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外管(1)的外螺纹端(10)上依次设有外副扭矩台肩(11)、外圆柱段(12)、外螺纹(13)、外圆锥面(14)和外主扭矩台肩(15);内螺纹端(9)上依次设有内副扭矩台肩(4)、内圆柱段(5)、内螺纹(6)、内圆锥面(7)和内主扭矩台肩(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两根外管连接后,内螺纹和外螺纹啮合,外螺纹端上的外主扭矩台肩与内螺纹端上的内主扭矩台肩配合,外副扭矩台肩与内副扭矩台肩配合,主、副扭矩台肩共同承担压缩载荷,提高了隔热油管连接处的抗压缩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工业热采井隔热油管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适用于注蒸汽热采井。
技术介绍
我国重油资源分布广泛,稠油在我国石油产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各油田稠油产量也逐年提高。稠油主要用热力开采的方法开采,可分为蒸汽吞吐开采、蒸汽驱开采和蒸汽辅助重力驱开采。受高温影响,热采井的套损现象非常严重。目前国内大部分稠油热采油田使用隔热油管。隔热油管由内、外两层管子组成,外管通过焊接与内管连接,内外管之间充有隔热气体,保证热蒸汽的热量不易散失,传统隔热油管在外管上加工接箍式螺纹,通过接箍使隔热油管连接。接箍的连接部位在热采井的隔热油管管柱中属于薄弱环节,在现场使用中因此部位出现问题而引起的事故屡见不鲜。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带接箍的隔热管在隔热效果方面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采井直连型隔热油管,改进螺纹和连接处的结构,提高连接强度和抗压缩性能,使其更加适应热采井的井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包括外管I和内管3,内管3焊接在外管I的内部,在外管I和内管3之间设置内隔热层2,外管I的外螺纹端10上依次设有外副扭矩台肩11、外圆柱段12、外螺纹13、外圆锥面14和外主扭矩台肩15 ;内螺纹端9上依次设有内副扭矩台肩4、内圆柱段5、内螺纹6、内圆锥面7和内主扭矩台肩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外管连接处具有直连型,主、副扭矩双台肩、锥面密封、螺纹直接加工在外管上等结构的优点。两根外管连接后,内螺纹和外螺纹啮合,外螺纹端上的外主扭矩台肩与内螺纹端上的内主扭矩台肩配合,外副扭矩台肩与内副扭矩台肩配合,主、副扭矩台肩共同承担压缩载荷,提高了隔热油管连接处的抗压缩能力。在外管端部无需加厚处理直接加工螺纹,改变了传统隔热油管加工接箍式螺纹的连接形式,减小了隔热油管管柱的外径尺寸,扩大了使用范围及管柱的环空空间,方便了热采井后续程序的施工。改变了隔热油管的生产工艺,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约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螺纹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外螺纹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内螺纹端内主扭矩台肩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外螺纹端外主扭矩台肩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内副扭矩台肩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外副扭矩台肩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偏梯形螺纹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外管,2-隔热层,3-内管,4-内副扭矩台肩,5-内圆柱段,6-内螺纹,7-内圆锥面,8-内主扭矩台肩,9-内螺纹端,10-外螺纹端,11-外副扭矩台肩,12-外圆柱段,13-外螺纹,14-外圆锥面,15-外主扭矩台肩,P-承载面角,Q-导向面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包括外管I和内管3,内管3焊接在外管I的内部,在外管I和内管3之间设置内隔热层2,外管I的外螺纹端10上依次设有外副扭矩台肩11、外圆柱段12、外螺纹13、外圆锥面14和外主扭矩台肩15 ;内螺纹端9上依次设有内副扭矩台肩4、内圆柱段5、内螺纹6、内圆锥面7和内主扭矩台肩8,外螺纹端10与内螺纹端9形成金属过盈配合。