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注塑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242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注塑模,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所述上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固定的面板,上模垫板和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内设置有上模芯,上模芯上设置有一组上模腔,所述下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固定的底板,立板,下模垫板和下模板,下模板内设置有下模芯,下模芯内设置有一组与上模腔配合的下模腔;在下模板位于下模芯的一侧还设置有滑块,滑块通过销轴连接设置有一组芯柱,芯柱的一端置于上模腔、下模腔内;所述滑块上还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上模总成上设置有与导向槽配合带动滑块滑动的斜导柱。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感器内铜片取放不方便,放置精度低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注塑模具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感器注塑模
技术介绍
传感器包括外侧的注塑壳体及设置在注塑壳体内的铜片,铜片一端伸出壳体,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腔,如图1所示。在传感器注塑成型过程中,需要将铜片预先设置在模腔内,然后注塑成型。在现有模具生产加工中,模腔均为水平设置,这样更有利于传感器壳体的成型。然而,水平设置的模腔对铜片的放置来说,非常的不方便,操作空间小,且视野不好,不能快速的将铜片放置到准确区域,降低产品的合格率。同时,现有流道设计,不能很好的实现一模多件,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注塑模,解决现有传感器注塑模铜片安装不方便,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感器注塑模,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所述上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固定的面板,上模垫板和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内设置有上模芯,上模芯上设置有一组上模腔,所述下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固定的底板,立板,下模垫板和下模板,下模板内设置有下模芯,下模芯内设置有一组与上模腔配合的下模腔;在下模板位于下模芯的一侧还设置有滑块,滑块通过销轴连接设置有一组芯柱,芯柱的一端置于上模腔、下模腔内;所述滑块上还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上模总成上设置有与导向槽配合带动滑块滑动的斜导柱。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可伸缩的挡块,挡块位于导向槽内侧的端面为垂直的台阶面,位于导向槽外侧的端面为斜面结构。所述导向槽及斜导柱并排设置有两个。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挡块安装孔,挡块安装孔内设置有弹簧,挡块压装在弹簧上。所述导向槽的左右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一对挡块。为精确定位铜片的安放位置,所述上模腔的一端还设置有铜片上限位柱,所述下模腔的一端设置有与上限位柱配合的下限位柱,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上均设置有与铜片相适配的凹槽,所述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上的凹槽总高度不大于铜片的厚度。所述芯柱的端部设置有铜片安置孔,铜片安置孔内设置有铜片定位条,铜片安置孔与铜片定位条间留有放置铜片的放置孔。为使各模腔的进料均匀,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均并排设置有4个,所述下模芯内设置有分配流道,分配流道的中间位置与主流道连通,分配流道的一端位于第一、第二模腔之间,另一端位于第三、第四模腔之间,分配流道的端部通过槽口与各模腔连通。为方便取件和对芯柱进行翻转,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底针板和面针板,底针板和面针板之间固定有一组第一顶针和一组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的顶端位于下模腔的下方,所述第二顶针的顶端位于芯柱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导向槽和斜导柱的配合,来拉动滑块移动,从而带动与滑块一起的芯柱移动,使芯柱脱离注塑成型后的传感器壳体,方便传感器的取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述导向槽内的伸缩挡块,在模具开启时,斜导柱与台阶面配合,推动滑块移除,当模具闭合时,斜导柱先与挡块的外侧斜面结构接触,依靠斜向下压力,使挡块克服弹簧力后回缩,从而当模具完全闭合时,斜导柱能够回到挡块的内侧,以便下一次开启时将滑块推开,结构设计精巧,相互间的配合稳定,且结构简单紧凑。所述弹片的上、下限位柱在模具闭合时,能够夹紧铜片,保证注塑时铜片不会移动,且上、下限位柱上的凹槽,能够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对铜片的位置进行限定,铜片安放方便,简单。