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8200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输送导轨为内侧具有凸起限位面和线性支撑面的双导轨结构,第一、第二托盘支架的滑动座设置在上双导轨上,第一和第二托盘支架的内凹面与双导轨上的凸起限位面相配,导轨线性支撑面支承第一和第二托盘支架的滑动座,连接在各第一和第二托盘支架下部的钢带与用于传动和定位的传动齿连接,钢带穿设在双导轨之间,钢带绕在车头和车尾上的主动导向轮及被动导向轮上被导向、张紧和定位,第一托盘支架的上部安装有存放筒管的托盘及临时存放筒管的寄放站管;所述的基座安装有用于调节主、被动导向轮的张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合理,能输送及定位较大数量的筒管,具有磨损小,运行稳定,定位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属于细纱机领域

技术介绍
细纱机是纺织行业生产流程中面大、量广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随着纺织业产能的扩大,产业用工日趋紧张,配高度自动化的集体落纱装置的细纱机必将是市场的主流。对于配集体落纱细纱机,需要通过筒管输送装置来输送空筒管至待机位、满纱筒管至管纱转运箱内或络筒机,达到满纱筒管与空筒管相互交换循环使用的目的。其满纱筒管与空筒管交换动作为初始状态为锭子上放置满纱筒管,而寄放站管位空置,托盘放置空筒管。当集体落纱动作开始时,握纱横梁将筒管输送装置待机位托盘上空筒管握持到寄放站管位置上,将锭子上满纱筒管握持到托盘上,最后将寄放站管位置上的空筒管握持到锭子上,实现空、满纱筒管交换的目的。目前较先进的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主要采用输送导轨、托盘、拨杆、钢带以及驱动机构构成,托盘采用栓柱盘式结构,将托盘直接放置在输送导轨上,而每一个拨杆对应一个托盘,钢带与各拨杆连接,而拨杆上具有垂直的拨杆指与托盘连接,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钢带沿输送导轨的导向槽移动时,通过拨杆拨动托盘沿输送导轨滑向或滑离落纱待机位,以输送大量的空或满纱筒管,沿输送导轨输送,对与其配合安装的基座角度要求非常高,导致其基座加工精度非常苛刻,难加工,安装调试不便。另外,托盘整体通过拨杆而卡合在其外表面上滑动,摩擦面积大,阻力大,磨损亦大,加之托盘直接安装在导轨上沿导轨移动,在固定输送或集体落纱过程中存在托盘会绕自身轴线自由旋转,易造成落纱故障,且出现导轨飞花结块堵塞时,由于自清洁能力欠佳,托盘易脱离导轨。随着集体落纱长车单机锭数不断扩锭,单机长度不断加长,筒管输送装置上的托盘亦变得越来越多,由于空或满纱筒管及托盘支架组件数量的增加,筒管输送装置必须沿着输送导轨移动更大的总重量,故而使得托盘在输送导轨上的导向滑动而产生的摩擦而带来的阻力也增加了,尤其是,当筒管输送装置启动时所带来的静摩擦对其驱动马达施加了极更大的负载。再者就是,锭数不断扩锭,单机长度不断加长导致输送导轨上的筒管相对锭子的定位累积误差加大,造成定位精度的下降,使筒管中心与各锭子中心不共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结合合理,在不用复杂设计及不更换较大功率马达或不增加磨损的情况下,能输送及定位较大数量的筒管,且具有磨损小,运行稳定,定位精准的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下部左侧和右侧的输送导轨、安装在底板车头部和车尾部的基座,安装在各基座上的主动导向轮、被动导向轮及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主动导向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导轨为内侧具有凸起限位面和顶部具有线性支撑面的双导轨结构,数个第一托盘支架的滑动座及数个第二托盘支架的滑动座的设置在上双导轨上,且各第一托盘支架的滑动座的内凹面及各第二托盘支架的滑动座上的内凹面与双导轨上的凸起限位面相配限位,且双导轨线性支撑面支承第一托盘支架和第二托盘支架的滑动座,连接在各第一托盘支架下部和各第二托盘支架下部的钢带与用于传动和定位各自对应的传动齿连接,且钢带穿设在双导轨之间;所述的钢带绕在车头和车尾上的主动导向轮及被动导向轮上被导向、张紧和定位,各传动齿与主动导向轮上的驱动槽及被动导向轮上的限位槽对应,驱动马达驱动主动导向轮使钢带带动各第一托盘支架和各第二托盘支架沿双导轨滑动,且第一托盘支架的上部安装有用于存放筒管的托盘及临时存放筒管的寄放站管;还具有用于调节主动导向轮和被动导向轮长向位置和横向位置的张紧机构。本技术输送导轨采用内侧具有凸起限位面和顶部的线性支撑面的双导轨结构,而将数个第一托盘支架的滑动座及数个第二托盘支架的滑动座与钢带连接并设置在双导轨上,通过双导轮的凸起限位面对第一和第二托盘支架进行导向和限位,同时通过双导轨顶部的线性支撑面支承第一和第二托盘支架,使托盘支架在钢带的带动下可靠沿输送导轨移动,由于能减少滑动座与导轨摩擦接触面,而能减少运行时的摩擦阻力,避免了输送导轨过多或过度磨损,降低对机台、工艺操作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影响,本技术在各第一托盘支架和各第二托盘支架下部与用于传动和定位各自对应的传动齿连接,而连接有传动齿的钢带穿设在双导轨之间,因此钢带不会脱离输送导轨,钢带绕在车头和车尾上的主动导向轮及被动导向轮上被导向、张紧和定位,因此在不用复杂设计及不更换较大功率马达或不增加磨损的情况下,能输送及定位较大数量的筒管。