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志宏专利>正文

一次性内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79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性内防伪瓶盖,属于容器瓶的瓶盖类,采用内螺纹的上盖,在上盖中插固有一个塞筒,在塞筒上端周向分布有扭断段的通孔;在塞筒上部和下部的外壁上有与瓶口内壁定位的凸环,在塞筒下部的外壁上均布有凸卡块。这种瓶盖在开瓶时,塞筒于通孔周围被扭段,使瓶盖一次性使用,因瓶口中留有塞筒的一大部,使瓶体也一次性使用。所以有很好的防伪效果。这种瓶盖适用于酒、油、饮料等淮体瓶装防伪的应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於容器瓶的瓶盖类。为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对於酒、油、饮料等液态瓶装产品,一般是在瓶体和瓶盖上采取外防伪措施。在瓶盖上采取防伪措施的一般都是采用一次性外防伪瓶盖,瓶盖在打开时,在瓶盖的下部产生断裂,瓶盖上部从瓶口被拧下,断裂的环圈停留在瓶颈上,使瓶盖不能重复使用达到防伪的效果。这种外防伪的瓶盖,当将瓶颈上的断裂的环圈取下后,瓶体仍可继续重复使用,充液加上新瓶盖仍可以假乱真,所以目前的外防伪的瓶盖效果并不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效果好,并且防伪可靠的一次性内防伪瓶盖。本技术的技术措施是以由内螺纹的上盖为基础;在上盖中插固有一个塞筒,在塞筒上端周向分布有扭断段的通孔,在塞筒上部和下部的外壁上有与瓶口内壁定位的凸环;在塞筒下端的外壁上均布有凸卡块。本技术的一次性防伪瓶盖,有防伪效果好和可靠的积极效果。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面说明和实施例叙述如下,图中1是有内螺纹的上盖,在上盖中插固有一个塞筒3,在塞筒上端周向分布有扭断段的通孔2;在塞筒3的上部和下部的外壁上有与瓶口6内壁定位的凸环4;在塞筒3下端的外壁上均布有凸卡块5。塞筒3的上端与上盖1可以像图中凸环圈与凹环槽紧度插固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立凸棱与立凹槽紧度插固的结构,还可以采用粘剂贴合的形式。塞筒3上端周向分布有扭断段的通孔2的目的是当塞筒3插入瓶口6中后,凸卡块5张开被卡在瓶口6下部设置的卡台中,当要打开瓶口拧转上盖1时,塞筒3在凸卡块5的作用下不能上移,塞筒3在通孔2圆周被扭断,上盖1及塞筒3的上断段从瓶口取下;塞筒3的其余大部停留在瓶口6中,不能被取出,这样就使本技术的防伪瓶盖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瓶口6中留有塞筒3也不能使瓶体重复使用,彻底的达到了防伪的效果。上盖和塞筒采用注塑件一次成型,结构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便益。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内防伪瓶盖,是由内螺纹的上盖组成的,其特征是a.在上盖中插固有一个塞筒,在塞筒上端周向分布有扭断段的通孔;b.在塞筒上部和下部的外壁上有与瓶口内壁定位的凸环;c.在塞筒下端的外壁上均布有凸卡块。专利摘要一种性内防伪瓶盖,属于容器瓶的瓶盖类,采用内螺纹的上盖,在上盖中插固有一个塞筒,在塞筒上端周向分布有扭断段的通孔;在塞筒上部和下部的外壁上有与瓶口内壁定位的凸环,在塞筒下部的外壁上均布有凸卡块。这种瓶盖在开瓶时,塞筒于通孔周围被扭段,使瓶盖一次性使用,因瓶口中留有塞筒的一大部,使瓶体也一次性使用。所以有很好的防伪效果。这种瓶盖适用于酒、油、饮料等淮体瓶装防伪的应用。文档编号B65D41/34GK2350329SQ9824342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郑志宏, 胡树仁, 郑志刚 申请人:郑志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内防伪瓶盖,是由内螺纹的上盖组成的,其特征是:a.在上盖中插固有一个塞筒,在塞筒上端周向分布有扭断段的通孔;b.在塞筒上部和下部的外壁上有与瓶口内壁定位的凸环;c.在塞筒下端的外壁上均布有凸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宏胡树仁郑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郑志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