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臧昆专利>正文

卫生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280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名称为卫生瓶塞,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气压原理,当用手按压瓶塞上方的气包时,产生压力将瓶内液体通过玻璃管压出,具有卫生方便之特点。特别适用于酱油和醋等液体调味品,在液体调味品上覆盖植物油层,可防止其发霉,对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与本技术有关的已有技术是气压技术,该技术在气压保温瓶等产品中已采用过。我国人民喜食酱油和醋等液体调味品,在夏秋两季,这类液体容易发霉生成白膜,腐败变质。为防止生霉,通常的做法是在瓶内倒入一定量的熟植物油,在液体上面形成油层,阻隔了液体与空气直接接触,达到防霉效果。但使用起来植物油不可避免地与液体一起流出,也容易弄脏瓶体。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卫生瓶塞,它能有效地阻止植物油随同液体一起流出,既防止了液体生霉,又保持瓶体清洁。同时,使用起来还有便于控制液体数量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卫生瓶塞塞在调味品瓶口上,具有一定的密闭性,侧面开有小孔的玻璃管下端伸入植物油层下的液体中,当按压瓶塞体上方的气包时,在瓶内产生的压力迫使液体经玻璃管和出料管流出,植物油仍留在瓶内,继续起到阻隔空气的作用。控制按压气包的时间,可以方便地掌握流出液体的数量。本技术结构简单,主体材料为聚乙烯塑料,加工制造容易,特别适用于我国人民业已广泛使用的高颈小口径玻璃瓶上。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如附图所示。瓶塞体(2)可以密闭地塞紧在瓶(4)的口上,瓶塞体(2)的上方有气包(1),气包(1)为一中空的塑料包,下有一小管通过瓶塞体(2)与瓶内相通,瓶塞体(2)、气包(1)和出料管(3)连成一体,出料管(3)为一段塑料管,上端伸出瓶外,下端与玻璃管(5)以套接形式连接。玻璃管(5)下端封堵,侧面离下端部5mm处开有小孔(8)。玻璃管(5)和出料管(3)采用套接形式,可根据玻璃瓶高度调节,使玻璃管(5)下端伸入油层(6)下的液体(7)中,并使小孔(8)位于瓶底上方10mm处,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沉淀物随同液油流出。气包(1)的外壳的上面采用倾斜面,倾斜方向与出料管相对,倾斜角度最好在15°-30°之间,以便于按压。气包体积与瓶体体积之比不小于112,过小则压不出液体。权利要求1.一种卫生瓶塞,利用气压技术压取高颈小口径玻璃瓶内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瓶塞体(2)的上方有一带倾斜面的中空塑料气包(1),气包(1)有一小管通过瓶塞体(2)与瓶内相通,瓶塞体(2)、气包(1)和出料管(3)连成一体,出料管(3)上端伸出瓶外,下端与玻璃管(5)以套接形式连接,玻璃管(5)下端封堵,侧面离下端部5mm处开有小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瓶塞,其特征在于气包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5°~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瓶塞,其特征在于气包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出料管(3)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瓶塞,其特征在于气包和瓶体的体积比不小于1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瓶塞,其特征在于小孔(8)的位置位于油层(6)下的液体(7)中,瓶底上方10mm处。专利摘要本技术的名称为卫生瓶塞,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本技术利用气压原理,当用手按压瓶塞上方的气包时,产生压力将瓶内液体通过玻璃管压出,具有卫生方便之特点。特别适用于酱油和醋等液体调味品,在液体调味品上覆盖植物油层,可防止其发霉,对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文档编号B65D47/34GK2053618SQ8920482公开日1990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臧昆 申请人:臧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卫生瓶塞,利用气压技术压取高颈小口径玻璃瓶内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瓶塞体(2)的上方有一带倾斜面的中空塑料气包(1),气包(1)有一小管通过瓶塞体(2)与瓶内相通,瓶塞体(2)、气包(1)和出料管(3)连成一体,出料管(3)上端伸出瓶外,下端与玻璃管(5)以套接形式连接,玻璃管(5)下端封堵,侧面离下端部5mm处开有小孔(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昆
申请(专利权)人:臧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