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在茶园中的配施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选用控释期为5~6个月的控释氮肥,所述释氮肥折合成纯氮总用量为每公顷180~270公斤;所述速效氮肥为尿素,折合成纯氮总用量为每公顷120~180公斤;在春茶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和茶季结束后分别施用,其中控释肥和速效氮肥总用量的40%用于春茶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控释肥和速效氮肥总用量的60%用于茶季结束后。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氮肥全年用量可以减少35%以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生态效益明显;保证春茶产量,有效提高夏、秋茶产量;节省劳动力成本50%,增加收入15.6%,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在茶园中的配施方 法。
技术介绍
茶树是多年生叶用作物,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氮肥的施用,施用氮肥取 得了显著的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但随着茶园氮肥用量的不断增加, 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其增产提质边际效应在不断下降,土壤质量退化严重,温室气体排放 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影响。 同时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按常规1年施4次肥料的方式,已 不能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与茶园管理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由此出现了撒施等不合理施 肥方式。 控释肥由于其释放时间长,氮肥利用率高等特点,受到广大生产者的喜爱,在马铃 薯,玉米等作物中都有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控释肥将也是今后茶园施肥 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茶树由于是多年生叶用经济作物,一般地3月份到9月为生长期,与马铃薯, 玉米等单季作物相比,具有自身的吸肥特点,而且目前控释氮肥在茶树上的使用并不多,更 没有一个适用于田间的简单、有效、实用技术。 另外,市面上有各种控制氮肥,也作了相应专利申请,但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控 释时间短,主要用于花卉、玉米、小麦等生长周期短的作物;2.效果差,只是单一的起到缓 释作用;3.添加的硝化抑制剂为双氰胺等,脲酶抑制剂为氢醌等,这些都是化学试剂,且价 格相对较高,长期使用不当难免会造成土壤或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 在茶园中的配施方法的技术方案,以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增加茶叶产量。 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选用控释期为5~6个月的控释氮肥,所述释氮肥折合成纯氮总用量为每公顷180~ 270公斤;所述速效氮肥为尿素,折合成纯氮总用量为每公顷120~180公斤;在春茶结束、 夏茶开始生长之前和茶季结束后分别施用,其中控释肥和速效氮肥总用量的40%用于春茶 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控释肥和速效氮肥总用量的60%用于茶季结束后。 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控释氮肥与速 效氮肥在春茶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的配施具体为:在茶行中间开沟,深度5~10cm,每 公顷均匀施入40%控释肥和速效氮肥用量,然后覆土。 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控释氮肥与速 效氮肥在茶季结束后的配施具体为:在茶行中间开沟,深度15~20cm,每公顷均匀施入60% 控释肥和速效氮肥用量,然后覆土。 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释氮 肥包括氮肥层,所述的氮肥层外依次包覆设置抑制剂层和有机包膜材料层。 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肥层 为大颗粒尿素,所述的抑制剂层为茶多酚层,所述的有机包膜材料层为聚氨酯树脂层。 本专利技术的控释氮肥施用技术优势有几下几个方面:1.氮肥全年用量可以减少35% 以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生态效益明显;2.保证春茶产量,有效提高夏、秋 茶产量;3.节省劳动力成本50%,增加收入15. 6%,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4.本专利技术的控 释肥通过在大颗粒尿素外包覆设置抑制剂层和有机包膜材料层,并且具体限定抑制剂层为 茶多酚层,有机包膜材料层为聚氨酯树脂层,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能够减缓尿素在土壤中 的水解、硝化作用,控释时间长,满足茶树的需铵特性,降低茶叶铅等重金属。【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_氮肥层;2-抑制剂层;3-有机包膜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百分含量和比例均为重量 百分含量。 实施例1 : 选用控释期为5~6个月的控释氮肥,所述释氮肥折合成纯氮总用量为每公顷180~ 270公斤;所述速效氮肥为尿素,折合成纯氮总用量为每公顷120~180公斤;在春茶结束、 夏茶开始生长之前(一般在5月中下旬)和茶季结束后(9月底到10月底前)分别施用,其中 控释肥和速效氮肥总用量的40%用于春茶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控释肥和速效氮肥总 用量的60%用于茶季结束后。 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在春茶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的配施具体为:在茶行中间 开沟,深度5~10cm,每公顷均匀施入40%控释肥和速效氮肥用量,然后覆土。 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在茶季结束后的配施具体为:在茶行中间开沟,深度15~ 20cm,每公顷均匀施入60%控释肥和速效氮肥用量,然后覆土。 上述的控释氮肥包括氮肥层1,氮肥层1外依次包覆设置抑制剂层2和有机包膜 材料层3。其中,氮肥层1为大颗粒尿素,抑制剂层2为茶多酚层,所述的有机包膜材料层3 为聚氨酯树脂层(如图1所示)。 该控释氮肥的制作方法如下:先把大颗粒尿素(市售产品)放入包膜机内,茶多酚 溶于少量溶剂中,倒入包膜机内,启动包膜机,使茶多酚均匀涂于大颗粒尿素表面,形成抑 制剂层2,再加入聚氨酯树脂,继续搅拌,直至聚氨酯树脂均匀涂于大颗粒尿素表面,形成有 机包膜材料层3,出料前加扑粉少许,使控释氮肥颗粒间分离。 试验例1 :在广西桂林的某茶园进行试验,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年施控释氮肥(以 纯N计)180kg/hm2,速效氮肥120kg/hm2,连续3年时间。 从表1可见,与茶农习惯施肥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控释氮肥及使用方法在保证春茶产 量的基础上,能明显提高夏、秋茶产量,而且明显提高茶树对氮肥利用效率(表2),可以降低 劳动强度,每亩降低劳动成本320元,茶叶收入增加1120元,增加纯收入1340元(表3)。 表1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叶产量(kg/ha)的影响可见本专利技术可明显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投入,对解决目前农村 劳动力的不足具有很大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 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用控释期为5~6个月的控释氮肥,所述释氮肥折合成纯氮总用量为每公顷180~ 270公斤;所述速效氮肥为尿素,折合成纯氮总用量为每公顷120~180公斤;在春茶结束、 夏茶开始生长之前和茶季结束后分别施用,其中控释肥和速效氮肥总用量的40%用于春茶 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控释肥和速效氮肥总用量的60%用于茶季结束后。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在春茶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的配施具体为:在茶行中间开沟,深度 5~10cm,每公顷均匀施入40%控释肥和速效氮肥用量,然后覆土。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控 释氮肥与速效氮肥在茶季结束后的配施具体为:在茶行中间开沟,深度15~20cm,每公顷 均匀施入60%控释肥和速效氮肥用量,然后覆土。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控释氮肥包括氮肥层(1 ),所述的氮肥层(1)外依次包覆设置抑制剂层(2)和有机包膜 材料层(3)。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氮肥层(1)为大颗粒尿素,所述的抑制剂层(2)为茶多酚层,所述的有机包膜材料层 (3)为聚氨酯树脂层。【专利摘要】,属于农业
其包括以下步骤:选用控释期为5~6个月的控释氮肥,所述释氮肥折合成纯氮总用量为每公顷180~270公斤;所述速效氮肥为尿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在茶园中的配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用控释期为5~6个月的控释氮肥,所述释氮肥折合成纯氮总用量为每公顷180~270公斤;所述速效氮肥为尿素,折合成纯氮总用量为每公顷120~180公斤;在春茶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和茶季结束后分别施用,其中控释肥和速效氮肥总用量的40%用于春茶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控释肥和速效氮肥总用量的60%用于茶季结束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锋,阮建云,石元值,伊晓云,方丽,刘美雅,张群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