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车及其进料斗支撑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9665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6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车及其进料斗支撑梁。进料斗支撑梁包括:梁主体,梁主体包括主支撑部和两个撑脚,主支撑部包括U形结构,两个撑脚的第一端分别与U形结构的两个支腿的端部连接,每个撑脚与相连接的支腿之间形成夹角;支撑杆,两根支撑杆与两个撑脚一一对应地设置,每根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撑脚和与该撑脚相连接的支腿连接以形成三角形结构;第一连接构件,每个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与支腿连接,且第一连接构件设置于相应的三角形结构的侧面。该进料斗支撑梁不存在梁主体和支撑杆之间的焊缝容易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搅拌车及其进料斗支撑梁
技术介绍
搅拌车的进料斗通常情况下通过进料斗支撑梁支撑于搅拌车的后台上。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进料斗支撑梁30’由梁主体31’和支撑杆32’构成。梁主体31’包括主支撑部311’和两个撑脚312’。主支撑部311’包括U形结构。两个撑脚312’的第一端分别与U形结构的两个支腿的端部焊接连接。每个撑脚312与相连接的支腿之间形成夹角。两根支撑杆32’与两个撑脚312—一对应地设置。每根支撑杆3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撑脚312’和与该撑脚312’相连接的支腿焊接连接以形成三角形结构。以上进料斗支撑梁30’为管梁,其梁主体31’由管材切割后经折弯形成,其支撑杆32’由管材经过切割而成。进料斗支撑梁30’的每个撑脚312’的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用两个支座40’与搅拌车的后台10’通过螺栓连接。进料斗支撑梁30’的梁主体31’与搅拌车的进料斗20’通过骑马螺栓50’连接。从而,进料斗20’通过进料斗支撑梁30’支撑于后台10’上。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以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进料斗20’对的作用力从上至下传递,作用于梁主体31’的作用力经过梁主体31’和支撑杆32’之间的一圈焊缝传递给支撑杆32’,因此,该焊缝容易开裂。梁主体31’和支撑杆32’之间的该焊缝布置在拉压应力最大侧,不仅使该焊缝应力较大,而且破坏了此梁主体31’的母材强度,使进料斗支撑梁30’在该焊缝处的型材亦容易开裂。梁主体31’和支撑杆32’之间的焊缝或进料斗支撑梁30’本身的母材在该焊缝处的开裂后,难以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车及其进料斗支撑梁,该进料斗支撑梁不存在梁主体和支撑杆之间的焊缝容易开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搅拌车的进料斗支撑梁,进料斗支撑梁包括:梁主体,梁主体包括主支撑部和两个撑脚,主支撑部包括U形结构,两个撑脚的第一端分别与U形结构的两个支腿的端部连接,每个撑脚与相连接的支腿之间形成夹角;支撑杆,两根支撑杆与两个撑脚一一对应地设置,每根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撑脚和与该撑脚相连接的支腿连接以形成三角形结构;第一连接构件,每个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与支腿连接,且第一连接构件设置于相应的三角形结构的侧面。进一步地,支撑杆通过对称设置于对应的三角形结构两侧的两个第一连接构件与对应的支腿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构件分别与支撑杆和支腿焊接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板状连接构件。进一步地,板状连接构件包括:第一塞焊槽,第一塞焊槽沿相应的支撑杆延伸以焊接连接板状连接构件和支撑杆;和/或,第二塞焊槽,第二塞焊槽沿相应的支腿延伸以焊接连接板状连接构件和支腿。进一步地,板状连接构件包括第一塞焊槽和第二塞焊槽,且第一塞焊槽和第二塞焊槽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板状连接构件为三角形板,三角形板包括第一塞焊槽和第二塞焊槽。进一步地,三角形板的一条边与第一塞焊槽平行,三角形板的另一条边与第二塞焊槽平行。进一步地,板状连接构件为角形板,角形板包括形成夹角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角形板包括第一塞焊槽和第二塞焊槽,第一支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塞焊槽相同,第二支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塞焊槽的延伸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板状连接构件为卜形结构的异形板,异形板包括条形板和以条形板的中部为起点向远离条形板的方向倾斜延伸的分支板,异形板包括第一塞焊槽和第二塞焊槽,分支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塞焊槽相同,条形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