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伊顿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软管组件的柔性接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3293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6:32
公开了集成软管组件、以及监控组件(14)及其使用方法。集成软管组件包括具有软管的软管组件(12),其具有电连接到接头(32)的第一导电层(60)和电连接到插座(43)的第二导电层(64)。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由绝缘层(62)分开。集成软管组件还包括监控组件(14),监控组件包括:围绕软管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旋转地安装的壳体(10),位于壳体内并且电接触软管组件的第一外表面的第一柔弹性导线(130a),使得第一柔弹性导线电连接到接头,位于壳体内并且与软管组件的第二外表面电接触的第二柔弹性导线(130b),使得第二柔弹性导线电连接到插座。监控组件包括电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柔弹性导线的监控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说明】用于软管组件的柔性接触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作为PCT国际专利申请于2014年2月21日递交,并且要求2013年2月22日递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0.61/768,325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申请大体上关于软管组件,并且具体地关于用于软管组件的电接触装置。具体地,本申请关于用于软管组件的柔性电接触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增强液压软管通常用于各种流体动力操作的设备上,以在设备上或内部所采用的液压回路的几个运动部件之间提供柔性连接。这种软管可包括中空的聚合物内管,在聚合物内管上同心地施加加强材料(例如金属丝或织物)的连续柱状层,以包含在内管内产生的径向和轴向压力。很多应用都要求软管结构同时具有高爆裂强度和持久的抗疲劳性。采用传统技术,可以通过增加额外的加强材料和/或层来提高软管的爆裂强度,然而实践总是令人失望,由于其对软管柔性的负面影响,或是通过全面增加加强材料的每层的抗拉强度来提高软管的爆裂强度,这会以软管的抗疲劳性为代价。为了确定软管设计的坚固性,软管制造商除了进行其他测试,通常还会对软管执行冲击测试和爆破测试。冲击测试通过使软管周期地经受液压来测量软管设计的抗疲劳失效性。爆破测试是一种破坏性液压测试,通过均匀地增加内压直到爆破,来确定软管的最大强度。根据这两项以及其他测试的结果,制造商能够评估软管的寿命,可用来确定软管的寿命何时结束并需要更换。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期望以非破坏和非破裂的方式对液压软管失效的可能性进行检测。提供该能力的一种方案在美国专利N0.7,555,936中已讨论到,并公开了在软管壁的两个平行的、至少部分导电的层之间进行连接的监控电路。由该监控电路观测到的电属性的改变可表示软管壁结构的性质的变化,这可以表示软管壁即将发生的失效。为了确定软管组件的电属性是否发生改变,将电路应用于软管壁的导电层。这可以通过使用弹簧式触点,或通过将电触点在相关的导电层暴露的位置处按压到软管壁内来实现。然而,这样的装置存在缺陷。例如,在使用弹簧式触点的情况下,难以获得与电路和软管层相关的触点之间的可靠的电连接。软管上的压力或振动也可能对这些触点造成损坏,将很快磨损触点。另外,由于暴露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热的,冷的,潮湿的,脏的等),弹簧式电触点可能会腐蚀,或者使其电连接被灰尘干扰,因而减弱或破坏电路和软管的导电层之间的连接。除此之外,如果软管配件和监控组件壳体之间的距离或插座形状不一致,那么难以保持与电路和软管层相关的触点之间可靠的电连接。例如,如果没有精确计算软管配件和监控组件壳体之间的半径,或者因磨损和/或使用使该半径发生了变化,那么电触点可能失去电连接。现有触点的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电路从导电层电断开,从而或者触发电路故障,或者误测软管本身的老化。基于这些以及更多原因,期望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下文公开的内容,上文所涉及到的难题得以解决,表现在:第一方面,集成软管组件包括软管组件,软管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软管,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到接头,第二导电层电连接到插座。第一和第二导电层由绝缘层分开。集成软管组件还包括监控组件,其包括围绕软管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旋转地安装的壳体,位于壳体内且与软管组件的第一外表面电接触的第一柔弹性导线,使得第一柔弹性导线电连接到接头,以及位于壳体内且与软管组件的第二外表面电接触的第二柔弹性导线,使得第二柔弹性导线电连接到插座。监控组件还包括电连接到第一柔弹性导线和第二柔弹性导线的监控电路。