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根据从与其通信的基站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确定于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一位置状态信息;以及用户设备根据第一位置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D2D资源选择。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对D2D资源池进行分区,具体地配置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对用户设备进行分组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D2D通信对蜂窝传输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用户设备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LTE D2D的研究中已经确定了 D2D信号将会占据部分的上行蜂窝资源(即用于FDD的上行载波和用于TDD的上行子帧),如在图2中针对FDD的情形。在实践中,D2D信号将占据一些周期性的上行子帧,其中,为了支持正常的下行链路蜂窝传输,仍然必须传输上行链路蜂窝控制信号(即HJCCH)。也就是说,在D2D子帧中,蜂窝PUCCH信号必须与D2D信号通过FDM进行复用,如其在图2中所示出的那样。另一方面,根据带内辐射干扰的建模如在“3GPPTR38.843V12.0.l,“Study on LTE Device to Device Proximity Services-rad1aspects”中所描述的那样,蜂窝PUCCH信号承受着来自D2D信号的带内干扰。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带内辐射干扰模型的一个示例。因为上行链路PUCCH信号(即ACK/NACK、CQI反馈等取决于PUCCH的格式)在支持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来自D2D信号的对于蜂窝控制信号的带内辐射干扰必须解决。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该技术问题。图1 示出了基于在“3GPP TR38.843V12.0.l,“Study on LTE Device to DeviceProximity Services-rad1 aspects”所描述的建模方法的带内干扰的一个示例,其中,参数更新为{W,X,Y,Z} = {3,6,3,3}。在之前的RANl (在RAN1-77之前)会议中,广泛地讨论了 D2D信号的带内辐射干扰对于蜂窝信号的影响。根据进度表,该技术问题将会是即将召开的RAN1-77会议的重要的议题。直至如今,现有的关于该技术问题的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针对D2D信号使用功率控制,该方案已经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之前所提交的申请号为201410041266.0的中国专利“一种对传输功率实施控制的方法”中提出了。在该专利中很好地控制了对于上行链路蜂窝信号的带内辐射干扰。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最主要的缺点在于由于使用了功率控制,D2D信号传输功率对于不同的D2D用户(离基站eNB越近则所使用的D2D信号传输功率越小)来说并不一样,所以D2D传输范围也不一样。这对于D2D传输来说并不是理想的属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对
技术介绍
以及存在的技术问题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基站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创新地利用基站来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以这样的配置能够将D2D资源池进行分区,以便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配置其或者由其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资源区域加以使用,进而能够有利地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资源块数量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资源块数量或者所述第一区域的子帧数少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子帧数。以这样的方式能够配置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大小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的需要,以便在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同时不至于影响到正常的通需求。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预定规则将D2D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所述至少两个分组包括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并且-所述第一分组被配置为仅能将第一区域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而所述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或者使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资源用于D2D通信。在这样的实施形式中,通过基站来将用户设备进行分组,这样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这样的分组也能够通过用户设备自行决定其属于哪一个分组,为了精确地加以控制当然也能够分为不止两个分组。在进行分组之后,通过配置不同的分组使用不同的资源池分区来优化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通过这样的配置使得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这样便能使得第二分组的D2D用户设备对相应的基站的PUCCH即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接收的影响最小化。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规则包括:所述基站根据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信号强度将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或者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基站受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的干扰程度将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以上的两种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其他合适的分组方式也是可行的。只要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构思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变形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组为接收所述基站的信号强度超过第一门限的用户设备的集合并且所述第二分组为接收所述基站的信号强度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的用户设备的集合。以这样的方式能够有利地并且快速地对相应的用户设备进行分组。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从与其通信的基站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确定于所述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一位置状态信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D2D资源选择。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用户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确定于所述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一位置状态信息,然后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D2D资源选择。这样便能由用户设备根据第一位置状态信息来对D2D资源进行有序的选择,而非像现有技术那样不对D2D资源选择进行控制仅仅是无序地加以选择。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还从所述基站接收资源池的配置信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基站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