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质边坡马道修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205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马道修补结构,它采用竖向或斜撑布置的脚手架钢管二(2b)支撑在实际开挖受损后的坡面线(6)岩体上,脚手架钢管二(2b)顶部通过标准钢管扣件(3)连接横向布置的脚手架钢管一(2a),脚手架钢管一(2a)上铺设竹片脚手架板(1),竹片脚手架板(1)上设置喷混凝土(4);脚手架钢管一(2a)的自由端悬挑在实际开挖受损后的坡面线(6)上方,另一端锚入马道后方的稳定岩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由于必须预留的马道被破坏时的补救结构措施。与目前存在的马道修补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出的结构设计简单、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岩质边坡马道开挖受损修补的结构。
技术介绍
马道多见于山区工程(尤其是水电工程)建设中的较高边坡,其功用主要有:降低坡面综合坡比,保证边坡稳定(尤其是高、陡边坡,一般开挖边坡高于1m左右就设一个马道,其它的视情况而定);同时也兼作交通,保证施工期交通,主要是人员和小型设备的交通;设置排水沟进行排水,防止坡面冲刷;也是作为搭设边坡脚手架、安置观测粧等的施工-ψ-1 口 O然而,岩质边坡的开挖,特别在岩性裂隙发育、岩石比较破碎的部位,马道成型比较差,形象较差。经常出现由于地质条件较差、爆破施工控制不得当等原因将原设计预留的马道破坏,甚至不能成功预留出设计要求的马道。结合目前各工程现场施工技术,为了保证边坡马道成型较好,主要采用在边坡开挖过程中采取措施来控制马道的开挖成型,或者对开挖破坏的马道进行事后修补。开挖过程中的控制措施主要是:梯段开始时,在马道设计高程顶部预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在下个梯段开挖时,采用水平预裂的方法爆破,然后利用人工手风钻施工挖除预留的保护层。这种控制开挖边坡的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对马道的损伤,但是大大增加了边坡开挖的成本,对工程的施工进度也有较大影响。对于爆破施工前确实存在有岩石节理或夹层等原因,会导致开挖过程中破坏要求预留的马道时,采取提前支护措施进行加固预防,尽量减少开挖过程中对马道成型的影响,但这种措施一般在工程实际中很少见。对于已经造成马道成型破坏的,目前常用的修复措施是,在需要修复马道的下坡面边坡设置插筋(或锚杆、锚筋束),然后用立模、浇筑混凝土修补至原设计要求的形状。这种修补措施可以较理想的修复已经开挖受损的马道,但对于马道高差较大受损较严重的工程,将会大大增加修补混凝土工程量,且对于高陡边坡进行立模、浇筑混凝土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马道的特殊以及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一种组成简单、经济实用的马道修复方法或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现有的马道修复技术的不足,提出一个费用经济、结构合理简洁、施工简便的岩质边坡马道修复结构,将开挖过程中受损的马道进行及时修复,恢复其使用功能。本技术是一种岩质边坡马道修补结构,它采用竖向或斜撑布置的脚手架钢管二支撑在实际开挖受损后的坡面线岩体上,脚手架钢管二顶部通过标准钢管扣件连接横向布置的脚手架钢管一,脚手架钢管一上铺设竹片脚手架板,竹片脚手架板上设置喷混凝土;脚手架钢管一的自由端悬挑在实际开挖受损后的坡面线上方,另一端锚入马道后方的稳定岩体中。其中,竹片脚手架板作用为修复的马道平台。竹片脚手架板还可以结合后期边坡支护进行一定的防护。可以考虑在后序边坡喷混凝土支护时在竹片脚手架板表面喷不低于5cm厚的喷混凝土,这样既可以保护竹片脚手架板,延续修复结构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将边坡坡面的喷护与马道修复结构结合为一个整体。脚手架钢管一主要是起修复马道的横向(水平向)支撑结构作用。其布置作用、施工方法与岩质边坡的锚杆或锚筋粧施工方法一样,而且也是为了考虑与下部竖向结构(脚手架钢管二)的方便连接,即脚手架钢管一与脚手架钢管二通过标准钢管扣件来连接。脚手架钢管二是修复马道结构的竖向支撑结构。它与上部脚手架钢管一通过标准钢管扣件连接,底部坐落在稳定的岩质边坡上。对于需要预留马道破坏较大的边坡,为保证修复马道结构的结构稳定,脚手架钢管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密,适当增加剪力撑或斜撑形成三角形,增加整体稳定性,且互相通过标准钢管扣件连接。本技术提供了由于必须预留的边坡马道被破坏时的补救结构措施。