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剑专利>正文

一种防寒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3240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寒保暖面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双面料基层(1、2),并通过纱线上下勾连接在一起,形成带有若干个彼此独立、且呈纵向排列的空腔(4)的双面料基层结构;每个空腔(4)内装有管状防绒层(5),管状防绒层(5)由防绒管(6)、堵绒条(7)、堵绒头(8)构成;其中,堵绒条(7)的表面有无数绒毛凸起(10),防绒管(6)与堵绒条(7)之间通过防绒管与堵绒条连接线(9)连接在一起,防绒管(6)与堵绒头(8)之间通过防绒管与堵绒头连接线(12)连接在一起;在防绒管6的内部填充有羽绒、棉或毛制品(11)。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弹性、高保暖性、均匀透气性、贴身塑身性和机械加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纺织服装生产

技术介绍
在目前市售的防寒保暖面料中,当属羽绒制品防寒保暖效果最佳。市面上一般采用简单的单层面料直接包裹羽绒物并缝制成片形物而形成,虽有保暖性,但是面料羽绒用量大,整体缺乏弹性,穿着时显得臃肿,不贴身,阻碍人们身体的日常自由活动,也缺乏审美感;又由于是防绒层大面积装绒,绒很不均匀;当人们在冬天怕冷时一般会选择穿羽绒服,如穿羽绒服进入暖和的地方或大量运动,这时人体就易出汗,这一点在我国北方家里有暖气,人们体会更深刻,回家就必须脱掉羽绒服。在与羽绒相关的制品中,传统羽绒制品在针缝和布边处很容易漏绒;解决针缝和布边漏绒,是公认的世界难题,本专利技术很方便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国专利号“ 2012200166501 ”公开了本申请人申请的“ 一种防寒保暖面料结构”技术,它主要是在单层的面料基层上直接并排缝合或者粘合填充有羽绒、棉或毛制品的管状防绒层构成,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防寒性、塑身性和弹性的防寒保暖面料。但是,这一专利技术由于只单面采用面料基层,管状防绒层一侧造成面料呈起泡状,凹凸不平,并影响下一步机械操作,难以实现机械批量生产;再有,单一的面料基层上有大量缝制管状防绒管的轨迹,也大大影响了基层的弹性和整体平整性;还有裸露的防绒管未采取任何方法堵绒,缝合处也存在大面积漏绒现象,而且实际使用时必须加有里村面料层,不然无规则裸露的防绒管层在消费终端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弹性,贴身塑身,且防寒保暖性、排汗性、机械加工性和防漏绒性均良好的防寒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具有上、下针织面料基层(1、2),其特征在于上、下针织面料基层(1、2)通过纱线或丝线上、下交叉勾连所形成的I?8组纵向连接线(3)连为一体,并形成带有若干个彼此独立且呈纵向排列的空腔(4)的双面料基层结构(可参见图1?2);上针织面料基层(I)由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其混纺纤维编织而成,下针织面料基层(2)由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其混纺纤维分别与氨纶丝的合股线编织而成或者由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其混纺纤维分别与氨纶丝在织造时拼线编织而成;每个空腔(4)内装有管状防绒层(5),管状防绒层(5)由防绒管(6)、堵绒条(7)、堵绒头(8)构成(可参见图3);其中,防绒管(6)由涤纶丝或其它化纤长丝经玮梭织而成的高致密防绒面料分条缝制而成,堵绒条(7)的表面有无数绒毛凸起(10)(可参见图4),防绒管(6)与堵绒条(7)之间通过防绒管与堵绒条连接线(9)连接在一起(可参见图3),防绒管(6)与堵绒头(8)之间通过防绒管与堵绒头连接线(12)连接在一起(可参见图5);在防绒管(6)的内部填充有具有防寒保暖功能的羽绒、棉或毛制品(11)。这样,上、下针织面料基层(1、2)的面料本身就有良好的弹性和手感性,而且由于下针织面料基层(2)中使用了高弹性的氨纶丝,织造出来的下针织面料基层(2)相对于上针织面料基层I有很大的收缩,这样就容易形成若干个彼此独立的、具有立体感的空腔(4);每一个管状防绒层(5)本身也构成一个封闭的载绒构件,能防止内填充物出现局部堆绒现象,并且还处于双面基层的严密包裹之中,因而使本专利技术的面料构成一个均匀的、紧密的保暖整体,它不臃肿,由此在具有良好的弹性、保暖性和防漏绒性的同时,达到贴身塑身,提高机械加工性能。在上述双面料基层结构的下针织面料基层(2)表面可以粘合一层外饰面料层;该外饰面料层采用针织面料、梭织面料、真皮或仿皮料。外饰面料层本身也可以单独取下去污、清洗或单独换装使用。