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对接扩充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708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向对接扩充座,其包括底座、对接机构以及浮盖;对接机构设置于底座的一侧,浮盖设有朝向对接机构延伸的施力部件,施力部件具有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对接机构包括浮动机构、接头模块以及摆动部件,其中浮动机构能够沿底座的垂直轴往复移动,且浮动机构具有受力部;接头模块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浮动机构上,且能够沿底座的纵轴往复滑动;摆动部件位于浮动机构下方,并且能够往复摆动且与浮动机构互不干扰,且摆动部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当施力部件的第一、第二施力部分别按压浮动机构的受力部和摆动部件的第二端部,而使浮动机构下移、摆动部件以底座的横轴为轴心摆动时,能够使接头模块同时向下移动和侧向推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用的扩充座,特别是一种能够与笔记本电脑侧向对接的扩充座。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与笔记本电脑对接的扩充座,其对接接口通常设置于扩充座的底座上,由于扩充座具有一定厚度,再与笔记本电脑进一步对接后,将使整体厚度大为增加,有违薄型化的市场需求与潮流。另外,存在少数将对接接口设置于侧边的扩充座,使用者需先将笔记本电脑垂直放置于扩充座上,再手动使设置于扩充座侧边的对接接口能够对准笔记本电脑相对应处后推出才能完成对接,这样的分段式操作过程除了不够直觉与便利外,对接精度也不够精准,反复使用会降低扩充座的耐受性。另外,存在针对平板电脑设计的扩充座,在底座设计一个槽道,使平板电脑顺着槽道侧向滑推到底,以与设置于侧边的对接接口对接,或可改善对接精度,然而这种扩充座仅提供特定机种的平板电脑所用,其槽道宽度既已固定且选择有限,从而无法普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向对接扩充座,其将对接接口设置于扩充座的一侧,当将笔记本电脑放置于扩充座上时,接头模块可连动地侧向推出并完成对接,从而实现一段式动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向对接扩充座,其能够有效降低整体厚度而实现薄型化,并使操作便利,能够广泛应用于各机种笔记本电脑。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向对接扩充座,其包括底座、对接机构以及浮盖,在底座上定义有纵轴、横轴以及垂直轴;对接机构设置于底座上且与底座的一个侧缘邻接;浮盖浮设于底座上且与对接机构邻接;浮盖能够以纵轴为轴心而往复摆动并能够弹性复位;浮盖设有朝向该对接机构延伸的施力部件,施力部件具有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其中,对接机构包括浮动机构、接头模块以及摆动部件。浮动机构浮设于底座上,并且能够沿垂直轴往复移动且弹性复位,浮动机构具有受力部。接头模块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浮动机构上,并且能够沿纵轴往复滑动且弹性复位。摆动部件枢设于底座上且位于浮动机构下方,并且能够以横轴为轴心而往复摆动且与浮动机构互不干扰;摆动部件具有位置相对固定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接头模块同步运动。其中,施力部件的第一、第二施力部分别按压浮动机构的受力部和摆动部件的第二端部,通过该摆动部件摆动而使该第一端部带动该接头模块沿该纵轴推出,并且该接头模块也随该浮动部件沿垂直轴向下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向对接扩充座的第一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分解图。图4是浮盖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3的局部示意图。图5A是图5的分解图。图6是从图5A中除去部分部件后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沿剖面线7-7的剖视图。图8是按键与罩盖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侧向对接扩充座的第二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9A是图9的主视图。图10是从图9中除去部分部件后的立体图。图11是从图10中除去部分部件后的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向对接扩充座的第三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13是从图12中除去部分部件后的局部剖视图。(符号说明)100底座101、102主缘104侧缘120底板121限位部140支撑板142弹性部件200浮盖201浮盖前缘220施力部件222第一施力部224第二施力部300对接机构400释放机构420滑动部件421、441、442导柱423槽道440推杆460复位弹簧480按键500浮动机构501复位弹簧520浮动部件540剪刀式连杆机构521受力部600接头模块620滑件622复位弹簧640接头700导位机构720摆动部件721第一端部722第二端部740导件机构742导柱744导面800罩盖802窗口804缺口806导轨P1、P2投影长度X横轴Y纵轴Z垂直轴θ锐角h高度差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侧向对接扩充座用于与笔记本电脑(notebook)(未图示)对接,其包括有底座100、浮盖200以及对接机构300。首先,如图1所示,以底座100依据,定义横轴X、纵轴Y以及垂直轴Z。底座100沿纵轴Y具有相互平行的前后主缘101、102、沿横轴X具有相互平行的左右侧缘103、104。如图2所示,底座100具有互相盖合的底板120和支撑板140,为配合操作笔记本电脑的人体工学,使支撑板140与底板120以其中一个主缘(通常为前主缘101)为轴心而夹设一锐角θ。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40沿纵轴Y的尺寸与笔记本电脑大致对应,而底板120沿纵轴Y略长于该支撑板140。