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0139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6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密加工技术领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机床热误差元素建模方法,包括:(1)滚齿机热误差源分析;(2)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3)基于蚁群算法的网络权值训练;(4)热误差补偿实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热误差逼近能力强、预测精度高、鲁棒性强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控制滚齿机热变形,进而提高齿轮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密加工
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蚁群神经 网络的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大量研究表明,热误差是机床的最大误差源,占整个机床误差的40%~70%。滚 齿机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热量对其加工精度影响很大,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和切削功 率的增大,由热变形引起的误差更是严重影响了齿轮加工精度。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 发展,通过控制主要热源或改变滚齿机结构来消除其热变形效果已不明显,而对滚齿加工 实施热误差补偿正以较低的制造成本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得到迅速发展。 滚齿机在工作过程中是一个复杂的热态系统,周围环境、冷却液、加工周期、液压 系统及各种摩擦都影响了其热变形,热误差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和耦合性,精确有效地建立 热误差数学模型是实施热误差补偿的难点之一。由于滚齿机热变形影响因素众多,具有非 统计性与不可预测性,属于典型的非线性系统。BP神经网络因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于 处理复杂非线性问题的优点在热变形预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BP神经网络易于陷入 局部极小值,同时需要大量学习时间。 为提高滚齿机床的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以Y3150K型滚齿机的热误差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综合反映温度变量与位移变量关系的最优热误差模型,为提高滚齿机床加工精度提供 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BP神经网络的权值训练过程中引入了一种新的随机型全局 搜索算法--蚁群算法,利用这种源于自然界的新型仿生学算法,吸收蚁群的行为特征,通 过其内在搜索机制,优化神经网络学习过程中权值。解决了目前BP神经网络主要采用梯度 下降法对连接权值进行训练,收敛时间长、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等难题,增强了模型的预测能 力和热误差逼近能力,提高了热误差补偿的效率,为其它类型机床的热误差建模提供了有 益参考。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滚齿机热误 差源分析;(2)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3)应用蚁群算法对网络权值进行训练;(4)热误差 补偿实验。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滚齿机热误差源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Y3150K型滚齿 机床加工时的主要热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切削热。滚齿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工 件之间由于摩擦、金属的弹塑性变形及切削力所做的功都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切削热最 终进入切屑或周围环境,并进一步经传导、辐射等方式传递到机床的各零部件中,引起热变 形;2)摩擦产生的热。由于滚齿加工过程中切削力较大,各轴承、导轨及油封之间都会因摩 擦产生大量的热;3)各电机由于电能转换产生的热。如主轴电机、各轴的进给电机、工作台 的旋转电机等,这些电机在加工过程中不断消耗电能,而这些电能最终都转换成了热量传 入机床各零部件中;4)周围环境。随齿轮加工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环境温度对齿轮加工精 度的影响逐渐增强。由于很多地方昼夜、季节之间的温差较大,恒温加工已势在必行;5)其 它因素。如冷却液、液压系统、其它热源的热辐射等等。所有这些都引起了滚齿机机床零部 件的热变形,进而影响了齿轮加工精度。(2 )利用温度传感器对热误差源信号进行检测,并 对温度信号进行A/D转换;利用位移传感器对滚刀和工件主轴在径向的热变形误差进行检 测,并对位移信号进行A/D转换;(3)将床身和立柱分别按梁和悬臂梁进行分析,床身和两 侧立柱受热后会产生图5所示的弯曲变形,热变形改变了滚齿机上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位 置关系,引起加工误差。设床身、立柱、小立柱的膨胀系数分别为,床身上下表面、 立柱与小立柱内外侧温差分别为Ail、、1%,尺寸如图5所示,则滚刀与工件之间由于热 变形影响产生的位移偏差为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是指:根据滚齿机上温度传感器与位移传感 器的安装数目,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对温度变量进行信息融合,该网络主要由输入层、隐 含层和输出层组成,其中输入层代表引起滚齿机床热变形误差的温度变量,输出层代表滚 刀与工件主轴的径向位移。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蚁群算法的网络权值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假设 蚁群中有20只蚂蚁,将其放在不同的输入节点上,并为每条路径赋外激素初值。(2)选取一 个元素作为连接权值;(3)蚂蚁完成元素选择,修改其外激素值;(4)外激素浓度达到一定 值,得到优化的连接权值,否则返回(2)继续寻优。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误差补偿实验,是指:将热源的温度值及热变形误差信号经过信 号处理单元后经串口送入PC,基于蚁群算法建立优化的滚齿机热误差神经网络模型,将模 型嵌入DSP,进而获得补偿值,并经并口送入机床数控系统,完成热误差补偿过程,最后应用 3种模型分别对滚刀主轴与工件主轴的径向热变形误差进行预测分析,验证模型预测性能。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机床误差建模技术相比显著效果在于:综合分析了滚齿机的主要热 源,在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的基础之上,有效克服了其算法存在的固有缺 陷,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 本专利技术针对滚齿机热误差建模的实际需要,根据热误差补偿技术中的核心问题, 建立滚齿机床热误差的蚁群神经网络模型,具有热误差逼近能力强、预测精度高、鲁棒性强 的优点,有效地控制滚齿机主轴热变形。本专利技术使用先进的智能算法,为滚齿机热误差补偿 的实施及齿轮加工精度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流程图; 附图2是本实施例的实施方案; 附图3是本实施例的3种模型的热误差逼近曲线; 附图4是本实施例补偿后3种模型的热误差曲线; 附图5是本实施例的热变形TK意图; 附图6是本实施例的神经网络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流程图如图1所示,分析加工时滚齿机的主要发热源,以及热变形 对齿轮加工精度的影响,以测得的温度信号作为模型输入层、热变形误差作为模型输出层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机床热误差元素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滚齿机热误差源分析;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基于蚁群算法的网络权值训练;热误差补偿实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前建徐汝锋贺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