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包括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所述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为二个以上,前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气体出口管与后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气体入口管相通,气体出口管与气体入口管之间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前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液体出口管与后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液体进口管相通。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换热单元,该换热单元包括设置在筒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的点阵式的半球状突起,筒体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朝上弯折的上折边和朝下弯折的下折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单位体积内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体积小巧、操作灵活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一种模块化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102297614 A于2011年12月28日公开了一种增大扁平管的表面积且提高在外筒内流动的流体的流速,由此实现热交换效率的大幅提高的热交换器。在外壳体的筒状收纳部内收纳扁平管,在所述扁平管的内外分别流动意欲进行热交换的流体,由此进行流体相互间的热交换,将内部形成为流通路的所述扁平管的周壁形成为从在长度方向连续的螺旋状的波形;在长度方向连续的波形;在宽度方向连续的剖面形状的波形;以在宽度方向空余规定间隔、在长度方向并列的方式在外表面突出设置的散热片中选择任一来形成表面积的增大形状,通过在所述外壳体的筒状收纳部的内周面并列的方式设置的多个流体整流槽形成流体通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热交换效率高的模块化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模块化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包括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为二个以上,前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气体出口管与后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气体入口管相通,气体出口管与气体入口管之间设置有冷凝水出口 ;前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液体出口管与后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液体进口管相通。进一步,所述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换热单元,该换热单元包括设置在筒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的点阵式的半球状突起,筒体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朝上弯折的上折边和朝下弯折的下折边。进一步,所述换热单元为二个以上,该二个以上的换热单元上下叠置,位于上方的换热单元的下折边与位于下方的另一个换热单元的上折边相接并构成搭接处。进一步,所述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还包括液体导流板和过渡板;液体导流板呈半环状,液体导流板跨越一个以上的搭接处,液体导流板的一侧与一个搭接处相接,液体导流板的另一侧与另一个搭接处相接;过渡板与搭接处的侧面、液体导流板的端面相接;过渡板端面的形状与搭接处的形状相同。进一步,所述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位于最上方的换热单元的上折边与上侧附加板的一侧相接,上侧密封板的一侧与位于最上方的液体导流板相接,上侧密封板的另一侧与上侧附加板的另一侧相接,上侧密封板的横截面呈横置的U形;液体出口管与上侧密封板相通;过渡板与上侧附加板的端面相接;位于最下方的换热单元的下折边与下侧附加板的一侧相接,下侧密封板的一侧与位于最下方的液体导流板相接,下侧密封板的另一侧与下侧附加板的另一侧相接,下侧密封板的横截面呈横置的U形;液体进口管与下侧密封板相通;过渡板与下侧附加板的端面相接;液体出口管和液体进口管位于同一侧。进一步,所述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还包括气体导流板,该气体导流板包括半环板以及位于半环板两端的封板,气体导流板跨越一个以上的筒体,气体导流板的一侧与一个筒体的前侧或后侧相接,气体导流板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筒体的前侧或后侧相接;气体入口管与位于最上方的气体导流板相通。进一步,所述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还包括气体出口管,气体出口管与位于最下方的气体导流板相通;或者,位于最下方的气体导流板的下面还设置有附加密封板,该附加密封板的一侧与位于最下方的气体导流板相接,附加密封板的另一侧与位于最下方的筒体的前侧或后侧相接,气体出口管与附加密封板相通;气体入口管与气体出口管分别位于筒体的两侧。进一步,所述外壳由顶板、前板、后板、左板和右板共同围成,该顶板与位于顶部的上侧附加板相接。进一步,所述半球状突起的顶部为平面。进一步,所述上折边和下折边分别的折角范围为20?70度。本技术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当单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热交换能力不足时,将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连接起来,各连接管路应外包隔热或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损失,这种结构便于拆装,通过增减基本单元可以方便的改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能力,操作灵活。本技术中的换热单元包括设置在筒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的点阵式的半球状突起,筒体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朝上弯折的上折边和朝下弯折的下折边;换热单元为二个以上,该二个以上的换热单元上下叠置,位于上方的换热单元的下折边与位于下方的另一个换热单元的上折边相接并构成搭接处;其中,在单个换热单元中形成的通道为液体通道,在相邻的换热单元之间形成的通道为气体通道;为使气体和液体在各自的通道内逐层流动,通过增加气体导流板和液体导流板之后,就形成了方向相互垂直的多个通道,于是,液体和气体就在各自的通道内按照S形路线逐层流动。本技术中的半球状突起的顶部为平面,该结构可以降低气体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能耗。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单位体积内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体积小巧、操作灵活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图3为图2移除前板和右板后的示意图。图4为图3移除顶板后的示意图。图5为图4移除部分气体导流板、部分液体导流板和过渡板后的示意图。图6为图4移除过渡板且沿竖向转过90度后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主视放大示意图。图8为换热单元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9为过渡板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10为气体导流板的正面立体示意图。图11为气体导流板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液体导流板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顶板的立体示意图。图14为前板的立体示意图。图15为后板的立体示意图。图16为左板的立体示意图。图17为右板的立体示意图。图中:I为顶板,2为前板,3为液体出口管,4为右板,5为液体进口管,6为底架,7为左板,8为气体入口管,9为气体导流板,10为液体导流板,11为过渡板,12为气体出口管,14为后板,20为换热单元,20.1为筒体,20.2为突起,20.3为上折边,20.4为下折边,25为搭接处,26为上侧密封板,27为下侧密封板,31为上侧附加板,32为下侧附加板,41为附加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17,本模块化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包括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所述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为二个以上,前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气体出口管12与后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气体入口管8相通,气体出口管12与气体入口管8之间设置有冷凝水出口 ;前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液体出口管3与后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液体进口管5相通。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化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换热单元20,该换热单元20包括设置在筒体20.1左右两侧的内壁上的点阵式的半球状突起20.2,筒体20.1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朝上弯折的上折边20.3和朝下弯折的下折边20.4。所述半球状突起20.2的顶部为平面。此时,整个半球状突起20.2类似一个倒扣的平底碗。所述换热单元20为二个以上,该二个以上的换热单元20上下叠置,位于上方的换热单元20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的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包括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为二个以上,前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气体出口管(12)与后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气体入口管(8)相通,气体出口管(12)与气体入口管(8)之间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前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液体出口管(3)与后一个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液体进口管(5)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林新,夏雨,张延杰,张桂芝,吴惠婵,邬海雄,
申请(专利权)人: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