所述第一顶针能够将传感器从下模腔内顶出,方便取件,同时,所述的第二顶针能够将芯柱顶出,使芯柱绕着与滑块连接的销轴转动,芯柱设置有铜片安置孔的一端上抬,方便开模时放置铜片。所述分配流道结构,更加有利于注塑件成型,液料的流动更均匀,成型效果更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模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模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顶针与下模新的配合关系与。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限位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滑块与芯柱的配合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7所示,一种传感器注塑模,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所述上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固定的面板1,上模垫板2和上模板3,所述上模板3内设置有上模芯4,上模芯4上设置有一组上模腔41,所述下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固定的底板5,立板6,下模垫板7和下模板8,下模板8内设置有下模芯9,下模芯9内设置有一组与上模腔41配合的下模腔91 ;上模腔41和下模腔91共同组成传感器的注塑模腔。在下模板8位于下模芯9的一侧边上还设置有滑块10,下模板8上设置有供滑块10移动的滑轨。滑块10通过销轴连接设置有一组芯柱11,芯柱11的一端置于上模腔41、下模腔91内;所述滑块10上还设置有2个导向槽12,为满足斜导柱13的运动要求,所述导向槽12从滑块10 —直延伸至下模垫板7上,所述上模总成上设置有与导向槽12配合带动滑块滑动的斜导柱13,所述上模板3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块26,斜导柱13固定在固定块26上。所述导向槽1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2个可伸缩的挡块14,两挡块14对称设置,挡块14位于导向槽12内侧的端面为垂直的台阶面141,位于导向槽12外侧的端面为斜面结构142。所述导向槽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挡块安装孔,挡块安装孔内设置有弹簧,挡块14压装在弹簧上。所述上模腔41的一端还设置有铜片上限位柱16,所述下模腔91的一端设置有与上限位柱16配合的下限位柱17,上限位柱16和下限位柱17上均设置有与铜片相适配的凹槽18,所述上限位柱16和下限位柱17上的凹槽总高度不大于铜片的厚度。所述芯柱11的端部设置有铜片安置孔,铜片安置孔内设置有铜片定位条20,铜片安置孔与铜片定位条20间留有放置铜片的放置孔19。所述上模腔41和下模腔91均并排设置有4个,所述下模芯9内设置有分配流道21,分配流道21的中间位置与主流道连通,分配流道21的一端位于第一、第二模腔之间,另一端位于第三、第四模腔之间,分配流道21的端部通过槽口与各模腔连通。所述底板5上还设置有底针板22和面针板23,底针板22的底部与顶杆配合,从而推动底针板22运动。底针板22和面针板23之间固定有一组第一顶针24和一组第二顶针25,所述第一顶针24的顶端位于下模腔91的下方,所述第二顶针25的顶端位于芯柱11的下方。当注塑好模具打开时,上模上的斜顶柱压在挡块的台阶面上,带动滑块往外滑动,芯柱跟着滑块一起外移,使芯柱与传感器分离,当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完全分离时,斜顶柱也从挡块内脱离。再通过顶杆带动底针板和设置在上面的第一顶针、第二顶针上移,第一顶针推动传感器使其从下模腔内顶出,方便取件,所述第二顶针上移,使芯柱绕销轴转动,使芯柱的一端上抬,方便安放铜片。当模具闭合时,斜导柱先与挡块外侧的斜面结构接触,斜导柱下压斜面结构,使挡块在斜面结构的作用下回缩,使斜导柱进入挡块的内侧。【主权项】1.一种传感器注塑模,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所述上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固定的面板(I),上模垫板(2)和上模板(3),所述上模板(3)内设置有上模芯(4),上模芯(4)上设置有一组上模腔(41),所述下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固定的底板(5),立板¢),下模垫板(7)和下模板⑶,下模板⑶内设置有下模芯(9),下模芯(9)内设置有一组与上模腔(41)配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感器注塑模,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所述上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固定的面板(1),上模垫板(2)和上模板(3),所述上模板(3)内设置有上模芯(4),上模芯(4)上设置有一组上模腔(41),所述下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固定的底板(5),立板(6),下模垫板(7)和下模板(8),下模板(8)内设置有下模芯(9),下模芯(9)内设置有一组与上模腔(41)配合的下模腔(91);其特征在于:在下模板(8)位于下模芯(9)的一侧还设置有滑块(10),滑块(10)通过销轴连接设置有一组芯柱(11),芯柱(11)的一端置于上模腔(41)、下模腔(91)内;所述滑块(10)上还设置有导向槽(12),所述上模总成上设置有与导向槽(12)配合带动滑块滑动的斜导柱(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亮吴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宏伟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