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机自动加脂润滑装置,其包括加脂泵、用于控制所述加脂泵运转的控制器、用于存储油脂的油脂桶和分油器,所述加脂泵与控制器连接并安装在油脂桶上,所述加脂泵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进油管的一端,第一进油管的另一端设有快换接头组件,所述分油器上设有一个进油口和若干个出油口,所述分油器的进油口与第二进油管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油管的另一端设有快换接头组件,所述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通过所述快换接头组件实现快速连接;所述分油器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分别连接至待加脂的轴承处。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机自动加脂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自游梁式抽油机问世至今的二百来年间,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变为抽油栗往复运动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任何大的改变,其四对轴承即中轴、尾轴和曲柄肖轴承亦无大的变化。以CYJY8-2.5-26HB型抽油机为例,在这四对运动付中,中轴和尾轴轴承作摆动运动,曲柄肖轴承作旋转运动,且速度极低(小于10次/分、10转/分),但额定负荷却达8吨。这四对运动付的载荷特性为典型的交变低速重载。这种结构,因轴承润滑不良而极易导致轴承的磨损、咬伤甚至卡死。目前抽油机四对轴承采用如下两种传统润滑保养方法,其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1、涂抹润滑法:即每隔3-6个月左右停机将上述4个轴承处的轴承盖拆开,人工将旧脂挖出涂以新脂,装复后润滑保养工作结束。该方法虽简便易行,但明显的缺陷就是无法将轴承滚子、滚道、栅架间残存的含有大量金属磨肩和老化变质的脏脂彻底清除。由于结构限制,我们既不能取下轴承清洗,同时又因为这些部位的低速低温工况和出厂使用3号高稠度润滑脂,因而使轴承毂和盖内储存的好油脂不能向滚子、滚道处流动补充,久而久之,残存的脏脂必然会加速轴承磨损直至损坏。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抽油机连杆拉断、架子拉倒部分原因就是由于轴承润滑不良所致。而上述现象是指对抽油机轴承尚能作传统润滑保养作业时所发生的问题;若不按时保养或由于润滑作业只能在野外现场进行,填充新润滑脂难免受到环境中灰尘、沙粒的二次污染,这一问题将更为突出。2、黄油枪注脂法:在上述间隔期内停机后用黄油枪向每个轴承充脂直至轴封处脏脂溢出为止。较之手工涂抹法,该法能将部分滚子、滚道、栅架处的脏脂彻底清除。不足之处就是在黄油枪压力作用下,带压新脂只走阻力最小的路径直接从轴封处溢去,凡处在这一路径中的脏脂会在压力推动下向前移动直接溢出;而其余90%不处在这一通道中的脏脂则会仍留原处而不能换新,所以该法同涂抹法一样存在不彻底性,其效果亦同。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抽油机自动加脂润滑装置。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油机自动加脂润滑装置,其包括加脂栗、用于控制所述加脂栗运转的控制器、用于存储油脂的油脂桶和分油器,所述加脂栗与控制器连接并安装在油脂桶上,所述加脂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进油管的一端,第一进油管的另一端设有快换接头组件,所述分油器上设有一个进油口和若干个出油口,所述分油器的进油口与第二进油管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油管的另一端设有快换接头组件,所述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通过所述快换接头组件实现快速连接;所述分油器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分别连接至待加脂的轴承处。所述加脂栗为电动加脂栗,所述电动加脂栗的输出端口处依次设有径向耐震压力表和三通高压球阀,所述径向耐震压力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通高压球阀的输入端,三通高压球阀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油管,三通高压球阀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回油管连接至所述油脂桶。所述加脂栗为气动加脂栗,所述气动加脂栗的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气动加脂栗的输出端口处依次设有径向耐震压力表和三通高压球阀,所述径向耐震压力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通高压球阀的输入端,三通高压球阀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油管,三通高压球阀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回油管连接至所述油脂桶。所述油脂桶位于可移动式小车上。所述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底部装有万向轮的底板上。 所述加脂栗上设有转数计数器。所述第二进油管和快换接头组件之间设有油脂过滤器。所述分油器的出油口数量为4个或6个。