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线线夹,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通过一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配合面具有梯形限位槽;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的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扣合后,在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与所述第一弧部、第二弧部之间形成有夹线区域;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的自由端相隔一段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对导线夹持,并能有效地避免对导线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线夹
,具体涉及一种导线线夹。
技术介绍
目前,实际应用中的线夹主要由线夹主体、压板、挂板和连接螺栓、紧固螺栓等构成,压板和线夹主体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并将电缆线紧固。在线夹主体的上端通过销子连接挂板。这种线夹在设计制造中其边缘部位和过渡部位的过渡比较平直,在实际使用中会导致电线的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避免对电线的磨损的导线线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导线线夹,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通过一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配合面具有梯形限位槽;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的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扣合后,在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与所述第一弧部、第二弧部之间形成有夹线区域;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的自由端在水平方向上相隔一段距离。所述梯形限位槽内设有限位槽,对应的,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对应端面上设有限位凸筋。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与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的用于夹持导线的夹持面上制设有多个槽,所述槽的走向与被夹持导线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的自由端的自由端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本技术通过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通过一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配合面具有梯形限位槽;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的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扣合后,在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与所述第一弧部、第二弧部之间形成有夹线区域;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的自由端在水平方向上相隔一段距离,可以有效对导线夹持,并能有效地避免对导线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线线夹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导线线夹,包括第一夹持部I以及第二夹持部2,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弧形部3以及第二弧形部4,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通过一连接部5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配合面具有梯形限位槽6 ;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的第一弧部8以及第二弧部9 ;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扣合后,在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与所述第一弧部、第二弧部之间形成有夹线区域16 ;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的自由端14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的自由端15在水平方向上相隔开一段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的自由端14的自由端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梯形限位槽内设有限位槽7,对应的,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对应端面上设有限位凸筋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与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的用于夹持导线的夹持面上制设有多个槽,所述槽的走向与被夹持导线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将导线夹住后,通过夹紧螺栓11经垫片10穿过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上的螺栓孔后,由螺母12锁紧,实现将导线固定夹持住。本技术通过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通过一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配合面具有梯形限位槽;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的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扣合后,在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与所述第一弧部、第二弧部之间形成有夹线区域;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的自由端相隔一段距离,可以有效对导线夹持,并能有效地避免对导线的磨损。【主权项】1.一种导线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通过一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配合面具有梯形限位槽;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的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扣合后,在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与所述第一弧部、第二弧部之间形成有夹线区域;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的自由端在水平方向上相隔一段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线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限位槽内设有限位槽,对应的,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对应端面上设有限位凸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导线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与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的用于夹持导线的夹持面上制设有多个槽,所述槽的走向与被夹持导线的中心轴线相平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导线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的自由端的自由端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线线夹,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通过一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配合面具有梯形限位槽;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的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扣合后,在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与所述第一弧部、第二弧部之间形成有夹线区域;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的自由端相隔一段距离。本技术可以有效对导线夹持,并能有效地避免对导线的磨损。【IPC分类】H01R11/09, H01R4/44【公开号】CN204809437【申请号】CN201520449811【专利技术人】李文芳 【申请人】天津市华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线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下弧形部通过一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配合面具有梯形限位槽;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弧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部的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扣合后,在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与所述第一弧部、第二弧部之间形成有夹线区域;所述第一弧部以及第二弧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的自由端在水平方向上相隔一段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华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