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6984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离合装置,包括直齿轮、转动轴、弹性体、斜齿轮、阻力片和卡簧;其中,所述阻力片、所述斜齿轮、所述弹性体、所述直齿轮顺次设置;所述转动轴的下端依次穿过阻力片、所述斜齿轮连接所述直齿轮;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簧的主体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簧的两端部贴合所述阻力片的上表面;所述阻力片下表面设置有主动摩擦面;所述斜齿轮的上端面设置与所述主动摩擦面相匹配的从动摩擦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阻力片下表面设置有主动摩擦面;所述斜齿轮的上端面设置与所述主动摩擦面相匹配的从动摩擦面;从而可以在主动摩擦面和从动摩擦面之间形成摩擦力,以防止打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视镜,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离合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已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后视镜是机动两轮车驾驶员观察身后车辆及行人的一个重要部件,大部分后视镜镜壳与金属镜杆连接。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920295211.7,名称为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包括底座、设在底座内的两个电机、两个传动齿轮、两个呈半环形的齿条,所述每个齿条的内侧表面上均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所述每个齿条的底部均设有导轨,所述两个齿条在同一个圆的圆周上,所述两个齿条的假设圆的中心轴线与两个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平行,所述每个传动齿轮的轴线与对应的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可供对应的导轨滑配合的两个弧形槽。该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齿条安装简单、装配效率高、更换方便且不会损坏其他零部件。但是该技术中没有离合装置,当镜面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会出现打滑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离合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离合装置,包括直齿轮、转动轴、弹性体、斜齿轮、阻力片和卡簧;其中,所述阻力片、所述斜齿轮、所述弹性体、所述直齿轮顺次设置;所述转动轴的下端依次穿过阻力片、所述斜齿轮连接所述直齿轮;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簧的主体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簧的两端部贴合所述阻力片的上表面;所述阻力片下表面设置有主动摩擦面;所述斜齿轮的上端面设置与所述主动摩擦面相匹配的从动摩擦面。优选地,所述斜齿轮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斜齿轮之间形成台阶面;斜齿轮设置有由凹槽的槽底向下延伸的中心孔且设置由下端面向上延伸的弹性体安装槽;所述弹性体安装槽设置在所述中心孔的外侧;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弹性体安装槽中;所述阻力片设置在所述凹槽且与所述凹槽的槽底相贴合。优选地,还包括耐磨片;所述耐磨片设置在所述弹性体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弹性体的上端面贴合所述耐磨片,下端面贴合所述直齿轮的上端面。优选地,所述卡槽呈D字形;所述转动轴采用D字形转动轴。优选地,所述直齿轮、所述转动轴、所述弹性体、所述斜齿轮和所述阻力片在同一直线上。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的下端与直齿轮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阻力片的内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转动轴相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阻力片下表面设置有主动摩擦面;所述斜齿轮的上端面设置与所述主动摩擦面相匹配的从动摩擦面;从而可以在主动摩擦面和从动摩擦面之间形成摩擦力,以防止打滑;2、本技术在弹性体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耐磨片,提高了耐磨性能;3、本技术结构合理,易于推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方向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方向的分解示意图。图中:I为转动轴;2为卡簧;3为阻力片;4为斜齿轮;401 为凹槽;402为台阶面;403为中心孔;404为弹性体安装槽;5为耐磨片;6为弹性体;7为直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离合装置,包括直齿轮7、转动轴1、弹性体6、斜齿轮4、阻力片3和卡簧2 ;其中,所述阻力片3、所述斜齿轮4、所述弹性体6、所述直齿轮7顺次设置;所述转动轴I的下端依次穿过阻力片3、所述斜齿轮4连接所述直齿轮7,更为具体地,所述转动轴I的下端与直齿轮7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I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簧2的主体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簧2的两端部贴合所述阻力片3的上表面;所述阻力片3下表面设置有主动摩擦面;所述斜齿轮4的上端面设置与所述主动摩擦面相匹配的从动摩擦面。所述主动摩擦面和从动摩擦面之间的摩擦力的最大值小于直齿轮(7)时转动至极限位置时的阻力。所述卡槽呈D字形;所述转动轴I采用D字形转动轴。所述直齿轮7、所述转动轴1、所述弹性体6、所述斜齿轮4和所述阻力片3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斜齿轮4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401 ;所述凹槽401与所述斜齿轮4之间形成台阶面402 ;斜齿轮4设置有由凹槽401的槽底向下延伸的中心孔403且设置由下端面向上延伸的弹性体安装槽404 ;所述弹性体安装槽404设置在所述中心孔403的外侧;所述弹性体6设置在所述弹性体安装槽中;所述阻力片3设置在所述凹槽401且与所述凹槽401的槽底相贴合。所述阻力片3的内孔、所述中心孔403与所述转动轴I相贴合。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离合装置,还包括耐磨片5 ;所述耐磨片5设置在所述弹性体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弹性体6的上端面贴合所述耐磨片5,下端面贴合所述直齿轮7的上端面。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离合装置,当镜面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能有效的防止镜面打滑装置。且能在较大外力作用下不发生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离合打滑装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斜齿轮4与外部输出轴上的蜗杆啮合,直齿轮7与镜面轴上传动齿轮啮合,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通过斜齿轮4带动直齿轮7从而实现驱动器带动镜片翻转。当镜片转到极限位置时,直齿轮7的负载增大,使直齿轮7和斜齿轮4的阻力大于直齿轮7和斜齿轮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直齿轮7和斜齿轮4打滑.实现的镜片保护。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主权项】1.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齿轮(7)、转动轴(1)、弹性体(6)、斜齿轮(4)、阻力片(3)和卡簧⑵; 其中,所述阻力片(3)、所述斜齿轮(4)、所述弹性体¢)、所述直齿轮(7)顺次设置;所述转动轴(I)的下端依次穿过阻力片(3)、所述斜齿轮(4)连接所述直齿轮(7); 所述转动轴(I)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簧(2)的主体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簧(2)的两端部贴合所述阻力片(3)的上表面; 所述阻力片(3)下表面设置有主动摩擦面;所述斜齿轮(4)的上端面设置与所述主动摩擦面相匹配的从动摩擦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轮(4)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401); 所述凹槽(401)与所述斜齿轮(4)之间形成台阶面(402);斜齿轮(4)设置有由凹槽(401)的槽底向下延伸的中心孔(403)且设置由下端面向上延伸的弹性体安装槽(404);所述弹性体安装槽(404)设置在所述中心孔(403)的外侧; 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齿轮(7)、转动轴(1)、弹性体(6)、斜齿轮(4)、阻力片(3)和卡簧(2);其中,所述阻力片(3)、所述斜齿轮(4)、所述弹性体(6)、所述直齿轮(7)顺次设置;所述转动轴(1)的下端依次穿过阻力片(3)、所述斜齿轮(4)连接所述直齿轮(7);所述转动轴(1)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簧(2)的主体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簧(2)的两端部贴合所述阻力片(3)的上表面;所述阻力片(3)下表面设置有主动摩擦面;所述斜齿轮(4)的上端面设置与所述主动摩擦面相匹配的从动摩擦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鹏岳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