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治坐骨神经痛的外用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山紫菀9-15;荞麦七7-12;唢呐花8-13;乳香6-15;香排草10-14;花楸果7-13;钩吻6-10;穿根藤8-14;千年艾7-11;鸡血藤9-14;树头菜7-15;麦瓶草10-16;老蜗生8-12;桃根7-14;大青叶9-13;素馨花8-15;火油草6-16。本发明专利技术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坐骨神经痛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经通路的病损,腰、臀、大腿后侧、小腿 后外侧及足外侧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西医认为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 其分布区内发生疼痛,为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其受 损部位,又可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其中根性疼痛远较干性疼痛多见。坐 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中医称腰腿痛。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临床症 状以疼痛由腰骶部经臀部向下肢放散,呈放射性、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行动时加重,弯腰、 咳嗽、喷嚏时疼痛加剧为主。患侧腰、骶、髂、臀、、腓、踝等处可有明显的压痛点。疼痛程度 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公布号CN 104208181 A (申请号201410455469. 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外用中药膏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材分别是;僵虫、穿山甲、蜈蚣、赤 芍、当归、大黄、广丹、麻油。公布号CN 104161822 A (申请号201310184044. X)的中国专利 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贴,属于中药制剂
它主要由当归、川乌、草 乌、怀牛膝、海风藤、羌活、狗脊等11种原料药构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制成药贴外 用。公布号CN 104623204 A (申请号201510090921. 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坐 骨神经痛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穿山龙5份、松节12份、丝瓜络10 份、肿节风5份、石菖蒲12份、漏芦3份、壁虎2份、丝瓜藤2份、金钱草10份、月季 花5份、积雪草5份、蛇床子2份、海螵蛸7份、地血香5份。 目前对于此病尚无有效药物,部分止痛药副作用较大,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其他治 疗手段相对较复杂,病情易复发,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中药配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显著、使用安全适用性广的 医治坐骨神经痛的外用制剂及制法。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治坐骨神经痛的外用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山紫菀 9-15 ;荞麦七7-12 ;唢呐花8-13 ;乳香6-15 ;香排草10-14 ;花楸果7-13 ;钩吻6-10 ;穿根 藤8-M ;千年艾7-11 ;鸡血藤9-14 ;树头菜7-15 ;麦瓶草10-16 ;老蜗生8-12 ;桃根7-14 ; 大青叶9-13 ;素馨花8-15 ;火油草6-16。 优选方案为,山紫菀11-13 ;荞麦七9-10 ;唢呐花9-12 ;乳香8-13 ;香排草11-13 ; 花楸果9-11 ;钩吻7-9 ;穿根藤10-12 ;千年艾8-10 ;鸡血藤10-13 ;树头菜9-13 ;麦瓶草 12-14 ;老蜗生9-11 ;桃根9-12 ;大青叶10-12 ;素馨花10-13 ;火油草8-14。 更加优选的,山紫菀12 ;荞麦七9. 5 ;唢呐花10. 5 ;乳香10. 5 ;香排草12 ;花楸果 10 ;钩吻8 ;穿根藤11 ;千年艾9 ;鸡血藤11.5 ;树头菜11 ;麦瓶草13 ;老蜗生10 ;桃根10. 5 ; 大青叶11 ;素馨花11. 5 ;火油草11。 