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贤宗专利>正文

一种可持续正压留置针抗凝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3877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持续正压留置针抗凝血装置,其包括设有三通结构的留置针主体,三通结构的其中一个接口连通留置针针头,一个接口连通输液器;还包括与三通结构中的余下接口连通的抗凝血结构;输液时,输液器与留置针主体连通,打开输液器上的止水夹,液体注入留置针主体中,并通过三通结构注入抗凝血结构的套筒内,使得套筒内充满液体;当输液完毕后,将输液器移走并处理好与其对接的三通结构的接口,将连杆由卡合位置转动至非卡合位置,偏压件被释放并推动活塞朝向三通结构滑动,活塞在偏压力的作用下慢慢朝向套筒和三通结构的连通处滑动,从而将套筒内的液体慢慢推入留置针主体中,直至偏压力消失,防止血液回流或留置针主体的针头部分出现血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脉留置针,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发生血栓的可持续正压留置针抗凝血装置
技术介绍
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有不少“正压接头”和“防逆流”的专利产品,但始终不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利用现有的留置针完成输液后,为了预防堵塞输液通道,必须用生理盐水冲管,完后用肝素钠封管,每6至8小时又要进行通管,故工作量很大,另外,使用传统的留置针时,在进行通管的护理程序时,会把大量的血栓冲入人体的血管中,产生非常严重的潜在隐患,而且也会产生急性血管类疾病,如病人的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给患者带来了伤害,存在医疗质量不高的缺陷;还有,上述的护理程序,需要开支冲管液的费用、封管液的费用以及护理的劳动费用,这些费用大大超出了留置针本身的价格,故医疗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留置针容易出现血栓情况,不仅再次输液时需要通管,而且容易导致安全隐患;进而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发生血栓的可持续正压留置针抗凝血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持续正压留置针抗凝血装置,其包括设有三通结构的留置针主体,所述三通结构的其中一个接口连通留置针针头,一个接口连通输液器;还包括与所述三通结构中的余下接口连通的抗凝血结构,所述抗凝血结构包括套筒,与所述三通结构中的余下接口连通;活塞,安装在所述套筒内,且设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三通结构的一端;连杆,与活塞相连,并穿过所述套筒的塞盖伸出所述套筒,所述连杆具有与所述塞盖卡合的卡合状态和与所述塞盖脱离卡合的非卡合状态;以及偏压件,设置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塞盖之间;其中,卡合状态时,所述偏压件被压缩,非卡合状态时,所述偏压件被释放并对所述活塞施加有使得所述活塞具有朝向所述套筒与所述三通结构的联通出滑动的运动趋势的偏压力。所述塞盖上成型有卡部,所述连杆上成型有在所述卡合状态与所述卡部卡合的卡槽以及在所述非卡合状态时与所述卡部滑动配合的导向滑槽;其中,所述卡槽与所述导向滑槽连通,所述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偏压件设为套设在所述连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塞盖相抵。所述连杆上还设有便于手旋的手柄。所述套筒上成型有连通所述三通结构的连通接口,所述连通接口通过中间软管与所述三通结构连通。所述中间软管的内径尺寸设于0.01-0.3mm之间。所述中间软管上还设有止水夹。所述中间软管包括与所述三通结构连通的第一软管和与所述套筒连通的第二软管,所述止水夹设于所述第二软管上。所述连通接口垂直与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抗凝血结构的所述套筒还连通有加药管。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凝血结构与所述留置针主体是连通,而所述留置针是与所述输液器连通的;当需要输液时,首先将输液器与留置针主体连通,然后打开输液器上的止水夹,这时液体会注入所述留置针主体中,并通过三通结构注入所述抗凝血结构的套筒内,使得所述套筒内充满液体;当输液完毕后,将所述输液器移走并处理好与其对接的三通结构的接口,然后将所述连杆由卡合位置转动至非卡合位置,原本被压缩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塞盖之间的所述偏压件被释放,所述偏压件产生推动所述活塞朝向所述三通结构滑动的偏压力,所述活塞在所述偏压力的作用下慢慢朝向所述套筒和所述三通结构的连通处滑动,从而将所述套筒内的液体慢慢推入所述留置针主体中,直至所述偏压力消失,防止血液回流或所述留置针主体的针头部分出现血栓。