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装置,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风力发电风能利用率低的问题。该风力发电装置,整体成圆筒状,包括内外设置的内环和外环,外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隔板,在每相邻的两第一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第一叶片;内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隔板,在每相邻的两第二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设置使得无论风以何种角度进入到两第一叶片之间,风均吹在第二叶片的内圆弧面上,以使得内环相对外环转动。该发电装置对基础的要求较低,可充分利用风能,相比现有的风车式发电装置,风能利用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地说是一种圆筒式的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风能是地球表面空气流动产生的动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风力进行发电已成为一种很流行的趋势。风力发电没有燃料燃烧的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和空气污染。现有的风力发电原理为,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叶片长度大约为几十米,有的甚至上百米,而且被设计得像飞机的机翼。如6100KW的风力发电机上,风车叶片大约为20米,当风机的功率更大时,风车叶片的长度更大;随着风机叶片长度的增加,对风机底座的强度要求越高,增加了风机的成本及制造难度。且现有的风机对风能的利用率很低,因此发电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圆筒式的风力发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风力发电风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外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圆环形的第一隔板,在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一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置的拱形的第一叶片,且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叶片之间形成一导向风道;所述内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圆环形的第二隔板,在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二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置的拱形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设置使得进入到导向风道中的风与第一叶片作用后吹在第二叶片的内圆弧面上;所述内环设置在外环的内部并与外环之间存有一间隙,所述内环的下部与一水平放置的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环的内壁上固定有一与发电机转轴固定连接的轴,所述外环和轴承均与机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轴的上端与轴承的上表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轴的上端伸出轴承的上表面一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的片数与第二叶片的片数相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装置,整体成圆筒状,包括内外设置的内环和外环,夕卜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隔板,在每相邻的两第一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第一叶片;内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隔板,在每相邻的两第二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设置使得无论风以何种角度进入到两第一叶片之间,风均吹在第二叶片的内圆弧面上,以使得内环相对外环转动。本专利技术对基础的要求较低,可充分利用风能,相比现有的风车式发电装置,风能利用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不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3为第一叶片的示意图;图4为风力推动内环转动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I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一叶片,4第二叶片,5突起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内环和外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外环包括若干上下间隔放置的第一隔板I和第一叶片3,第一隔板为圆环形的金属件,若干第一隔板共轴线放置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隔板之间的间距相等。在每相邻的两第一隔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置的第一叶片3,如图3所示,第一叶片为拱形的金属片,每一第一叶片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在上下设置的两第一隔板上。若干第一隔板上下设置形成一个圆筒状,每相邻的两固定风轮之间的若干第一叶片的放置形态均相同,即所有第一叶片的突起部分5朝向均一致。第一叶片起导向的作用,每相邻的两第一叶片之间形成导向风道,风从外部进入到导向风道中,并沿导向风道流动。第一叶片拱形的设计,为风的良好流动性提供了保证。外环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与地基固定连接。在外环的内部设有一内环,内环包括若干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隔板2和第二叶片4,第二隔板为圆环形的金属件,若干第二隔板分别与第一隔板一一对应设置,在每一第二隔板与对应的第二隔板之间设有一间隙,该间隙的设置应保证第二隔板的运动不受第一隔板的干涉,且该间隙值越小越好。若干第二隔板共轴线设置,在每相邻的两第二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置的第二叶片4,第二叶片为拱形的金属片,每一第二叶片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第二隔板上,所有第二叶片的突起部分朝向均一致并与第一叶片上的突起部分的突出方向相反。若干第二隔板和第二叶片使得内环成为一个整体,内环的下部与一水平放置的轴承内圈固定连接,轴承固定在机架上。如图4所示,在每相邻的两第二叶片之间形成了冲击风道,风从外部进入导向风道中,在导向风道中风经过第一叶片的导向后进入到冲击风道中,如图5所示,风吹在第一叶片的内弧形面上,在第二叶片上形成一定的风压,在风压作用下带动对应的内环相对外环转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设置,应使得无论风以何种角度进入到导向风道中,经导向风道流出的风总是吹在第二叶片的内圆弧面上,以对内环产生风压作用,使得内环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图1示出了内环顺时针转动的情形。第一叶片的片数与第二叶片的片数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内环的内壁上固定安装一轴,该轴的下端伸入到地基中,该轴的上部与轴承的上表面平齐。当整个发电装置的高度较大时,使得轴的上端伸出轴承上表面一段,以保证整个发电装置的稳定性。轴的下端与发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当内环相对外环转动时,便可带动发电机的转轴转动,实现发电作业。【主权项】1.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外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圆环形的第一隔板,在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一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置的拱形的第一叶片,且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叶片之间形成一导向风道;所述内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圆环形的第二隔板,在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二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置的拱形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设置使得进入到导向风道中的风与第一叶片作用后吹在第二叶片的内圆弧面上; 所述内环设置在外环的内部并与外环之间存有一间隙,所述内环的下部与一水平放置的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环的内壁上固定有一与发电机转轴固定连接的轴,所述外环和轴承均与机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轴的上端与轴承的上表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轴的上端伸出轴承的上表面一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叶片的片数与第二叶片的片数相同。【专利摘要】一种风力发电装置,涉及风力发电
,用于解决现有风力发电风能利用率低的问题。该风力发电装置,整体成圆筒状,包括内外设置的内环和外环,外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隔板,在每相邻的两第一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第一叶片;内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隔板,在每相邻的两第二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设置使得无论风以何种角度进入到两第一叶片之间,风均吹在第二叶片的内圆弧面上,以使得内环相对外环转动。该发电装置对基础的要求较低,可充分利用风能,相比现有的风车式发电装置,风能利用率大大提高。【IPC分类】F03D3/06【公开号】CN105114247【申请号】CN201510676191【专利技术人】宋志安 【申请人】宋志安【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外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圆环形的第一隔板,在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一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置的拱形的第一叶片,且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叶片之间形成一导向风道;所述内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圆环形的第二隔板,在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二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置的拱形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设置使得进入到导向风道中的风与第一叶片作用后吹在第二叶片的内圆弧面上;所述内环设置在外环的内部并与外环之间存有一间隙,所述内环的下部与一水平放置的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环的内壁上固定有一与发电机转轴固定连接的轴,所述外环和轴承均与机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安,
申请(专利权)人:宋志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