所述的一种医治坐骨神经痛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取千年艾、大青叶、素馨花和火油草洗净除杂,切成细丝,置于炒锅内,文火清炒至 表面变黄,取出,淋入枣汁,密闭闷润8-18分钟(优选的:密闭闷润10-16分钟;更加优选 的:密闭闷润13分钟),取出,恒温烘干; (2) 取乳香洗净打碎,置于炒锅内,加入浓度70%的乙醇溶液,文火加热至乙醇燃烧,并 不断翻炒至出油时,再加入麸皮,继续炒至乳香呈黄色鼓起,取出晾凉,筛去麸皮; (3) 取花楸果去杂洗净,加入蜂蜜水拌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取出捣碎,再放入炒锅 内,淋入黄酒翻炒至干燥,取出; (4) 将山紫菀、荞麦七、唢呐花、穿根藤、鸡血藤和桃根洗净,除去杂质,置于砂锅内,加 入清水煎煮,中火煮至沸腾,持续24分钟,过滤后收集滤液,将香排草、钩吻、树头菜、麦瓶 草和老蜗生与滤渣混合,加水再次煎煮,大火煮至沸腾,转小火煎煮,过滤后合并两次所得 滤液; (5) 将步骤(1) (2) (3)所制原料药粉碎过筛,与步骤(4)所得滤液混合,加热浓缩至 清膏,加入辅料,制成药贴,即得外用制剂。 所述的一种医治坐骨神经痛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1)淋入枣汁的量为原 料药质量的1-2倍(优选的:淋入枣汁的量为原料药质量的1. 5倍)。 所述的一种医治坐骨神经痛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2)加入乙醇量以没过 原料药Icm为准。 所述的一种医治坐骨神经痛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3)隔水蒸12-24分钟 (优选的:隔水蒸16-20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18分钟)。 所述的一种医治坐骨神经痛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加入清水量为所煮 原料药质量的6-8倍(优选的:加入清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6. 5-7. 5倍;更加优选的: 加入清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倍)。 所述的一种医治坐骨神经痛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转小火煎煮18-28 分钟(优选的:转小火煎煮20-26分钟;更加优选的:转小火煎煮23分钟)。 所述的一种医治坐骨神经痛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5)粉碎过80-160目筛 (优选的:粉碎过100-14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120目筛)。 本专利技术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山紫菀:基原:为菊科植物蹄叶橐吾的根及根茎。性味:味辛;性微温。功能主治:祛 痰;止咳;理气活血;止痛。主咳嗽;普多气喘;百日咳;腰腿痛;劳伤;跌打损伤。 荞麦七:基原:为寥科植物翼寥的块根。化学成份:荞麦七块根含少量蒽酿(总蒽 配0. 02%),主要为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醇的游离型蒽醌,并含有较多的鞣质。性味:苦;涩; 辛;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除湿止痛。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烧伤;吐血; 衄血;便血;崩漏;痢疾;泄泻;风湿痹痛。 唢呐花:基原:为紫葳科角蒿属植物毛子草的带根茎全草。药性:苦,凉。功用主 治:健脾利湿,行气活血。主治泄泻痢疾,胃痛,肋痛,风湿疼痛,月经不调,痈肿,骨折。 乳香:基原: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的胶树脂。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心、 肝、脾经。有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瘾 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香排草:基原:为报春花科植物细梗香草的全草。性味:甘;性平。功能主治:祛风 除湿;行气止痛;调经;解毒。主感冒;咳嗽;风湿痹痛;院腹胀痛;月经不调;疔疮;蛇咬伤。 花楸果:基原:为蔷薇科花楸属植物花楸树的果实。药性:甘、苦,平。归肺、脾经。 功用主治:止咳化痰,健脾利水。主治咳嗽,哮喘,脾虚浮肿,胃炎。 钩吻:基原: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全株。性味:辛;苦;性温;大毒。功能主治:祛 风攻毒;散结消肿;止痛。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 穿根藤:基原:为茜草科植物匍匐九节的枝、叶或全株。性味:苦辛;平。归经:肝; 心经。功能主治:祛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治坐骨神经痛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山紫菀9‑15;荞麦七7‑12;唢呐花8‑13;乳香6‑15;香排草10‑14;花楸果7‑13;钩吻6‑10;穿根藤8‑14;千年艾7‑11;鸡血藤9‑14;树头菜7‑15;麦瓶草10‑16;老蜗生8‑12;桃根7‑14;大青叶9‑13;素馨花8‑15;火油草6‑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付丽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