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及其生产工艺,标识护套膜的结构包括一PET层,PET层的两面均具有电晕粗糙面,PET层的两电晕粗糙面上分别涂覆有起标识作用的标识层、及具有粘合性的EVA层。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材料准备步骤、印刷剂制作步骤、印刷步骤、热烘固化步骤、EVA复合步骤、分切步骤、分割绕制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PET层、标识层和EVA层合成的标识护套膜,具有较好的绝缘功能,标识层具有标识作用,便于极细电缆的标记,EVA层具有粘合性,便于绕制,且对内芯具有较优的保护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方法可以保证标识护套膜更薄更窄,最薄仅为6μm,最窄仅为1.5mm,使得极细电缆更细更薄,且工艺过程简洁,成本低、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套膜,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及其生产工-H- O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手机、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和通信、医疗、军事类电子产品微型化发展趋势加快,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这些产品内传输各种频率信号的带状电缆、柔性电路板(FPC)等传统布线元件迅速被传输速率高、频带宽且抗电磁干扰强的极细同轴电缆取代。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移动通信的普及,更是促进了极细同轴电缆的研发和规模生产。这类电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单芯同轴电缆外径极小;电缆具备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尤其是用于连接活动模块的电缆具有很强的抗弯曲和扭转能力;电缆工作电压通常较低,但由于其绝缘很薄,因此要求绝缘层应能耐受较高的击穿场强;多数情况下,电缆使用空间狭窄,散热条件较差,电缆应具备较高的耐温等级。现有技术中,由于护套层一般为挤包塑料,常用的塑料为FEP、PFA、ETFE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和PVC (聚氯乙烯),或绕包一层自粘型聚酯(PET)膜。护套层功能单一,而功能型的膜体较厚,不能满足极细电缆的需求,超薄是极细电缆的追求,因此对护套膜的宽度及厚度具有较苛刻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极细电缆的具有便于卷制成盘的超薄型标识护套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的生产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特别地,包括一 PET层,所述PET层的两面均具有电晕粗糙面,所述PET层的两电晕粗糙面上分别涂覆有起标识作用的标识层、及具有粘合性的EVA 层。优选的,所述PET层的厚度为4 μ m ~12 μ m,所述标识层的厚度为I μ m~2 μ m,所述EVA层的厚度为I μ m~3 μ m。优选的,所述PET层的厚度为4 μ m,所述标识层的厚度为I μ m,所述EVA层的厚度为 I μ m0优选的,所述标识护套膜的宽度为1.5mm~5mm。优选的,所述标识护套膜由一收纳轴盘卷制为标识护套膜盘体。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材料准备步骤,选择厚度4 μ m ~12 μ m、宽度500mm~650mm的PET层,备好印刷油墨、油墨固化剂及醋酸乙酯,EVA胶剂; 52、印刷剂制作步骤,将印刷油墨、油墨固化剂及醋酸乙酯充分混合后制得印刷剂; 53、印刷步骤, PET层设置于PET放料辊上,PET放料辊释放PET层,PET放料辊的放卷张力为0~50N,PET层首先经过单面电晕形成电晕粗糙面,然后经过涂覆区通过网目轮在PET层的电晕粗糙面上涂覆印刷剂,再经过烘箱进行热烘,所述烘箱内部沿PET层通过方向至少具有两个温度递增的温控区,再经过压持辊,最后卷制于收容辊,形成印刷半成品标识护套膜卷轴;所述压持辊由固定辊筒和移动辊筒组成,固定辊筒与移动辊筒之间压强为0.4-0.6MPa,并且固定滚筒具有30~40°C热鼓温度,印刷半成品标识护套膜的运行速度为50-90米/分钟; 54、热烘固化步骤,将印刷半成品标识护套膜卷轴放置于烘箱内60~84小时,烘箱内温度为35~45°C,使印刷剂完全固化,印刷半成品标识护套膜卷轴形成印刷成品标识护套膜卷轴; 55、EVA复合步骤, 将印刷成品标识护套膜卷轴设置于放料辊上,放料辊释放印刷成品标识护套膜,放料辊的放卷张力为0~50N,其首先经过单面电晕形成电晕粗糙面,然后经过涂覆区通过网目轮在PET层的电晕粗糙面上涂覆EVA胶剂,然后经过烘箱进行热烘,所述烘箱内部沿PET层通过方向至少具有两个温度递增的温控区,再经过压持辊,最后卷制于收容辊,形成标识护套膜卷轴; 所述压持辊由固定辊筒和移动辊筒组成,固定辊筒与移动辊筒之间压强为0.4-0.6MPa,并且固定滚筒具有10~25°C热鼓温度,半成品护套膜的运行速度为50~90米/分钟; 56、分切步骤,将标识护套膜卷轴进行切段,分切成宽度为80mm~200mm的标识护套膜卷轴段; 57、分割绕制步骤,将标识护套膜卷轴段分割为宽度1.5mm~5mm的标识护套膜,并同步绕制于收纳轴盘中,制得成品的标识护套膜。