塞焊槽的延伸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每个支撑杆与撑脚焊接连接;和/或,进料斗支撑梁还包括第二连接构件,每个支撑杆与撑脚通过第二连接构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搅拌车,包括进料斗和支撑进料斗的进料斗支撑梁,其中,进料斗支撑梁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搅拌车的进料斗支撑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搅拌车及其进料斗支撑梁,该进料斗支撑梁包括梁主体、支撑杆和第一连接构件,梁主体包括主支撑部和两个撑脚,主支撑部包括U形结构,两个撑脚的第一端分别与U形结构的两个支腿的端部连接,每个撑脚与相连接的支腿之间形成夹角,两根支撑杆与两个撑脚一一对应地设置,每根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撑脚和与该撑脚相连接的支腿连接以形成三角形结构,其中,每个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与支腿连接,且第一连接构件设置于相应的三角形结构的侧面。由于每个支撑杆通过设置于相应的三角形结构的侧面的第一连接构件与梁主体的支腿连接,因此,取消了现有技术中进料斗支撑梁在梁主体和支撑杆之间的焊缝,不存在梁主体和支撑杆之间的焊缝容易开裂的问题。进一步地,由于梁主体和支撑杆之间的连接点未设置在梁主体拉应力最大处,该处的母材强度的破坏程度减轻或无破坏,因此,进料斗支撑梁在梁主体和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的母材容易开裂的缺陷缓解或基本消除。【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搅拌车的进料斗通过进料斗支撑梁安装于后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进料斗支撑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搅拌车的进料斗支撑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搅拌车的进料斗支撑梁的角形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搅拌车的进料斗支撑梁的角形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4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搅拌车的进料斗支撑梁30。该进料斗支撑梁30用于将搅拌车的进料斗安装在后台上,便于搅拌筒进料。该进料斗支撑梁30主要包括梁主体、支撑杆32和第一连接构件。梁主体31包括主支撑部311和两个撑脚312,主支撑部311包括U形结构,两个撑脚312的第一端分别与U形结构的两个支腿的端部连接,每个撑脚312与相连接的支腿之间形成夹角。两根支撑杆32与两个撑脚312 —一对应地设置,每根支撑杆3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撑脚312和与该撑脚312相连接的支腿连接以形成三角形结构。每个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与支腿连接,且第一连接构件设置于相应的三角形结构的侧面。由于每个支撑杆32通过设置于相应的三角形结构的侧面的第一连接构件与梁主体31的支腿连接,因此,取消了现有技术中进料斗支撑梁在梁主体和支撑杆之间的焊缝,不存在梁主体31和支撑杆32之间的焊缝容易开裂的问题。进一步地,由于梁主体31和支撑杆32之间的连接点未设置在梁主体31的拉应力最大处,该处的母材强度的破坏程度减轻或无破坏,因此,进料斗支撑梁30在梁主体31和支撑杆32之间的连接处的母材容易开裂的缺陷缓解或基本消除。另外,在第一连接构件与支撑杆32和支脚焊接的情况下,即使第一连接构件开裂,维修时只需直接在第一连接构件处重新贴焊第一连接构件即可,十分简单方便。以下结合图4和图5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进料斗支撑梁30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支撑杆32通过对称设置于对应的三角形结构两侧的两个第一连接构件与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拌车的进料斗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支撑梁(30)包括:梁主体(31),所述梁主体(31)包括主支撑部(311)和两个撑脚(312),所述主支撑部(311)包括U形结构,所述两个撑脚(31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支腿的端部连接,每个所述撑脚(312)与相连接的所述支腿之间形成夹角;支撑杆(32),两根所述支撑杆(32)与两个所述撑脚(312)一一对应地设置,每根所述支撑杆(3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撑脚(312)和与该撑脚(312)相连接的支腿连接以形成三角形结构;第一连接构件,每个所述支撑杆(3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支腿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设置于相应的所述三角形结构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德海李乡安杨雷张肖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