与目前存在的马道修补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提出的结构设计简单、施工方便。通过该马道修补结构,可以恢复开挖过程中受损或未成型的岩质边坡马道的使用功能。比如,马道的修补结构仍然可以做为施工期人员和小型设备的交通,搭设边坡脚手架、安置观测粧等的施工平台ο【附图说明】图1是受损较小的岩质边坡马道修复结构;图2是受损较大的岩质边坡马道修复结构。附图标记说明:1_竹片脚手架板,2a_脚手架钢管一,2b_脚手架钢管二,3-标准钢管扣件,4-喷混凝土,5-原设计要求坡面线,6-实际开挖受损后的坡面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是本技术用于受损较小的岩质边坡时的马道修复结构,图2是本技术用于受损较大的岩质边坡时的马道修复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这种岩质边坡马道修复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构件:竹片脚手架板1,脚手架钢管一 2a、脚手架钢管二 2b,钢管扣件3。竹片脚手架板I作用为修复的马道平台。使用竹片脚手架板主要是考虑:①、施工现场该材料较为普遍、常用、使用竹片脚手架板与下面支撑脚手架钢管(2)a固定方便,即只需要简单的铁丝绑扎即可。它主要作用是做为马道修复结构提供一个平台。竹片脚手架板I还可以结合后期边坡支护进行一定的防护。可以考虑在后序边坡喷混凝土支护时在竹片脚手架板I表面喷不低于5cm厚的喷混凝土 4,这样既可以保护竹片脚手架板1,延续修复结构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将边坡坡面的喷护与马道修复结构结合为一个整体。脚手架钢管一 2a主要是起修复马道的横向(水平向)支撑结构作用。其布置作用、施工方法与岩质边坡的锚杆或锚筋粧施工方法一样,而且也是为了考虑与下部竖向结构(脚手架钢管二 2b)的方便连接,即脚手架钢管一 2a与脚手架钢管二 2b通过标准钢管扣件3来连接。脚手架钢管一 2a的一些施工技术要求必须满足普通水泥砂浆锚杆的相关规定。如,钻孔直径应比杆体直径大20mm以上;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20等。如图1和图2所示,LI是脚手架钢管一 2a在稳定岩层中的长度。应该保证脚手架钢管一 2a穿越塑性区或松弛区,其取值应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等的相关规范规定。脚手架钢管二 2b是修复马道结构的竖向支撑结构。它与上部脚手架钢管一 2a通过标准钢管扣件3连接,底部坐落在稳定的岩质边坡上(见图1、2)。对于需要预留马道破坏较大的边坡,为保证修复马道结构的结构稳定,脚手架钢管二 2b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密,适当增加剪力撑或斜撑形成三角形,增加整体稳定性,且互相通过标准钢管扣件3连接山2是脚手架钢管一 2a在伸出的自由端的长度。其距离与原来马道要求的宽度有关。竹片脚手架板I可以根据其取值,安排其具体的断面布设数量。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本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岩质边坡马道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采用竖向或斜撑布置的脚手架钢管二(2b )支撑在实际开挖受损后的坡面线(6 )岩体上,脚手架钢管二( 2b )顶部通过标准钢管扣件(3)连接横向布置的脚手架钢管一(2a),脚手架钢管一(2a)上铺设竹片脚手架板(I ),竹片脚手架板(I)上设置喷混凝土(4);脚手架钢管一(2a)的自由端悬挑在实际开挖受损后的坡面线(6)上方,另一端锚入马道后方的稳定岩体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马道修补结构,它采用竖向或斜撑布置的脚手架钢管二(2b)支撑在实际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质边坡马道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采用竖向或斜撑布置的脚手架钢管二(2b)支撑在实际开挖受损后的坡面线(6)岩体上,脚手架钢管二(2b)顶部通过标准钢管扣件(3)连接横向布置的脚手架钢管一(2a),脚手架钢管一(2a)上铺设竹片脚手架板(1),竹片脚手架板(1)上设置喷混凝土(4);脚手架钢管一(2a)的自由端悬挑在实际开挖受损后的坡面线(6)上方,另一端锚入马道后方的稳定岩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博段金林谢豪王晓峰姜鹏邓伯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