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烘箱内部沿PET层通过方向具有两个温度递增的温控区,两个温控区的温度范围分别为45~55 °C、55~65 °C。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所述烘箱内部沿PET层通过方向具有三个温度递增的温控区,三个温控区的温度范围分别为60~70 0C ,65-75 0C ^ 70-80 V。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PET层的电晕粗糙面的电晕值均为52达因。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成品的标识护套膜宽度为1.5mm,厚度为6 μπ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采用PET层、标识层和EVA层合成的标识护套膜,具有较好的绝缘功能,标识层具有标识作用,便于极细电缆的标记,EVA层具有粘合性,便于绕制,且对内芯具有较优的保护作用; 2.标识护套膜更薄更窄,最薄仅为6μπι,最窄仅为1.5 mm,使得极细电缆更细更薄,标识护套膜的绕制更方便,且绕制浪费量降低;3.生产工艺简洁,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标识护套膜卷制为标识护套膜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的生产工艺中印刷步骤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的生产工艺中EVA复合步骤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的生产工艺中分割绕制步骤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的生产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能够对极细电缆的内芯起到保护作用,并且,标识护套膜自身具有标识作用和绝缘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的结构包括一 PET层3,PET层3的两面均具有电晕粗糙面4,PET层3的两电晕粗糙面上分别涂覆有起标识作用的标识层1、及具有粘合性的EVA层2,标识层为印刷油墨标识层,印刷颜色用于标识作用,其颜色至少包括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白色、紫色、粉色、橙色,便于识别各极细电缆。其中,为适应极细电缆的需求,对护套膜具有厚度限制,因此对PET层、标识层和EVA层有如下限定,PET层的厚度为4 μπι -12 μm,所述标识层的厚度为I μηι~2 μm,所述EVA层的厚度为I μ m~3 μ m。优选实施例中,PET层的厚度为4 μ m,标识层的厚度为I μ m,EVA层的厚度为I μπι。即标识护套膜的厚度仅为6 μπι,其超薄的厚度能满足极细电缆的需求。另外,作为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适用于单芯及多芯极细电缆,而无论是单芯还是多芯,其极细的特性对标识护套膜的宽度均具有限定,过宽无法缠绕于单芯极细电缆上,过宽亦无法适用于带状多芯电缆上,因此,标识护套膜的宽度为1.5mm~5mm,优选为1.5mm,标识护套膜越窄其缠绕难度越低,亦不容易造成材料浪费。另外,为便于标识护套膜的包装、运输及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极细电缆的标识护套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PET层,所述PET层的两面均具有电晕粗糙面,所述PET层的两电晕粗糙面上分别涂覆有起标识作用的标识层、及具有粘合性的EVA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良,王鸿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达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