本技术第一托盘支架的上部安装有用于存放筒管的托盘及临时存放筒管的寄放站管,因此托盘输送过程中是与输送导轨接触不接触,且托盘由托盘支架限位,不仅能防止托盘输送及集体落纱过程中脱离托盘支架,也解决了原托盘与输送导轨直接接触会自由旋转的问题,由具有更好的固定性能,避免了满纱筒管常常带有的未卷绕的纱线钩到托盘固定输送装置或其他机台装置,降低了满纱筒管上未卷绕的纱线对机台钩挂、成纱质量的危害性。本技术通过张紧机构调节主被导向轮的横向位置和长向位置,故而能张紧钢带,以调整与钢带连接的各第一托盘支架及其对应各托盘的中线与上部的锭子保证在同一个轴心线,继而使安装在各托盘筒管中心与锭子组各锭子中心共轴,实现筒管精确定位,在单机长度不断加长前提下,能减少筒管相对锭子的定位累积误差。本技术通过导向头使各托盘支架在驶向或驶离主被导向轮、被动导向轮及输送导轨之间运行时,能过渡平稳顺畅。本技术满足满纱筒管与空筒管相互交换,输送满纱筒管至管纱转运箱内或络筒机循环使用的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车尾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托盘支架安装在输送导轨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托盘支架安装在输送导轨上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托盘支架安装在输送导轨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托盘支架安装在输送导轨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I一底板,2—弧形挡板,3—被动导向轮,3-1—限位槽,3-2—支承轴,4一传动齿,5—输送导轨,5-1—导向头,5-2—凸起限位面,5-3—线性支撑面,6—钢带,7—第二托盘支架,7-1—滑动座,7-2—内凹面,7-3—排污槽道,8—托盘,9一托盘压板,9_1 一连接柱,10 一寄放站管,11 一徒子组,11 一 I 一徒子,12 一主动导向轮,12-1 一驱动槽,12-2 一支承轴,13—驱动马达,14 一纵向调节杆,15—支撑座,16—调节件,17—基座,18—毛刷,19 一锁紧件,20一推杆,21一拉杆,22一弹黃,23一筒管,24一第一托盘支架,24-1一滑动座,24-2一内凹面,24_3—第一定位柱,24-4一第二定位柱,24-5一排污槽道,25一定位销,26一螺钉。【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下部左侧和右侧的输送导轨5、安装在底板I车头部和车尾部的基座17,安装在各基座17上的主动导向轮12、被动导向轮3及驱动马达13,驱动马达13的输出端与主动导向轮12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筒管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下部左侧和右侧的输送导轨(5)、安装在底板(1)车头部和车尾部的基座(17),安装在各基座(17)上的主动导向轮(12)、被动导向轮(3)及驱动马达(13),驱动马达(13)的输出端与主动导向轮(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导轨(5)为内侧具有凸起限位面(5‑2)和顶部的线性支撑面(5‑3)的双导轨结构,数个第一托盘支架(24)的滑动座(24‑1)及数个第二托盘支架(7)的滑动座(7‑1)的设置在上双导轨上,且各第一托盘支架(24)的滑动座(24‑1)的内凹面(24‑2)及各第二托盘支架(7)的滑动座(7‑1)上的内凹面(7‑2)与双导轨上的凸起限位面(5‑2)相配限位,且双导轨的线性支撑面(5‑3)支承第一托盘支架(24)的滑动座(24‑1)和第二托盘支架(7)的滑动座(7‑1),连接在各第一托盘支架(24)下部和各第二托盘支架(7)下部的钢带(6)与用于传动和定位各自对应的传动齿(4)连接,且钢带(6)穿设在双导轨之间;所述的钢带(6)绕在车头和车尾上的主动导向轮(12)及被动导向轮(3)上被导向、张紧和定位,各传动齿(4)与主动导向轮(12)上的驱动槽(12‑1)及被动导向轮(3)上的限位槽(3‑1)对应,驱动马达(13)驱动主动导向轮(12)使钢带(6)带动各第一托盘支架(24)和各第二托盘支架(7)沿双导轨滑动,且第一托盘支架(24)的上部安装有用于存放筒管的托盘(8)及临时存放筒管的寄放站管(10);还具有用于调节主动导向轮(12)和被动导向轮(2)长向位置和横向位置的张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桂生徐兆山朱建厦顾鸿奎崔翔滕彬韩绪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