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药品二元包装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768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药品二元包装瓶,由一个垂直组合式瓶盖(包括顶盖(1)和体盖(2)的重叠连接结构,一个瓶胆(4)和一个瓶体(3)构成一种药品分隔密闭分装容器,适用于野外作业中和战争条件下,两种或两种以上容易发生化学变化的药品的包装和长期贮存。(*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一种便携式药品二元包装瓶,由一个垂直组合式瓶盖,包括顶盖(1)以及顶盖(1)上的顶凸(5),锥塞(6)和体盖(2)以及体盖(2)上的锥孔(7),一个瓶胆(4)和一个瓶体(3),三个部件构成一个密合封闭的园柱体状分隔包装容器,高110mm,直径38mm。已有的二元包装技术有两类一、是将两种药品分装于大小不同的两个包装瓶,再将小瓶套装于大瓶内一定的位置,用前将大瓶倒置,大小瓶中的药液迅速混溶,生成新的化学反应物待用,如手提式灭火器;二、是将两种药品浓缩液分装于甲、乙两个大小相等的包装瓶内,用前打开甲、乙瓶盖,将甲瓶的药液倒入乙瓶,摇匀混溶,以供进一步稀释使用,如市售“染发液”,“过氧乙酸消毒剂”等。但是此两种类型的二元包装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前者包装的体积大,而且只许立放,不准倒置,一旦不慎倒翻,大小瓶内的药液立即混溶外溢,造成浪费;后者使用操作繁琐。由于药液混溶缺乏控制,此种包装均难以适应野外作业和战争条件下运输、贮存和使用上的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其垂直组合式瓶盖来控制药液混溶,并能适应野外作业和战争条件的药品二元包装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有1.药品二元包装瓶的构成及其密合连接关系构成药品二元包装瓶的部件的(一)垂直组合式瓶盖(顶盖(1)和体盖(2));(二)瓶胆(4);(三)瓶体(3);二.垂直组合式瓶盖的密合连接关系垂直组合式瓶盖含增塑剂的聚丙烯硬质塑料模压成形。由一个顶盖(1)和一个体盖(2)重叠连接,构成一个垂直组合式结构,其中分别为(一)顶盖(1)高6mm,直径38mm,内径35mm,顶盖(1)下沿外缘有一个水平面月牙形凸起(5)。此外,位于顶盖(1)和体盖(2)连接筋(8)的中心线上,距顶盖(1)中心7mm处,垂直固定在顶盖(1)内面的有一个锥塞(6),呈倒锥台形,高6mm,其末端顶面直径8mm,壁厚1mm。(二)体盖(2)位于顶盖(1)下面,高27mm,内径35mm,壁厚2mm。体盖(2)的顶面呈园台状,直径35mm,高3mm,以此构成顶盖(1)和体盖(2)重叠连接密合成一个垂直组合式装置。在体盖(2)内面,沿顶部园周有一个深3mm,宽1mm的环形沟槽,以利于体盖(2)和瓶体(3)的套接密封,防止药液渗漏。此外,位于体盖(2)的顶部,有一个锥孔(7),其孔径大小应与锥塞(6)的直径相适应,此锥孔(7)位于顶盖(1)和体盖(2)的双盖连接筋(8)的中心线上,恰与顶盖(1)上锥塞(6)的位置相对应。锥孔(7)的周边,呈一环状凸起,高1.5mm,壁厚1mm。三、双盖重叠连接密合的技术方案双盖重叠连接是依靠位于顶盖(1)和体盖(2)上的“7”字形双盖连接筋(8)以及在连接筋(8)的两侧,分别位于顶盖(1)和体盖(2)上、下沿位置上的两对双盖连接支撑角(9)。双盖的重叠密合,又依靠位于顶盖(1)上的锥塞(6)和位于体盖(2)上的锥孔(7)相互密合盖闭。(一)“7”字形双盖连接筋(8)长32mm,宽9mm,厚1mm,位于顶盖(1)上顶凸(5)的对侧,形成顶凸(5)、锥塞(6)和锥孔(7)的中心线与双盖连接筋(8)的中心线相吻合。(二)双盖连接支撑角(9)位于紧贴“7”字形双盖连接筋(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顶盖(1)和体盖(2)上、下沿的相同位置上,均呈倒三角形,每一对双盖连接支撑角(9)由宽1mm,厚0.5mm的连接带相接,每一对支撑角(9)相连后的长度为16.5mm。