本技术,外管连接处具有直连型,主、副扭矩双台肩、锥面密封、螺纹直接加工在外管上等结构的优点。两根外管连接后,内螺纹和外螺纹啮合,外螺纹端上的外主扭矩台肩与内螺纹端上的内主扭矩台肩配合,外副扭矩台肩与内副扭矩台肩配合,主、副扭矩台肩共同承担压缩载荷,提高了隔热油管连接处的抗压缩能力。在外管上加工螺纹,改变了传统隔热油管加工接箍式螺纹的连接形式,减小了隔热油管管柱的外径尺寸,扩大了使用范围及管柱的环空空间,方便了热采井后续程序的施工。改变了隔热油管的生产工艺,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约了加工成本。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端10上的外主扭矩台肩15)与内螺纹端9)上的内主扭矩台肩8配合,外副扭矩台肩11与内副扭矩台肩4配合;外主扭矩台肩15和内主扭矩台肩8采用直角台肩,外副扭矩台肩11和内副扭矩台肩4采用直角台肩。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13和内螺纹6采用偏梯形圆锥螺纹,其螺距设定为8牙/in,螺纹牙顶平行于管材母线。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偏梯形圆锥螺纹的承载面角P设定在-5° -+5°之间,导向面角Q设定在5° -25°之间。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螺纹锥度设定在1:10-1:18之间。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圆锥面14和内圆锥面7的锥度设定在1:4-1:6之间。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包括外管⑴和内管(3),内管(3)焊接在外管(I)的内部,在外管(I)和内管(3)之间设置内隔热层(2),其特征在于,外管(I)的外螺纹端(10)上依次设有外副扭矩台肩(11)、外圆柱段(12)、外螺纹(13)、外圆锥面(14)和外主扭矩台肩(15);内螺纹端(9)上依次设有内副扭矩台肩(4)、内圆柱段(5)、内螺纹(6)、内圆锥面(7)和内主扭矩台肩(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端(10)上的外主扭矩台肩(15)与内螺纹端(9)上的内主扭矩台肩(8)配合,外副扭矩台肩(11)与内副扭矩台肩⑷配合;外主扭矩台肩(15)和内主扭矩台肩⑶采用直角台肩,外副扭矩台肩(11)和内副扭矩台肩⑷采用直角台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13)和内螺纹(6)采用偏梯形圆锥螺纹,其螺距设定为8牙/in,螺纹牙顶平行于管材母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梯形圆锥螺纹的承载面角⑵设定在-5° -+5°之间,导向面角(Q)设定在5° -2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锥度设定在 1:10-1:18 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锥面(14)和内圆锥面(7)的锥度设定在1:4-1:6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外管(1)的外螺纹端(10)上依次设有外副扭矩台肩(11)、外圆柱段(12)、外螺纹(13)、外圆锥面(14)和外主扭矩台肩(15);内螺纹端(9)上依次设有内副扭矩台肩(4)、内圆柱段(5)、内螺纹(6)、内圆锥面(7)和内主扭矩台肩(8)。本技术两根外管连接后,内螺纹和外螺纹啮合,外螺纹端上的外主扭矩台肩与内螺纹端上的内主扭矩台肩配合,外副扭矩台肩与内副扭矩台肩配合,主、副扭矩台肩共同承担压缩载荷,提高了隔热油管连接处的抗压缩能力。【IPC分类】E21B17/042, E21B17/00【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外平直连型隔热油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3),内管(3)焊接在外管(1)的内部,在外管(1)和内管(3)之间设置内隔热层(2),其特征在于,外管(1)的外螺纹端(10)上依次设有外副扭矩台肩(11)、外圆柱段(12)、外螺纹(13)、外圆锥面(14)和外主扭矩台肩(15);内螺纹端(9)上依次设有内副扭矩台肩(4)、内圆柱段(5)、内螺纹(6)、内圆锥面(7)和内主扭矩台肩(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强,沈彦德,李太仁,张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辽河油田金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