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塞盖上成型有卡部,所述连杆上成型有在所述卡合状态与所述卡部卡合的卡槽以及在所述非卡合状态时与所述卡部滑动配合的导向滑槽;其中,所述卡槽与所述导向滑槽连通,所述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一致;即在本专利技术中,初始时,所述卡部与所述卡槽卡合,所述偏压件被压缩,使用时,旋转所述连杆,使所述卡部滑出所述卡槽进而滑入所述导向滑槽中;此时所述偏压件被释放,所述偏压件的偏压力推动单向推动所述活塞和所述连杆慢慢朝向所述三通结构的方向滑动,直至该偏压件复原,所述偏压力才消失。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中间软管的内径尺寸设于0.01-0.3mm之间,从而既保证所述防血栓装置能够顺利向所述留置针主体内输入液体,又避免防血栓内的液体输出太快导致防血栓时间过短。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杆上还设有便于手旋的手柄,所述手柄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旋转所述连杆。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凝血结构的所述套筒还连通有加药管;即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所述加药管和所述抗凝血结构要所述留置针主体内加入药液,也就是通过加药管、抗凝血结构和所述留置针主体对人体进行静脉注射。【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持续正压留置针抗凝血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持续正压留置针抗凝血装置卡合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持续正压留置针抗凝血装置非卡合状态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_留置针主体;2-套筒;3-活塞;4_偏压件;5-塞盖;6-连杆;8-手柄;9-中间软管;91-第一软管;92_第二软管;10-止水夹;11-连通接口 ;12_三通结构,13-加药管;14_卡槽;15_导向滑槽;16_卡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持续正压留置针抗凝血装置,其包括设有三通结构12的留置针主体1,所述三通结构12的其中一个接口连通留置针针头,一个接口连通输液器;还包括与所述三通结构12中的余下接口连通的抗凝血结构,所述抗凝血结构包括套筒2,与所述三通结构12中的余下接口连通;活塞3,安装在所述套筒2内,且设于所述套筒2远离所述三通结构12的一端;以及连杆6,与活塞3相连,并穿过所述套筒2的塞盖5伸出所述套筒2,所述连杆6具有与所述塞盖5卡合的卡合状态和与所述塞盖5脱离卡合的非卡合状态;以及偏压件4,设置在所述活塞3和所述塞盖5之间;其中,卡合状态时,所述偏压件4被压缩,非卡合状态时,所述偏压件4被释放并对所述活塞3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持续正压留置针抗凝血装置,其包括设有三通结构(12)的留置针主体(1),所述三通结构(12)的其中一个接口连通留置针针头,一个接口连通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三通结构(12)中的余下接口连通的抗凝血结构,所述抗凝血结构包括套筒(2),与所述三通结构(12)中的余下接口连通;活塞(3),安装在所述套筒(2)内,且设于所述套筒(2)远离所述三通结构(12)的一端;连杆(6),与活塞(3)相连,并穿过所述套筒(2)的塞盖(5)伸出所述套筒(2),所述连杆(6)具有与所述塞盖(5)卡合的卡合状态和与所述塞盖(5)脱离卡合的非卡合状态;以及偏压件(4),设置在所述活塞(3)和所述塞盖(5)之间;其中,卡合状态时,所述偏压件(4)被压缩,非卡合状态时,所述偏压件(4)被释放并对所述活塞(3)施加有使得所述活塞(3)具有朝向所述套筒(2)与所述三通结构的联通出滑动的运动趋势的偏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贤宗
申请(专利权)人:汪贤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