“7”字形双盖连接筋(8)和相连后的每一对双盖连接支撑角(9)均具合页功能,既将顶盖(1)和体盖(2)紧密结合为一体,又保证了顶盖(1)启闭自由,顶盖(1)闭合后,恰好套封在体盖(2)顶部上端3mm高的套接端上,同时位于顶盖(1)上的倒园锥台状锥塞(6),伸入位于体盖(2)上的锥孔(7)内而形成第一个密封屏障。同时锥孔(7)周围高于体盖(2)顶面1.5mm的环形凸起,与锥塞(6)根部的环形沟槽相嵌接,形成第二个密封屏障,防止药液从双盖间渗漏。四.瓶胆(4)与瓶盖的密合连接关系瓶胆(4)形似一个药物胶囊,高24mm,瓶口内缘直径8mm,壁厚0.5mm,用等规聚丙烯软质塑料模压成形。将瓶胆(4)与穿过锥孔(7),伸入体盖(2)内长3mm的倒园锥状锥塞(6)紧密套接之后,瓶胆(4)即垂直悬挂于瓶体(3)内腔。五.瓶盖与瓶体(3)的密合连接关系瓶体(3)用等规聚丙烯软质塑料模压成形,其壁厚1mm,高105.5mm,共分三段,从瓶口向下3mm为第一段,直径33mm,是体盖(2)与瓶体(3)口套盖密合段,再下延22mm为第二段,其直径35mm,是体盖(2)与瓶体(3)的套接段,继续下延至瓶底为第三段,直径38mm,瓶体(3)的底面向内凹,呈锥状园台凸起。旋转下压瓶盖,体盖(2)的内顶面与瓶体(3)口相接后,瓶口即嵌入体盖(2)内面顶部周边的环形沟槽内,整个环形沟槽,高3mm的外缘进入瓶口,如一般瓶塞样将瓶口严密盖闭,体盖(2)套接在瓶体(3)的第一至第二段区,如此实现了本技术瓶体(3)与体盖(2)的连接密合设想。六.便携式药品二元包装瓶的使用操作程序打开顶盖(1),瓶胆(4)随即脱离锥塞(6),落入瓶体(3)内的药液中,再将顶盖(1)复位盖严,充分摇动包装瓶,瓶胆(4)和瓶体(3)内的药液迅速混溶所生成的新化学物质即为使用浓度,再次打开顶盖(1)将瓶体(3)倾斜,药液经锥孔(7)倒出待用。按照附图给出本技术便携式药品二元包装瓶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一药品二元包装瓶是由一个垂直组合式瓶盖,一个瓶胆(4)和一个瓶体(3)构成,呈园柱体状,总高110mm,直径38mm,内容包括一.垂直组合式瓶盖包括顶盖(1)、体盖(2)、顶凸(5)、锥塞(6)、锥孔(7)。(一)顶盖(1)位于包装瓶的顶端,高6mm,内径36mm。顶盖(1)上的固定设置有1.顶凸(5)位于顶盖(1)下沿的外缘,呈水平月牙形、半周长14mm。2.锥塞(6)垂直固定于顶盖(1)内面,呈倒园锥台状,高6mm,锥台顶端的下表面直径8mm,壁厚1mm,锥塞(6)距顶盖(1)圆心7mm,位于双盖连接筋(8)的中心线上。(二)体盖(2)介于顶盖(1)与瓶体(3)之间,高25.5mm,内径35mm,体盖(2)顶面有一个直径36mm,高3mm的园台状套接端,此端与顶盖(1)套接密合。体盖(2)内面的顶部周边,有一个高3mm,宽1mm的园环形凸起,与体盖(2)内壁之间构成一道3mm深的环形沟槽,当瓶体(3)口插入沟槽后,3mm高度的环形凸起即进入瓶口,使之密合。体盖(2)上的固定设置有1.锥孔(7)位于体盖(2)的顶面,锥孔(7)与顶盖(1)上锥塞(6)的位置严格对应,其孔径大小与锥塞(6)的直径大小相适应。二.瓶胆(4)形似药物胶囊,用等规聚丙烯软质塑料模压成形。高24mm,上口外径10,内径8mm,壁厚1mm。三.瓶体(3)由等规聚丙烯软质塑料模压成形,其高度105.5mm,壁厚1mm,瓶体(3)上25.5mm的一端是与体盖(2)的套接端,直径33mm,略小于瓶体(3)下部。瓶体(3)与体盖(2)套接后,3mm高的瓶体(3)口即嵌入体盖(2)内面顶壁的环形沟槽内,以增强其密闭性。实施例二垂直组合式瓶盖各部件的连接密封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药品二元包装瓶,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垂直组合式瓶盖,包括:顶盖①、及顶盖①上的顶凸⑤和倒圆锥台状锥塞⑥,体盖②及体盖②上的锥孔⑦,一个形似药物胶囊的瓶胆④和一个瓶体③,构成一个密合封闭的园柱体状的药品分隔包装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璋王长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