蔬菜同时进行施肥,进一步提高补肥阶段的施肥效率;出料管B以及出料管C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出料管A上,即三者实现同处在横向和纵向的同一平面上,即能够实现对单行、两行或是三行蔬菜的同时施肥。在所述进料腔体上端设置有倒锥形的进料嘴,在所述进料嘴两侧壁上铰接设置有两个用于密封进料腔体的调节板,且在所述调节板底部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在颗粒肥进入进料腔体前,药箱处于密封状态,待汽油机以及风机启动时,大流量的风进入药箱中,进而增加药箱内的压力,使得位于进料嘴上端的两个调节板受力向下移动,而颗粒肥则随快速流动的风沿两个调节板之间的间隙中进入进料腔体,避免在药箱注入颗粒肥时颗粒肥直接先把进料腔体以及导向杆注满而出现堵塞现象;并且在调节板底部的铰接处安装有扭簧,即根据风力的大小,两个调节板可自动调整两者之间的间隙以控制颗粒肥的进料量,一旦风机停止工作时,两个调节板则及时将药箱底端密封,实现自动停料,保证在不同的蔬菜补肥阶段采用合适的进料速度,进而防止导向杆以及喷头堵塞的情况发生。所述出料管B包括L形主体、套筒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套设在出料管A上,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L形主体的水平端、连接部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根据蔬菜施肥的具体情况,即考虑蔬菜种植各行间距的大小,在对两排蔬菜进行施肥时,通过转动套筒,增大或是减小L形主体与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使得出料管A与出料管B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行或是间隔开的两行蔬菜进行同步施肥,进而增大施肥机的使用范围。还包括软管,所述导向杆通过软管与进料腔体连通,且在所述导向杆中部安装有手闸。导向杆通过软管与进料腔体连通,使得导向杆的转动范围增大,即人工在背负基座施肥时,避免频繁更换其施肥的行位,即直行在同一行菜埂上可对相邻的多排蔬菜进行施肥操作,降低操作人员的行走里程;并且在导向杆的中部设置手闸,即可控制喷头上颗粒肥的出料时间和出料量,保证施放的颗粒肥均作用在蔬菜的根部,降低颗粒粉的损失量。还包括油阀,所述油阀安装在油箱与汽油机连接的导管上。在油箱与汽油机之间的连接导管上设置油阀,即可通过不断变换油阀的开闭幅度来实现控制汽油机的给油量,保障风机的风量输出与蔬菜施肥效率相匹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出料管B与出料管C均为L形,且出料管B的水平端以及出料管C的水平端经通孔与出料管A连通,即颗粒肥依次由相互连通的出料管A、出料管B以及出料管C中喷出,使得多排蔬菜同时进行施肥,进一步提高补肥阶段的施肥效率;出料管B以及出料管C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出料管A上,即三者实现同处在横向和纵向的同一平面上,即能够实现对单行、两行或是三行蔬菜的同时施肥;2、本技术在导向杆的中部设置手闸,即可控制喷头上颗粒肥的出料时间和出料量,保证施放的颗粒肥均作用在蔬菜的根部,降低颗粒粉的损失量;3、本技术在导向杆的中部设置手闸,即可控制喷头上颗粒肥的出料时间和出料量,保证施放的颗粒肥均作用在蔬菜的根部,降低颗粒粉的损失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进料腔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药箱、2-进料腔体、3-油箱、4-汽油机、5-油阀、6-软管、7-手闸、8-气管、9-导向杆、10-喷头、101-出料管A、102-出料管B、103-出料管C、11-套筒、12-扭簧、13-调节板、14-进料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背负式的机座以及固定在机座上的进料腔体2、风机、安装有油箱3的汽油机4,在所述进料腔体2上端安装有药箱1,在进料腔体2侧壁连接有导向杆9,所述汽油机4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端通过气管8与油箱3连通,在所述导向杆9的末端连接有喷头10,所述喷头10由出料管AlOl以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出料管AlOl上的出料管B102、出料管C103构成,在所述出料管AlOl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沿其轴线向靠近出料口的方向倾斜的通孔,且出料管B102、出料管C103经所述通孔与出料管AlOl连通,所述出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蔬菜施肥机,包括背负式的机座以及固定在机座上的进料腔体(2)、风机、安装有油箱(3)的汽油机(4),在所述进料腔体(2)上端安装有药箱(1),在进料腔体(2)侧壁连接有导向杆(9),所述汽油机(4)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端通过气管(8)与油箱(3)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杆(9)的末端连接有喷头(10),所述喷头(10)由出料管A(101)以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出料管A(101)上的出料管B(102)、出料管C(103)构成,在所述出料管A(10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沿其轴线向靠近出料口的方向倾斜的通孔,且出料管B(102)、出料管C(103)经所述通孔与出料管A(101)连通,所述出料管B(102)与出料管C(103)均为L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