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743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投影机构和输入机构。移动终端本体表面设有显示屏,投影机构同移动终端本体连接,投影机构用于将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投影出来。输入机构外置于移动终端本体,并且,输入机构同移动终端本体无线连接。配合投影机构和输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避免直接对移动终端本体进行操作时对投影的干扰,提高了利用投影机构观影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特别是手持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伙伴。在移动终端的使用者中,有不少人热衷于躺在床上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娱乐活动,例如看电影、看电子书等。但由于一般的手持移动终端的显示屏都较小,屏占比也较高,因此,在不遮挡显示屏的前提下长时间握持移动终端是十分困难的。并且,较小的移动终端屏幕也使得多人共享屏幕,共同参与娱乐的效果变差。有鉴于此,人们在现有的移动终端的基础上开发了投影移动终端,利用投影机构将移动终端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投影在墙上,从而减轻手持负担,并使得多人共享屏幕实现了可能。但是,现有的移动终端普遍采用触摸屏或键盘操控,在使用投影机构时,目视投影的前提下依然需要对移动终端自带的输入机构操作,其操作方式十分别扭。此外,现有投影机构,其投影镜头通常都是相对于移动终端本身固定的。若需要调整投影的位置,则需要配合改变移动终端的朝向,甚至需要使用支架。这不但十分麻烦,而且在较软的床上的体验效果也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配合投影机构和输入机构,能够避免直接对移动终端本体进行操作时对投影的干扰,提高了利用投影机构观影时的舒适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它包括移动终端本体、投影机构和输入机构。移动终端本体表面设有显示屏,投影机构同移动终端本体连接,投影机构用于将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投影出来。输入机构外置于移动终端本体,并且,输入机构同移动终端本体无线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利用投影机构将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投影出来,并利用脱离于移动终端本体之外输入机构对移动终端进行输入操作,防止了直接对移动终端本体进行操作时对投影的干扰,提高了利用投影机构观影时的舒适性。作为优选,投影机构设于移动终端本体上,投影机构包括投影镜头,投影镜头通过有线线路与移动终端本体连接。将投影机构设于移动终端本体上可以提高其便携性。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设于移动终端本体表面的投影机构,其投影镜头的朝向都与显示屏平行。而作为优选,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投影镜头的朝向与显示屏垂直。与显示屏垂直的投影镜头可以使得手机平放于床面时,其投影能够直接投射与天花板平面,使得在躺在床上观看投影时更佳方便。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投影机构也可以包括枢转轴,枢转轴设于移动终端的一端,枢转轴与显示屏平行,投影镜头能够通过枢转轴枢转。通过枢转投影镜头,能够使得镜头的朝向可调,从而使得移动终端的投影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提高舒适性。当然,作为优选,投影机构也可以包括万向节,投影镜头以万向节为基座设于移动终端本体上。作为优选,输入机构可以包括无线触控板、无线鼠标、无线键盘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进一步地来说,作为优选,输入机构至少包括无线触控板,该无线触控板包括动作传感器层、电路层和电池层,动作传感器层设于电路层的上方,电路层设于电池层的上方,无线触控板安装于操作人员的手上。作为优选,无线触控板可以包括指环和戒面状外壳,戒面状外壳包覆动作传感器层、电路层和电池层,指环与戒面状外壳连接,无线触控板通过指环套于操作人员的手指上。或者,无线触控板可以包括腕带和表盘状外壳,表盘状外壳包覆动作传感器层、电路层和电池层,腕带与表盘状外壳连接,无线触控板通过腕带套于操作人员的手腕上。或者,无线触控板可以包括指套状外壳,指套状外壳包覆动作传感器层、电路层和电池层,无线触控板通过指套状外壳套于操作人员的手指指尖。上述的三种应用场景分别对应于将无线触控板制成戒指状、手表状或者指套状三种情形。其中,将无线触控板制成戒指状具有佩戴牢固,不易脱落等优点,而将无线触控板制成手表状相对而言则具有跟大的触控范围,相对而言,制成指套状时,其佩戴最为简易,也最为舒适。更进一步地来说,作为优选,指环的弧状部、腕带的弧状部或者指套状外壳的指腹部设有凸点,凸点用于单击或右击触控板。利用凸点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触控板的单机或右击动作,使其触控舒适度和鼠标接近。更进一步地来说,作为优选,凸点旁还设有滚轮。其功能可以和鼠标滚轮相同,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触控板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移动终端本体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移动终端本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参照图1所示,包括移动终端本体1、投影机构和输入机构。移动终端本体I表面设有显示屏3,投影机构同移动终端本体I连接,投影机构用于将显示屏3的显示内容投影出来。输入机构外置于移动终端本体I,并且,输入机构同移动终端本体I无线连接。如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机构设于移动终端本体I上,投影机构包括投影镜头2,投影镜头2通过有线线路与移动终端本体I连接。将投影机构设于移动终端本体I上可以提高其便携性。但是,显然投影机构也可以外设于移动终端本体I之外,并利用数据线同移动终端本体I相连接。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设于移动终端本体I表面的投影机构,其投影镜头2的朝向都与显示屏3平行。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镜头2的朝向与显示屏3垂直。与显示屏3垂直的投影镜头2可以使得手机平放于床面时,其投影能够直接投射与天花板平面,使得在躺在床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本体、投影机构和输入机构;所述移动终端本体表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投影机构同所述移动终端本体连接,所述投影机构用于将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投影出来;所述输入机构外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并且,所述输入机构同所述移动终端本体无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