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清溪专利>正文

瓶盖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40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瓶盖的改进结构瓶盖下方设有一防盗圈,该防盗圈与该瓶盖之间以无缝切割形成若干个架桥点;该防盗圈的内径略大于该瓶盖的内径,且其厚度较该瓶盖的厚度略薄,在其外端缘内面径向内斜向延伸若干个嵌卡鳍;特点是该各个嵌卡鳍间,由该防盗圈内缘面延伸一厚度与嵌卡鳍相当的延接壁,且每一延接壁的两端与相邻的嵌卡鳍端部连接,使各个嵌卡鳍藉由各个延接壁形成根部相互串连的结构形态,加强了嵌卡鳍的结构强度。(*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的改进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瓶盖的嵌卡鳍具有强的结构韧性,不容易断损的瓶盖的结构改进。一般瓶盖的形状结构,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和图2,其主要包含一盖体10,该盖体10的内面设有止漏内垫11及旋纹12,以使盖体10可旋用于瓶口23,且利用该止漏内垫11增加盖体10与瓶口23的结合紧密度。该盖体10的开放口周缘,一体成型设一端口内径较盖体10内径略小的防盗圈20,该防盗圈20与盖体10之间以切割方式形成间隔孔隙21及间隔细条21′相连接,而在该防盗圈20的内面,另环设若干个嵌卡鳍22。封盖时是以封盖机将瓶盖压入瓶口23,并使防盗圈20的嵌卡鳍22嵌卡在瓶口23的底端。该习用的防盗圈20是与盖体10一体成型,为使该嵌卡鳍22能确实嵌卡在瓶口23,故将该防盗圈20的厚度设计成至少与盖体10等厚,且材料与盖体10同为硬质材料,企图以防盗圈20内圈紧迫该瓶口23。但此种实施技术有误,主要是封盖时将瓶盖压封入瓶口23时,防盗圈20将承受二方面的压力,其一是封盖时向下的压力,另一是受瓶口23撑开的水平压力,防盗圈20与盖体10等厚度的情况下,即不容易通过瓶口23的螺纹段,而当防盗圈20又是硬质材料制成时,更容易造成该防盗圈20被撑裂(约有10%至20%的机率);而以切割方式形成的间隔孔隙21及间隔细条21′,由于间隔孔隙21造成不连续面,故盖体10向下封压时,压力只能由该间隔细条21′承受,也容易造成间隔细条21′断裂。总而言之,此种瓶盖的损坏机率太高,对生产厂家而言,造成成本增加的负担。再则,该嵌卡鳍22因其长度不足,故当在封盖完成后,该嵌卡鳍22的开放端部并没有确实抵紧在该瓶口23的螺纹段底端,产生不当的间隔,所以当使用者旋转盖体10时,通常需将其旋转一预定圆周后,才能使该间隔细条21′断裂。有鉴于上述习用瓶盖的结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即再研制一瓶盖改进结构,该再行开发的瓶盖的结构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该盖体30下方设一防盗圈40;该防盗圈40与该盖体30之间是以无缝切割形成若干个架桥点41;该防盗圈40的内径是略大于该盖体30的内径,且其厚度较该盖体30的厚度略薄,在其外端缘内面径向内斜向延伸若干个长度明显较前一习用者为长的嵌卡鳍42,使能藉由此构造,该盖体30压封在瓶口50,该防盗圈40可均匀承受封盖的向下压力,而瓶口50的外撑压力则由该嵌卡鳍42弹性靠合而被吸收,故在封盖程序中造成防盗圈40崩裂或嵌卡鳍42断裂的产品损坏率可以减少;且封盖完成后该嵌卡鳍42可以嵌卡在该瓶口50螺纹段的底端缘,而使该防盗圈40因此而嵌卡在瓶口底身,旋转盖体30即可轻易扭断该架桥点41,使盖体30与防盗圈40分离。虽然上述结构较前述习用的瓶盖改进甚多,但基本上嵌卡鳍仍是各个独立,仅根部与瓶盖内缘相连,在强度上仍有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的改进结构,以解决防盗圈内的嵌卡鳍各自独立连接於盗圈而造成强度不足,容易断裂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主要是由该防盗圈内缘面延伸一厚度与该嵌卡鳍相当的延接壁,且延接壁的两端与相邻的嵌卡鳍端部连接,使各个嵌卡鳍藉由各个延接壁形成根部相互串连的结构型态。即本技术的瓶盖改进结构是该瓶盖及其上的相关结构是由塑胶射出一体成型,瓶盖的下方设有一防盗圈,该防盗圈与该瓶盖之间是以无缝切割形成若干个架桥点;该防盗圈的内径略大于该瓶盖的内径,且其厚度较该瓶盖的厚度略薄,在其外端缘内面径向内斜向延伸若干个嵌卡鳍;其特点是该各个嵌卡鳍之间,由该防盗圈内缘面延伸一厚度与该嵌卡鳍相当的延接壁,且每一延接壁的两端与相邻的嵌卡鳍端部连接,使该各个嵌卡鳍藉由相应的该各个延接壁形成根部相互串连的结构型态,藉以加强嵌卡鳍的结构强度。