所述第一进油管为多层高压油管,所述第二进油管为聚氨酯软管。所述出油管一端连接分油器的出油口,另一端上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设在轴承盖上的连接口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I)符合石油企业以人为本和HSE体系管理要求。润滑保养工作更安全,不需要工人爬在4-5米的空中进行润滑保养作业,从根本上杜绝了润滑保养时人身空中坠落、挤压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对于沙漠高温或春季大风,冬季寒冷造成的人手脚麻木的地区尤其适用,可以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2)润滑干净、彻底。由于润滑保养作业是在抽油机工作状态下进行,因而当带压新脂从轴承盖一侧进入时,轴承正处在滚动工作状态,此时,所谓“磨盘效应”十分明显,即带压新脂会将所有运动面间(滚子、滚道,栅架)的脏脂逐一并最终全部替换后从另一侧流出,因而润滑特别干净、彻底。正由于滚子、滚道的润滑状况在经此措施后得到了极大改善,相当于给被彻底清洗干净的轴承再加入新脂,因此,大大延长了抽油机关键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抽油机的使用成本。(磨盘效应即石磨在磨水泡粮食时,粮食从喂料口进入后从磨盘结合面缝隙四周均匀流出直至流尽的现象)。(3)不停机进行润滑保养作业,操作方便,相当于提高了油井开井时率。对于高产井及密集成片井和生产任务重的单位而言更显其优越性和先进性,能较好地解决生产和设备维护保养之间的矛盾。(4)由于集中润滑装置是全密闭的,加脂栗(电动栗、气动栗或手动栗)经软管和快换接头注脂口相连,因此,润滑工作不受任何外部影响,无论外部风、沙、雨、雪,条件再恶劣,均可确保润滑作业的清洁。(5)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按传统方法进行润滑保养作业,二人一组停机爬高作业,一台抽油机润滑保养约需三?四小时;而安装集中润滑装置后,全过程只需半小时左右,提高工效10倍以上。(6)更加绿色、更加环保。人工涂抹或黄油枪注脂,滚子、滚道、栅架等处该去掉的脏脂去不掉,而残存于轴承毂、盖上尚未变质的干净脂却被挖掉,同时手及工具和抽油机上沾满油脂,工作极不方便且污染了设备和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进油端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的进油端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四口出油的出油端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六口出油的出油端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动加脂栗,2-控制器,3-油脂桶,4-第一进油管,5-径向耐震压力表,6-三通高压球阀,7-快换接头组件,8-回油管,9-气动加脂栗,10-空气压缩机,11-可移动式小车,12-油脂过滤器,13-第二进油管,14-分油器,15-分油器进油口,16-分油器出油口,17-出油管,18-旋转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3,图4所示,一种抽油机自动加脂润滑装置,其包括加脂栗、用于控制所述加脂栗运转的控制器2、用于存储油脂的油脂桶3和分油器14,所述加脂栗与控制器2连接并安装在油脂桶3上,所述加脂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进油管4的一端,第一进油管4的另一端设有快换接头组件7 (公头或母头),所述分油器14上设有一个进油口 15和若干个出油口 16,所述分油器的进油口 15与第二进油管13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油管13的另一端设有快换接头组件7 (母头或公头),所述第一进油管4和第二进油管13通过所述快换接头组件7 (公头、母头相互配合)实现快速连接;所述分油器的出油口 16通过出油管17分别连接至待加脂的轴承处。其中,所述加脂栗为电动加脂栗1,所述电动加脂栗I的输出端口处依次设有径向耐震压力表5和三通高压球阀6,所述径向耐震压力表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通高压球阀6的输入端,三通高压球阀6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油机自动加脂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脂泵、用于控制所述加脂泵运转的控制器、用于存储油脂的油脂桶和分油器,所述加脂泵与控制器连接并安装在油脂桶上,所述加脂泵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进油管的一端,第一进油管的另一端设有快换接头组件,所述分油器上设有一个进油口和若干个出油口,所述分油器的进油口与第二进油管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油管的另一端设有快换接头组件,所述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通过所述快换接头组件实现快速连接;所述分油器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分别连接至待加脂的轴承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锋,沈彬彬,王崇俭,黄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叁拾壹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