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所述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和与所述入光面相邻接的出光面;光源,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棱镜系统,设置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入光面之间;其中,所述光源产生的呈放射状的第一入射光入射所述第一棱镜系统,折射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第一平行光,由所述第一平行光转换成呈平行状的第二入射光,且所述第二入射光在所述入光面上形成的第一入射区域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与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相邻接的共有边缘平行,所述长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平行光的圆形截面的直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_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本申请是2013年05月03日提出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310161155.9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其中,很多电子设备都具有液晶显示屏,通常情况下,液晶显示屏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由两层玻璃基片中间夹一液晶层组成,其中,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故而需要通过背光模组为其提供均匀的光源系统。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情况下,背光模组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光式背光模组,其中,请参考图1,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如下结构: 导光板10,具体包括:入光面101 ;与入光面101相邻接的出光面102 ;还包括有与出光面102相对设置的底面(未图示); 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与入光面101相对设置; 其中,通过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产生入射光,经由入光面101入射至底面,经由底面的折射作用和/或反射作用,从出光面102射出。现有技术中,随着光源的功率的增加,光源之间的距离也随着增加,而随着光源之间的距离的增加,因为这些光源局限于一定的发散角,该发散角通常难以完全覆盖导光板的入光面,将导致相邻光源的中间区域呈现暗带区,进而使光源的临近区域出现亮斑。请继续参考图1所示,图1中包含两个点光源,分别为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由于两个光源的出射光线空间传输都呈一圆锥体分布,即在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切一个纵截面出来时,该纵截面呈圆形。当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的出射光入射至入光面101时,该入光面101存在出射光无法覆盖的区域A、区域B和区域C,该区域A、区域B和区域C通常被称为暗带区,因为导光板10就会存在暗带区A、暗带区B和暗带区C,且由于整个导光板10通常与一显示面板的主显示区域相对应,所以会严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不壳度与品质。目前,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解决亮斑问题,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第一种,在网点区域分布网点时,在离光源较远处不设或少布网点,减少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 第二种,在网点区域分布网点时,入光侧的网点设计为锯齿形,使光尽量不在入光侧形成壳点O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这些方式中,因为都需要对导光板的结构做改变,所以在导光板制造时就需要特别设计这样的模具或者其他制程制作这些结构,所以给实际制作带来很大困难,并增加整个导光板的复杂度,故而,现有技术中存在缓解光斑问题时导致导光板结构复杂、制作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缓解光斑问题时导致的导光板结构复杂、制作困难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和与所述入光面相邻接的出光面;光源,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第一棱镜系统,设置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入光面之间;其中,所述光源产生的呈放射状的第一入射光入射所述第一棱镜系统,折射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第一平行光,由所述第一平行光转换成呈平行状的第二入射光,且所述第二入射光在所述入光面上形成的第一入射区域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与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相邻接的共有边缘平行,所述长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平行光的圆形截面的直径长度。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壳;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机壳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液晶面板;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侧光式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面板连接,其中,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侧光式背光模组表面,通过所述侧光式背光模组可给所述液晶面板提供背光。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第一棱镜系统,设置于光源和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当光源产生的呈放射状的第一入射光经过该棱镜系统,先折射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第一平行光,再由所述第一平行光转换成呈平行状的第二入射光,且第二入射光在入光面上形成的第一入射区域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与入光面和出光面相邻接的共有边缘平行,长轴的长度大于第一平行光的圆形截面的直径长度;也即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呈放射状的第一入射光先变为第一平行光,第一平行光相对于第一入射光来说光线分布更均匀,因为放射状的第一入射光越靠近光束中心,光线越密集,所以这也导致了相邻光源之间相交的地方光线较弱,产生暗区,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先将第一入射光变为平行光,使得光线分布均匀,解决了因为光线本身分布不均所产生的亮斑问题;进一步,第一平行光再经过第一棱镜系统,获得呈平行状的第二入射光,第二入射光在入光面上形成的第一入射区域为椭圆形,而该椭圆形的长轴是与入光面和出光面相邻接的共有边缘平行,即长轴方向即为光源排布方向,同时,长轴的长度要大于第一平行光的圆形截面的直径长度,即经过第一棱镜系统,第二入射光在光源排布方向上被拉长,如此一来,使得相邻的两个光源之间有足够的光线,所以可以进一步克服因为光源之间距离远而产生的亮斑问题,而且不用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因为要克服亮斑问题,而对导光板本身做结构上的改变,所以节省了工艺,并使得导光板的结构简单化。【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功能框图; 图3a-图3b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棱镜的结构图; 图4a_图4b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棱镜的结构图; 图5a-图5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棱镜的结构图; 图6a_图6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的光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缓解光斑问题时导致的导光板结构复杂、制作困难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第一棱镜系统,设置于光源和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当光源产生的呈放射状的第一入射光经过该棱镜系统,先折射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第一平行光,再由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和与所述入光面相邻接的出光面;光源,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第一棱镜系统,设置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入光面之间,第一棱镜系统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一凸向所述光源的凸面,与所述入光面平行设置,所述凸面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入射光,当所述第一入射光经过所述凸面,并从所述第一侧面射出时,获得所述第一平行光,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而设,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平行光通过所述第二侧面后,获得所述第二入射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登印,黄奔,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