浮盖200浮设于底座100上,且其沿纵轴Y的尺寸与笔记本电脑大致对应,浮盖200浮设于支撑板140上,且其沿纵轴Y的尺寸与支撑板140大致对应,在支撑板140与浮盖200之间设有两个弹性部件142,浮盖前缘201枢接于底座100的前主缘101上,具体是通过一个枢接部件141而使浮盖前缘201与底座100的前主缘101枢接,因此,浮盖200能够通过弹性部件142而以底座100的纵轴Y(以下简称为纵轴Y)为轴心弹性复位、往复摆动。进一步如图4所示,浮盖200设有沿纵轴Y朝向外侧延伸的施力部件220,施力部件220具有第一施力部222和第二施力部224,第一施力部222与第二施力部224之间至少沿垂直轴Z具有高度差h。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施力部222和第二施力部224两者呈阶梯状。具体而言,施力部件220只要能够提供两个施力部位即可。如图1~图3所示,对接机构300设置于底座100上,并且可以设置于底座100的任意一个侧缘上,具体而言,浮盖200的施力部件220朝向对接机构300延伸而与对接机构300相互对应。由于对接机构300与浮盖200的位置互换,将影响部件的运动方向,为方便叙述与理解,在此先定义对接机构300设置于底座100的左侧缘103上,而浮盖200相对位于对接机构300的右侧。如图3、图5以及图5A所示,对接机构300包括释放机构400、浮动机构500、接头模块600、导位机构700以及罩盖800。如图3所示,释放机构400包括滑动部件420、推杆440、复位弹簧460以及按键480。同时参考图6~图8,滑动部件420设置于底座100的XY平面内,且以能够沿纵轴Y往复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底座100上。推杆440设置于底座100的YZ平面内,且在纵轴Y上具有可变动的投影长度。滑动部件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向对接扩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对接机构以及浮盖,所述底座上定义有纵轴、横轴以及垂直轴,所述对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的一个侧缘邻接,并且,所述对接机构包括:浮动机构,其浮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且能够沿所述垂直轴往复移动且弹性复位,所述浮动机构具有受力部;接头模块,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浮动机构上,并且能够沿所述纵轴往复滑动且弹性复位;以及摆动部件,其枢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浮动机构的下方,并且能够以所述横轴为轴心而往复摆动且与所述浮动机构互不干扰,所述摆动部件具有位置相对固定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接头模块同步运动,所述浮盖浮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对接机构邻接,所述浮盖能够以所述纵轴为轴心而往复摆动并能够弹性复位,并且,所述浮盖设有朝向所述对接机构延伸的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具有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其中,所述施力部件的所述第一施力部和所述第二施力部分别按压所述浮动机构的所述受力部和所述摆动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所述摆动部件摆动而使所述第一端部带动所述接头模块沿所述纵轴推出,并且所述接头模块也随着所述浮动部件沿垂直轴向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对接扩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对接机构以及浮盖,
所述底座上定义有纵轴、横轴以及垂直轴,
所述对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的一个侧缘邻接,
并且,所述对接机构包括:
浮动机构,其浮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且能够沿所述垂直轴往复移动且
弹性复位,所述浮动机构具有受力部;
接头模块,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浮动机构上,并且能够沿
所述纵轴往复滑动且弹性复位;以及
摆动部件,其枢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浮动机构的下方,并且能
够以所述横轴为轴心而往复摆动且与所述浮动机构互不干扰,所述摆动部
件具有位置相对固定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
接头模块同步运动,
所述浮盖浮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对接机构邻接,所述浮盖能够以
所述纵轴为轴心而往复摆动并能够弹性复位,并且,所述浮盖设有朝向所
述对接机构延伸的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具有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
其中,所述施力部件的所述第一施力部和所述第二施力部分别按压所述浮
动机构的所述受力部和所述摆动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
通过所述摆动部件摆动而使所述第一端部带动所述接头模块沿所述纵
轴推出,并且所述接头模块也随着所述浮动部件沿垂直轴向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对接扩充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动机构包括浮动部件和剪刀式连杆机构,所述浮动部件设有至
少一个复位弹簧从而能够弹性复位,所述受力部设置于所述浮动部件上,
所述剪刀式连杆设置于所述浮动部件的下方且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
上,并且,所述剪刀式连杆机构能够沿所述垂直轴伸缩运动,对所述浮动
部件提供水平支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对接扩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
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仁刘国光朱育辰林彰城
申请(专利权)人: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