本技术的进步效果是嵌卡鳍的结构强度增加,而不论嵌卡鳍是向瓶盖内缘靠拢或受脱模力量外翻时,其应力分散在各个嵌卡鳍与延接壁所串联形成的根部;该嵌卡鳍的根部连接强度的增加,使嵌卡鳍不会轻易断裂。本技术的附图简单说明如下图1是习用瓶盖的立体图。图2是习用瓶盖与瓶口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另一习用瓶盖的立体图。图4是另一习用瓶盖与瓶口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瓶盖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瓶盖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瓶盖仰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防盗圈俯视嵌卡鳍外翻示意图。下面根据图5~图8给出本技术的一个较好的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以便进一步提供本技术的技术细节。请参阅图5~图8所示,本技术的瓶盖60及其上的相关结构是由塑胶射出一体成型,其下方设有一防盗圈70,该防盗圈70与该瓶盖60之间是以无缝切割形成若干个架桥点61;该防盗圈70的内径略大于该瓶盖60的内径,且其厚度较该瓶盖60的厚度略薄,在其外端缘内面径向内斜向延伸若干个嵌卡鳍62;该各个嵌卡鳍62之间,由该瓶盖60内缘面延伸一厚度与嵌卡鳍62相当的延接壁621,且延接壁621的两端与相邻的嵌卡鳍62端部连接,使各个嵌卡鳍62藉由各个延接壁621形成根部串连的结构型态。从本实施例更可看出本技术的优点,各个嵌卡鳍62藉由延接壁621形成串联结构,避免了习用瓶盖各个嵌卡鳍独立连接在瓶盖本体的缺点。因为习用嵌卡鳍仅根部与瓶盖连接,在脱模过程瓶盖与模具分离时,嵌卡鳍受脱模力量及方向而被迫往外翻,其与瓶盖连接的根部即被往外折,极可能在嵌卡鳍的根部外缘形成一细微折痕,而再将瓶盖盖封在瓶口时,该嵌卡鳍又受瓶口的推挤而向瓶盖内缘面靠拢,而先前的外侧细微折痕即受一反其折痕方向的外力,很有可能嵌卡鳍因此而断裂,且由于封盖过程中无法察觉此断裂情况,而造成的结果就是嵌卡鳍无法皆抵触在瓶口螺纹段底端,造成旋开瓶盖时抵力不足,需使旋转角度增大才能使架桥点断裂,形成开启不便。但本技术即完全杜绝上述的习用瓶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个嵌卡鳍62除了根部与瓶盖60本体内缘连接外,再以延接壁621相互连接,增加与瓶盖60连接的长度,而不论嵌卡鳍62是向瓶盖60内缘靠拢或受力外翻时,其应力分散在各个嵌卡鳍60与延接壁621所串联形成的根部;换言之,该嵌卡鳍62的根部连接强度得到增强,使嵌卡鳍62不会轻易断裂。权利要求一种瓶盖的改进结构,该瓶盖(60)及其上的相关结构是由塑胶射出一体成型,瓶盖(60)下方设有一防盗圈(70),该防盗圈(70)与该瓶盖(60)之间以无缝切割形成若干个架桥点(61);该防盗圈(70)的内径略大于该瓶盖(60)的内径,且其厚度较该瓶盖(60)的厚度略薄,并在其外端缘内面径向内斜向延伸若干个嵌卡鳍(62),其特征在于该各个嵌卡鳍(62)之间,由该瓶盖(60)内缘面延伸一厚度与该嵌卡鳍(62)相当的延接壁(621),且延接壁(621)的两端与相邻的嵌卡鳍(62)端部连接,该各个嵌卡鳍(62)藉由相应的该各个延接壁(621)形成根部串连的结构型态。专利摘要一种瓶盖的改进结构,瓶盖下方设有一防盗圈,该防盗圈与该瓶盖之间以无缝切割形成若干个架桥点;该防盗圈的内径略大于该瓶盖的内径,且其厚度较该瓶盖的厚度略薄,在其外端缘内面径向内斜向延伸若干个嵌卡鳍;特点是该各个嵌卡鳍间,由该防盗圈内缘面延伸一厚度与嵌卡鳍相当的延接壁,且每一延接壁的两端与相邻的嵌卡鳍端部连接,使各个嵌卡鳍藉由各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盖的改进结构,该瓶盖(60)及其上的相关结构是由塑胶射出一体成型,瓶盖(60)下方设有一防盗圈(70),该防盗圈(70)与该瓶盖(60)之间以无缝切割形成若干个架桥点(61);该防盗圈(70)的内径略大于该瓶盖(60)的内径,且其厚度较该瓶盖(60)的厚度略薄,并在其外端缘内面径向内斜向延伸若干个嵌卡鳍(62),其特征在于:该各个嵌卡鳍(62)之间,由该瓶盖(60)内缘面延伸一厚度与该嵌卡鳍(62)相当的延接壁(621),且延接壁(621)的两端与相邻的嵌卡鳍(62 )端部连接,该各个嵌卡鳍(62)藉由相应的该各个延接壁(621)形成根部串连的结构型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清溪
申请(专利权)人:戴清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