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0727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9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包括气体放电管主体,所述气体放电管主体包括一外壳及设置在外壳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还包括一温度保险丝或一热磁脱扣器,所述温度保险丝或热磁脱扣器与第二电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在电路中,当气体放电管持续拉弧时,其产生的高温使温度保险丝或热磁脱扣器断开,从而使气体放电管与电路断开,避免高温引起其它元器件着火,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放电管,特别涉及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
技术介绍
气体放电管通常作为一种过电压保护器件使用。气体放电管是一种陶瓷或玻璃封装的、内充惰性气体的短路型保护器件;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气体放电,当其电极两端的电压超过气体的击穿电压时,就会引起间隙放电,迅速的由高电阻状态转变到“零电阻”状态,从而限制了极间的电压,使与气体放电管并联的其他器件得到保护。由于气体放电管的这一气体放电特性的存在,当其单独应用在配电系统设备的保护时,极易引起续流导致短路事故发生,故气体放电管主要应用在通讯线路的保护,原因在于通讯系统的工作电压和电流不会导致放电管产生续流。但气体放电管本身没有漏电流,与压敏电阻串联后应用在配电系统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压敏电阻的寿命,压敏电阻可以避免气体放电管产生续流。因此,压敏电阻串联气体放电管的方式广泛应用到高可靠性要求的设备中,比如通讯设备、铁路信号设备。但是,在配电系统出现暂时过电压时或压敏电阻失效时,当系统的电压幅值超过气体放电管的击穿电压时,气体放电管两电极间会产生持续的电弧放电,同时瞬间产生极高的温度导致金属电极熔化,这样很容易导致周围的元器件着火,从而使整个电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当气体放电管持续拉弧时,气体放电管能脱离电路,避免高温引起着火。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包括气体放电管主体,所述气体放电管主体包括一外壳及设置在外壳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还包括一温度保险丝,所述温度保险丝包括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保险丝包括一易熔合金及一具有空腔的两端敞口的绝缘外壳;所述易熔合金的一端为第三电极,另一端与一引出导线相接;所述两端敞口包括第一敞口及第二敞口 ;所述易熔合金设于所述空腔,所述引出导线从第一敞口延伸至外界并作为第四电极,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助熔断剂;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敞口通过封口材料密封,所述绝缘外壳通过第二敞口所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所处的外壳端部。作为优选,包括若干个气体放电管主体,所述气体放电管主体与所述温度保险丝串联。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极延伸出一电极引出端。作为优选,所述电极引出端垂直于穿设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轴线;所述温度保险丝包括一易熔合金及一具有空腔的两端敞口的绝缘外壳;所述易熔合金的一端为第三电极,另一端与一引出导线相接;所述两端敞口包括第一敞口及第二敞口 ;所述易熔合金设于所述空腔,所述引出导线从第一敞口延伸至外界并作为第四电极;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敞口通过封口材料密封,所述绝缘外壳通过第二敞口所处一端设置在所述电极引出端;所述第三电极与电极引出端连接,所述绝缘外壳与所述气体放电管主体处于所述电极引出端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电极与第四电极处于所述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的同一侧。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保险丝包括一“感温合金”及一具有空腔的两端敞口的绝缘外壳;所述“感温合金”的一端为第三电极,另一端与一引出导线相接;所述两端敞口包括第一敞口及第二敞口 ;所述“感温合金”设于所述空腔,所述引出导线从第一敞口延伸至外界并作为第四电极;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敞口通过封口材料密封,所述绝缘外壳通过第二敞口所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所处的外壳端部;所述“感温合金”为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保险丝为一易熔合金,所述易熔合金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所述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还包括一具有内腔的绝缘外壳;所述内腔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为U型腔室,所述易熔合金为U型易熔合金,所述U型易熔合金设于所述U型腔室中;所述气体放电管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四电极分别设有电极引脚,两电极引脚延伸至所述绝缘外壳外并处于绝缘外壳的同一侧。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保险丝为一易熔合金,所述易熔合金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所述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还包括一具有内腔的绝缘外壳;所述内腔中设有两端敞口的中空的U型保护壳,所述易熔合金为U型易熔合金,所述U型易熔合金设于所述U型保护壳中并且两端延伸至U型保护壳外;所述气体放电管主体设置在所述内腔并且置于所述U型保护壳的“U”型包围区域内;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四电极分别设有电极引脚,两电极引脚延伸至所述绝缘外壳外并处于绝缘外壳的同一侧。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极及第三电极分别连接一弯曲引脚,两弯曲引脚相互点焊焊接或者高温钎焊焊接;所述第一电极及第四电极处于所述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的同一侧。作为优选,还包括一具有内腔的绝缘外壳;气体放电管主体及温度保险丝设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四电极分别设有电极引脚,两电极引脚延伸至所述绝缘外壳外并处于绝缘外壳的同一侧。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保险丝为合金型温度保险丝或有机物型温度保险丝。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保险丝包括易熔合金块、一电极引出脚及一具有空腔的金属夕卜壳;所述空腔具有一敞口,与所述敞口相对的一端为第一外端,所述第一外端设有开孔;所述第二电极所处的外壳端部为一安装凹位,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敞口端置入安装凹位,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壁与安装凹位的内壁之间夹紧有用于使金属外壳及安装凹位相互固定的易熔合金块;所述安装凹位与所述第一外端的内侧壁之间夹紧一复位弹簧;所述电极引出脚插入所述开孔,所述电极引出脚与开孔之间夹紧有所述易熔合金块;所述金属外壳作为第三电极,所述电极引出脚作为第四电极。作为优选,还包括一中空的保险丝外壳,所述温度保险丝处于所述保险丝外壳内,所述保险丝外壳设置在所述气体放电管主体上;所述电极引出脚延伸至所述保险丝外壳外。—种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包括气体放电管主体,所述气体放电管主体包括一外壳及设置在外壳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还包括一热磁脱扣器,所述热磁脱扣器包括一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在电路中,当气体放电管持续拉弧时,其产生的高温使温度保险丝或热磁脱扣器断开,从而使气体放电管与电路断开,避免高温引起其它元器件着火,保护电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包括气体放电管主体,所述气体放电管主体包括一外壳及设置在外壳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温度保险丝,所述温度保险丝包括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由生汪洋洪尧祥徐忠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