本专利技术制备上述防寒保暖面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备料:选用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其混纺纤维作为编织上针织面料基层(I)的原料;选用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其混纺纤维分别与氨纶丝的合股线,或者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其混纺纤维分别与氨纶丝在织造时拼线作为编织下针织面料基层(2)的原料;选用涤纶长丝或其它化纤长丝作为编织防绒管¢)的原料。第二步骤,织造双基层面料结构和防绒管高致密防绒面料:将第一步选定的上针织面料基层(I)的原料和下针织面料基层(2)的原料在针织大圆机上加工织造,并经纱线的自动上、下交叉勾连而织造出带有若干个彼此独立的、且呈纵向排列的空腔(4)的双基层面料结构,即:上针织面料基层(I)的原料和下针织面料基层(2)的原料在针织大圆机上加工织造,形成上、下针织面料基层(1、2),并在织造过程中经纱线的自动上、下交叉勾连而连为一体,同时形成并带有若干个彼此独立的空腔(4);再将第一步选定的防绒管(6)的原料在剑杆织机上经玮梭织而成防绒管高致密防绒面料。第三步骤,染整和裁剪处理:将第二步织造出的双基层面料结构和防绒管高致密防绒面料进行染色定型整理;然后根据设计好的服装模板尺寸对双基层面料结构裁剪成片备用,再利用布匹分条切割机将防绒管高致密防绒面料分割成2?10厘米宽度的盘带备用。第四步骤,防绒管(6)制作:将第三步切割好的防绒管高致密防绒面料盘带抽出布头沿布条纵向对折,将堵绒条(7)夹在对折后的布条中间靠上下布边处,经过高速平缝机沿堵绒条(7)纵向中心线缝合形成含堵绒条(7)的防绒管¢)。具体在实施时,可以采用按盘带规格定制的特制定位器安装在平缝机针板进行缝制,这样加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尚O第五步骤,防绒管(6)充绒:将第四步生产出的含堵绒条(7)的防绒管(6)通过小口径充绒机进行充填羽绒、棉或毛制品(11)。第六步骤,闭合的管状防绒层(5)形成:将第五步骤已填充好羽绒、棉或毛制品(11)的防绒管(6)根据第三步裁剪好的双基层面料结构裁片上不同位置的独立的空腔(4)的长度进行裁段,并用堵绒头(8)将每一段防绒管(6)的两头堵上,再用平缝机缝制上防绒管与堵绒头连接缝线(12),从而形成带羽绒、棉或毛制品(11)的闭合管状防绒层(5)。第七步骤,将第六步做好的带羽绒、棉或毛制品(11)的闭合管状防绒层(5)装入第三步裁剪好的双基层面料结构裁片相对应的空腔(4)中,即形成本专利技术防寒保暖面料。根据成品服装设计的需要,可以在上述第三步形成的双基层面料结构裁片的下面料基层2的表面粘合一层外饰面料层,该外饰面料层采用针织面料、梭织面料、真皮或仿皮料。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上、下针织面料基层经过纱线上下交叉勾连所形成的双面料基层结构能将每一个管状防绒层构件隔离并包裹起来,从而使双面料基层、管状防绒层及其填充物构成一个完整的、紧密的防寒保暖面料结构,它具有良好的弹性、高保暖性和贴身塑身性;同时,纱线或丝线上下交叉勾连所形成的纵向连接线处自然形成有条形排汗孔,会明显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体热透气性,所以本专利技术同时具有良好的均匀排汗透气性。(2)管状防绒层构件由防绒管、堵绒条和堵绒头构成,本身形成一个一个的封闭载绒构件,再加之每一个管状防绒层构件在双面料基层的包裹之下,因而既不存在局部堆绒、堆毛或堆棉现象,也很难出现漏绒、漏毛或漏棉现象。(3)双面料基层结构实际是与管状防绒层相分离的,即两者之间并没有相互缝绣或粘合在一起,从而维持了双面料基层本身的原有弹性。(4)由于在下面料基层中使用了高弹性的氨纶丝,织造出来的下面料基层相比上面料基层有很大的收缩,这样就形成了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寒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寒保暖面料,具有上、下针织面料基层(1、2),其特征在于上、下针织面料基层(1、2)通过纱线或丝线上、下交叉勾连所形成的1~8组纵向连接线(3)连为一体,并形成带有若干个彼此独立且呈纵向排列的空腔(4)的双面料基层结构;上针织面料基层(1)由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其混纺纤维编织而成,下针织面料基层(2)由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其混纺纤维分别与氨纶丝的合股线编织而成或者由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其混纺纤维分别与氨纶丝在织造时拼线编织而成;每个空腔(4)内装有管状防绒层(5),管状防绒层(5)由防绒管(6)、堵绒条(7)、堵绒头(8)构成;其中,防绒管(6)由涤纶丝或其它化纤长丝经纬梭织而成的高致密防绒面料分条缝制而成,堵绒条(7)的表面有无数绒毛凸起(10),防绒管(6)与堵绒条(7)之间通过防绒管与堵绒条连接线(9)连接在一起,防绒管(6)与堵绒头(8)之间通过防绒管与堵绒头连接线(12)连接在一起;在防绒管6的内部填充有具有防寒保暖功能的羽绒、棉或毛制品(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剑
申请(专利权)人:游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