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漩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865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漩涡泵,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旋涡泵与水表连接使得计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漩涡泵,包括底座和泵体组件,底座上分别具有进水管、过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出水端和过水管的进水端分别与泵体组件相连通,底座上还开设有监测腔,过水管的出水端和出水管的进水端均与监测腔相连通,监测腔内转动连接有叶轮,在监测腔的开口端还盖设有机芯,监测腔内还设有能够使监测腔内的水流环绕叶轮轴心线涡旋流动的导流套。本漩涡泵能够对水流量进行监测计量,且计量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栗
,涉及一种漩涡栗。
技术介绍
旋涡栗就是一种高压栗,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力,在液体运动方向上给液体以冲量来传递动能以实现输送液体。旋涡栗主要由叶轮、栗体和栗盖组成,叶轮是一个圆盘,圆周上的叶片呈放射状均匀排列,栗体和叶轮间形成环形流道,吸入口和排出口均在叶轮的外圆周处,吸入口与排出口之间有隔板,由此将吸入口和排出口隔离开。当叶轮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内液体的圆周速度大于流道内液体的圆周速度,又由于自吸入口至排出口液体跟着叶轮前进,这两种运动的合成结果,就使液体产生与叶轮转向相同的“纵向旋涡”。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1320631828.8)公开了一种旋涡栗,包括电机、设于电机一侧的其内部具有栗腔的栗体和设于栗体上部的水箱,电机的输出轴伸入至栗腔内,输出轴上还套设有位于栗腔内的叶轮,水箱内具有将水箱分割成进水腔和出水腔的挡板,进水腔和出水腔分别与栗腔相连通,进水腔上设有进水口,出水腔上设有出水口,水箱上设有用于检测水箱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电机的上部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启停的集成电路芯片,压力传感器与集成电路芯片相连接,该种旋涡栗在进行水流输送时难以对水流量进行计数,除非额外在水管上连接水表,不但使用稳定性较差,且简单的将旋涡栗与水表连接使得计量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漩涡栗,该漩涡栗能够对水流量进行监测计量,且计量精度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漩涡栗,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栗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分别具有进水管、过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和过水管的进水端分别与栗体组件相连通,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监测腔,上述过水管的出水端和出水管的进水端均与监测腔相连通,所述监测腔内转动连接有叶轮,在监测腔的开口端还盖设有与叶轮相联接的机芯,所述监测腔内还设有能够使监测腔内的水流环绕叶轮轴心线涡旋流动的导流套。底座用于平稳支撑栗体组件,上述的进水管、过水管及出水管均与底座一体成型,栗体组件包括电机、栗壳、水管等部件,这些部件合理的布局在底座上,水管分别将进水管的出水端以及过水管的进水端与栗壳相连接,通过电机驱动使得水流由进水管进入栗壳内,再由栗壳流出并依次经过过水管、监测腔,最后由出水管流出,由于在水的流动过程中均需要经过监测腔,在监测腔内定位有叶轮以及导流套,叶轮具有中心柱以及周向均布在中心柱外周壁上的叶片,水流进入监测腔后在导流套的作用下环绕叶轮的轴心线产生涡旋,即水流能够冲击叶轮的叶片,使得叶轮转动,叶轮转动能够带动机芯进行计数,从而实现对水流力的监测计量,当然机芯以及机芯与叶轮之间的连接均是较为常见的结构,在目前的水表结构中均有使用,同时呈涡旋流动的水流更加平稳有序,也能够避免正面直接冲击叶轮导致水流作用力相互抵消,水流能够均匀的作用在每一叶片上,提高的监测计量的精度,而本漩涡栗的进水管、过水管、出水管均是底座一体成型,无需额外增加水管进行连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布局更加合理。在上述的漩涡栗中,所述过水管的出水端位置低于出水管的进水端位置。水流由过水管的出水端进入监测腔,再由出水管的进水端流出,由于水流进入时位置较低,而出去的位置较高,因此水流会由下向上进行涡旋,即水流向上的流动能够对叶轮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从而抵消叶轮自身的重力,减少叶轮与监测腔之间的连接摩擦力,使得叶轮转动更加灵敏,监测计量精度更高。在上述的漩涡栗中,所述过水管的出水端和出水管的进水端分别位于叶轮的两侦牝所述过水管出水端的轴心线和出水管进水端的轴心线均沿叶轮径向设置,且过水管出水端的轴心线和出水管进水端的轴心线相平行。