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695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直流电动机驱动脉冲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节所述驱动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调节后的驱动脉冲信号,发送给所述直流电动机,驱动所述直流电动机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分立电子元件构成脉冲信号发生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实现直流电动机速度控制,从而简化了设计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直流电动机以其优越的调速性能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直流电动机按照其励磁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并励直流电动机,串励直流电动机及复励直流电动机等形式。然而,在工业上直流电动机转速决定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通常,直流电动机转速采用调压线圈来改变直流电动机线圈两端的电压来调整转速,或者采用单片机自动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如图1所示,为传统方波发生电路图,现有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电阻R1’与电容C1’连接于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构成积分电路,通过设置所述电阻R1’或所述电容C1’的数值参数,调整充放电时间,即可确定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简称PWM)方波信号的频率;所述运放U1’和所述电阻R2’,所述电阻R3’组成滞回比较器,且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阻R3’对运放输出分压,作为所述运放U1’同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所述电阻R5’为所述运放U1’的输出电阻,所述运放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电阻R5’,驱动负载。因此,在专利技术人设计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直流电动机的速度控制电路复杂,设计成本较高,且现有的PWM方波信号发生电路不能调整占空比。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直流电动机驱动脉冲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节所述驱动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调节后的驱动脉冲信号,发送给所述直流电动机,驱动所述直流电动机转动。优选地,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五电阻,第一运放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一端接所述控制单元,另一端接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运放管脚3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放管脚1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端;所述第一运放管脚5接地,所述第一运放管脚4接所述第五电阻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五电阻连接端。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电阻管脚1接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端,所述第四电阻管脚3接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端,所述第四电阻管脚2接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负极端,所述第一电阻一端相连。其中,所述第四电阻为可调节电阻。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第六电阻一端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管脚3,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管脚2连接端;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管脚1接所述直流电动机,所述第一开关管管脚2接地。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所述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直流电动机驱动脉冲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节所述驱动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调节后的驱动脉冲信号,发送给所述直流电动机,驱动所述直流电动机转动。优选地,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五电阻,第一运放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一端接所述控制单元,另一端接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运放管脚3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放管脚1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端;所述第一运放管脚5接地,所述第一运放管脚4接所述第五电阻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五电阻连接端。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电阻管脚1接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端,所述第四电阻管脚3接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端,所述第四电阻管脚2接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负极端,所述第一电阻一端相连。其中,所述第四电阻为可调节电阻。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第六电阻一端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管脚3,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管脚2连接端;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管脚1接所述直流电动机,所述第一开关管管脚2接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分立电子元件构成脉冲信号发生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实现直流电动机速度控制,从而简化了设计难度,降低生产成本;与现有技术中PWM方波信号发生电路不能调整占空比相比,本技术通过调整控制单元的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改变脉冲信号,即方波信号的占空比。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方波发生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该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单元101,控制单元102和驱动单元103;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单元101,用于产生直流电动机驱动脉冲信号;所述控制单元102,用于调节所述驱动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所述驱动单元103,用于将所述调节后的驱动脉冲信号,发送给所述直流电动机,驱动所述直流电动机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五电阻,第一运放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一端接所述控制单元,另一端接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运放管脚3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放管脚1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端;所述第一运放管脚5接地,所述第一运放管脚4接所述第五电阻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五电阻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直流电动机驱动脉冲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节所述驱动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调节后的驱动脉冲信号,发送给所述直流电动机,驱动所述直流电动机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单元,
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
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直流电动机驱动脉冲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节所述驱动脉冲信号的占空比;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调节后的驱动脉冲信号,发送给所述直流电
动机,驱动所述直流电动机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
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五电阻,第一运放
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一端接所述控制单元,另一端接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
运放管脚3连接端;
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运放管脚1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端;所述第一
运放管脚5接地,所述第一运放管脚4接所述第五电阻一端;
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
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五电阻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四电阻管脚1接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端,所述第四电阻管脚3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端,所述第四电阻管脚2接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三电
阻和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端;
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负极端,所述第一电阻一端相
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
电阻为可调节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
单元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六电阻一端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管脚3,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三
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管脚2连接端;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开关管管脚1接所述直流电动机,所述第一开关管管脚2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宝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