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2715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其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均连通,所述浇口依次包括首端、弧形段、末端和注入口,其中首端与所述注入流道连接,注入口与型腔连接,首端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的内径尺寸,所述注入口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其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浇口末端的内径尺寸;注入口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浇口末端的内径尺寸,使得注入口的进口处塑料液流速再次增大,增强废料自动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塑胶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磨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塑、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等的塑胶模具。
技术介绍
塑胶模具用于压塑、挤塑、注塑、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等工艺。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均连通,为部分进料系统。进料系统的作用是保证熔融塑料液快速进入充填型腔,同时当型腔充满塑料液后使浇口部的塑料液要迅速冷却封闭浇口,浇口处的塑料废料和型腔中的塑胶制品能够自动分离。现有塑胶模具的浇口有点式浇口、直浇口和潜浇口等形式,但均存在会在塑胶制品上留下封闭痕迹、影响产品美观度等缺点,难以满足高质量的塑胶制品要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磨具,使得塑胶制品上没有封闭痕迹并且美观高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芯片的制造方法,它实现了对温度的精确测量,该产品具有制造工艺简单,相对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种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其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均连通,所述浇口依次包括首端、弧形段、末端和注入口,其中首端与所述注入流道连接,注入口与型腔连接,首端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的内径尺寸,所述注入口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其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浇口末端的内径尺寸。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塑胶模具,根据流量等于流速与过流截面乘积原理,在流量相等条件下,流速与过流截面成反比。塑胶模具使用时,熔融塑料液经注入流道和浇口进入充填型腔,浇口包括依次连接的首端、弧形段、末端和注入口,浇口首端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的内径尺寸,首端的大尺寸可保证熔融塑料液进入时热量和压力损失小,而浇口末端内径尺寸小,此处流速增大,塑料液冷却迅速,迅速封闭,使产品成型开模后浇口末端的废料易与型腔中的塑胶制品断开,实现自动分离,保证塑胶制品的高精度和美观;注入口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浇口末端的内径尺寸,使得注入口的进口处塑料液流速再次增大,增强废料自动分离效果。【附图说明】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塑胶模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附图1中的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注入流道;2、浇口 ;3、型腔;4、首端;5、弧形段;6、末端;7、注入□ O【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出其详细的结构。显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施行并不足限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除详细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外,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1、浇口 2和型腔3,其注入流道1、浇口 2和型腔3均连通,浇口 2依次包括首端4、弧形段5、末端6和注入口 7,其中首端4与注入流道I连接,注入口 7与型腔3连接,首端4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6的内径尺寸;注入口 7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其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浇口 2末端4的内径尺寸。根据流量等于流速与过流截面乘积原理,在流量相等条件下,流速与过流截面成反比。塑胶模具使用时,熔融塑料液经注入流道I和浇口 2进入充填型腔3,浇口 2首端4的大尺寸可保证熔融塑料液进入时热量和压力损失小,而浇口 2末端6内径尺寸小,此处流速增大,塑料液冷却迅速,迅速封闭,使产品成型开模后末端6的废料易与型腔3中的塑胶制品断开,实现自动分离,保证塑胶制品的高精度和美观。另外,注入口 7的进口处塑料液流速再次增大,更增强了废料的自动分离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塑胶模具,根据流量等于流速与过流截面乘积原理,在流量相等条件下,流速与过流截面成反比。塑胶模具使用时,熔融塑料液经注入流道和浇口进入充填型腔,浇口包括依次连接的首端、弧形段、末端和注入口,浇口首端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的内径尺寸,首端的大尺寸可保证熔融塑料液进入时热量和压力损失小,而浇口末端内径尺寸小,此处流速增大,塑料液冷却迅速,迅速封闭,使产品成型开模后浇口末端的废料易与型腔中的塑胶制品断开,实现自动分离,保证塑胶制品的高精度和美观;注入口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浇口末端的内径尺寸,使得注入口的进口处塑料液流速再次增大,增强废料自动分离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塑胶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I)、浇口( 2 )和型腔(3 ),其注入流道(I)、浇口( 2 )和型腔(3 )均连通,所述浇口(2)依次包括首端(4)、弧形段(5)、末端(6)和注入口(7),其中首端(4)与所述注入流道(I)连接,注入口( 7 )与型腔(3 )连接,首端(4 )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6 )的内径尺寸,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口( 7)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其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浇口( 2)末端(4)的内径尺寸。【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其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均连通,所述浇口依次包括首端、弧形段、末端和注入口,其中首端与所述注入流道连接,注入口与型腔连接,首端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的内径尺寸,所述注入口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其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浇口末端的内径尺寸;注入口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浇口末端的内径尺寸,使得注入口的进口处塑料液流速再次增大,增强废料自动分离效果。【IPC分类】B29C45/27, B29C33/00【公开号】CN105108934【申请号】CN201510533239【专利技术人】邓义增 【申请人】无锡贺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1)、浇口(2)和型腔(3),其注入流道(1)、浇口(2)和型腔(3)均连通,所述浇口(2)依次包括首端(4)、弧形段(5)、末端(6)和注入口(7),其中首端(4)与所述注入流道(1)连接,注入口(7)与型腔(3)连接,首端(4)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6)的内径尺寸,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口(7)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其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浇口(2)末端(4)的内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义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贺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