水流在经过监测腔时具有一个合理的行程,足以被叶轮监测,由于导流套的设置,因此无需过水管和出水管相对叶轮轴心线进行偏心设置,使得结构更加对称、紧凑。在上述的漩涡栗中,所述监测腔呈筒状,上述导流套固连在监测腔内,所述导流套的下端周向开设有若干进水槽,所述导流套的上端周向开设有若干出水槽,所述进水槽的进水端均向同一个圆周方向倾斜,且进水槽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叶轮轴心线不重合,所述出水槽的出水端均向同一个圆周方向倾斜,且出水槽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叶轮轴心线不重合,所述进水槽进水端的倾斜方向与出水槽出水端的倾斜方向相反。过水管的出水端与进水槽相对,出水管的进水端与出水槽相对,导流套外侧壁与监测腔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水流充满导流套外侧壁与监测腔内侧壁之间,并能够同时由各个进水槽进入导流套内部,使得水流在导流套内部产生涡旋,出水槽的长度方向与涡旋流动的水流方向大致一致,因此水流能够平稳的由出水槽流出,减少水流变向出现导流套内部水流紊乱现象,提高水流动的平稳性,提高监测计量精度。在上述的漩涡栗中,所述导流套的上端呈开口状,下端封闭,在导流套的内底面上周向具有若干长条状的导流筋,该若干导流筋的长度方向沿导流套径向设置,所述导流筋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导流筋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具有倾斜的侧面,水流进入导流套后,导流筋倾斜侧面对贴近导流套底面的水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水流能够由下向上进行涡旋。在上述的漩涡栗中,所述监测腔内侧壁与导流套外侧壁之间水平固连有环形隔板,所述过水管与进水槽均与隔板下方的空腔相连通,所述出水管和出水槽均与隔板上方的空腔相连通。监测腔内侧壁上周向具有环形凸沿,隔板定位在环形凸沿上,隔板对监测腔内侧壁与导流套外侧壁之间的间隙进行隔断,使得水流必须通过导流套内部流动,避免水流直接从监测腔内侧壁与导流套外侧壁之间的间隙流过从而无法被叶轮监测,提高监测计量精度。在上述的漩涡栗中,所述导流套底面上竖直固连有下顶尖,所述机芯下侧面上竖直设有上顶尖,上述叶轮转动连接在上顶尖与下顶尖之间。叶轮中心柱的两端均具有连接孔,在连接孔内均固定有玛瑙,上顶尖和下顶尖分别定位在两个连接孔内并通过玛瑙减少摩擦力,提高叶轮转动灵敏度。在上述的漩涡栗中,所述叶轮的上边沿与出水槽的底面齐平。即水流在涡旋流动至导流套的上端时需要从出水槽流出,但是鉴于出水槽的长度方向与水流涡旋流动的方向难以做到完全一致,因此水流不可避免的作用于导流套侧壁从而改变水流流向,上述叶轮的上边沿与出水槽的底面齐平的结构设计能够避免变向的水流重新冲击叶轮,影响监测计量精度。在上述的漩涡栗中,所述导流套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筒状的过滤网。过滤网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既能够提高水质,也能够避免杂质进入导流套内部,从而影响叶轮转动灵敏度,进而保证监测计量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漩涡栗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在底座上直接开设有监测腔,在监测腔内定位叶轮和机芯,水流进入监测腔后能够冲击叶轮的叶片,使得叶轮转动,叶轮转动能够带动机芯进行计数,从而实现对水流力的监测计量。2、由于监测腔内设有导流套,且过水管的出水端位置低于出水管的进水端位置,因此水流会由下向上进行涡旋,即水流向上的流动能够对叶轮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从而抵消叶轮自身的重力,减少叶轮与监测腔之间的连接摩擦力,使得叶轮转动更加灵敏,监测计量精度更高。3、由于监测腔内侧壁与导流套外侧壁之间水平固连有环形隔板,隔板对监测腔内侧壁与导流套外侧壁之间的间隙进行隔断,使得水流必须通过导流套内部流动,避免水流直接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漩涡泵,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泵体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分别具有进水管(11)、过水管(12)和出水管(13),所述进水管(11)的出水端和过水管(12)的进水端分别与泵体组件(2)相连通,所述底座(1)上还开设有监测腔(14),上述过水管(12)的出水端和出水管(13)的进水端均与监测腔(14)相连通,所述监测腔(14)内转动连接有叶轮(3),在监测腔(14)的开口端还盖设有与叶轮(3)相联接的机芯(4),所述监测腔(14)内还设有能够使监测腔(14)内的水流环绕叶轮(3)轴心线涡旋流动的导流套(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陈管敏成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豪贝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