第二方面,监控组件包括围绕软管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旋转地安装的壳体,软管组件具有第一和第二导电外表面,为包括所述软管组件的电路形成接触点。监控组件还包括位于壳体内并且与软管组件的第一外表面电接触的第一柔弹性导线,使得第一柔弹性导线电连接到接头;以及位于壳体内并且与软管组件的第二外表面电接触第二柔弹性导线,使得第二柔弹性导线电连接到插座。监控组件还包括电连接到第一柔弹性导线和第二柔弹性导线的监控电路。第三方面是使监控组件与软管组件接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围绕软管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旋转地安装监控组件的壳体,从而使软管组件的第一导电外表面与第一柔弹性导线电接触,并且使软管组件的第二导电外表面与第二柔弹性导线电接触,第一柔弹性导线和第二柔弹性导线各自电连接到壳体内的监控电路。【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具体示例实施例的具有安装到软管组件的监控组件的集成软管组件的俯视立体图;图2是图1的集成软管组件的仰视立体图;图3是图1的集成软管组件的仰视立体图;图4是移除了监控组件的图1的集成软管组件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监控组件的主视立体图;图6是图5的监控组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7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软管组件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采用适于与图7的软管组件使用的螺旋导线导电层的示例软管的局部立体图;图9是示出采用适于与图7的软管组件使用的螺旋导线导电层的示例软管的局部立体图;图1OA是图1-3中并且具体在图3的截面A处的软管组件和监控组件的截面图,示出了第一柔弹性导线到软管组件的电连接;图1OB是图1-3中并且具体在图3的截面A处的软管组件和监控组件的截面图,示出根据替代实施例的第一柔弹性导线到软管组件的电连接;图11是图1-3中并且具体在图3的截面B处的软管组件和监控组件的截面图,示出了第二柔弹性导线到软管组件的电连接;以及图12示出了柔弹性导线到监控组件内的电路板的电连接。【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部件和组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受所参考的各种实例的限制,而仅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说明书中的任何实例并非旨在进行限制,而是旨在提出所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的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总的说来,本公开关于例如可以用于软管组件的失效监控组件中的柔弹性导线装置。本文公开的柔弹性导线装置大体提供沿导电表面的持续的接触,因而确保在柔弹性导线和软管的导电同心层或导电部件、或其他柱状物之间持续可靠的电接触。特别是在户外或其他环境暴露的应用中,使用柔弹性导线装置能提供其他的优势;通过在可转动地安装到软管或柱状表面的壳体中使用该导线,柔弹性导线的物理转动在导线和其所接触表面之间引起研磨作用,由此从金属或其他导电表面刮除灰尘或其它碎肩,并改善该表面与导线之间的电互连。柔弹性导线装置的另一个优势是导线可能会偏置成与软管的导电同心层或导电部件、或不远处的其他柱状物电接触。柔弹性导线可以补偿因超期使用与/或磨损或制造公差误差而造成的离开导电材料的距离的任何变化。现在参考图1-3,示出了集成的软管组件10,其包括软管组件12及监控组件14。软管组件12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监控的集成软管组件,包括:软管组件,其包括具有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软管,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接头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插座电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由绝缘层分隔开;监控组件,其包括:围绕所述软管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旋转地安装的壳体;第一柔弹性导线,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且与所述软管组件的第一外表面电接触,使得所述第一柔弹性导线电连接到接头;第二柔弹性导线,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且与所述软管组件的第二外表面电接触,使得所述第二柔弹性导线电连接到插座;并且监控电路,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柔弹性导线和所述第二柔弹性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P·威尔斯J·D·贝辛格
申请(专利权)人:伊顿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