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室外独立可拼装移动式施工样板展示平台,包括底板、置于底板上的多个框架柱、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框架柱顶部之间框架梁、用于连接底板与框架柱的“十”字型第一插板、用于连接框架柱与框架梁的“十”字型第二插板,所述底板上表面、框架柱顶面、框架梁顶面均设置有若干用于吊装转运的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展示平台,施工简便,便于管理;便于根据各项目的布局要求灵活组装,使用灵活,且便于重复利用以降低使用成本;便于在项目场地内临时移位,也便于在工程建设完成后由平板车移运它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施工样板
,具体是涉及室外独立可拼装移动式施工样板展示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及住房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且对其安全、质量等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大多数施工工艺会采用施工样板引路的方式来辅助与指导施工。布置位于施工现场主体结构内的常规施工样板的施工做法,在施工布局上较为分散、在施工样板引路方面不能形成实际意义的参照标准;而布置位于施工现场主体结构外的传统室外独立式施工样板为一次性使用,投入较大,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简便、使用灵活、便于移动、可重复利用且使用成本低的室外独立可拼装移动式施工样板展示平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室外独立可拼装移动式施工样板展示平台,包括底板、置于底板上的多个框架柱、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框架柱顶部之间框架梁、用于连接底板与框架柱的“十”字型第一插板、用于连接框架柱与框架梁的“十”字型第二插板、吊环;所述底板上表面及框架柱底面均嵌入有与第一插板相对应的“十”字型第一插槽,两个所述第一插槽深度均为第一插板高度的1/2,所述底板与框架柱通过第一插板与第一插槽的配合实现拼装;所述第二插板包括由四个相同的“一”字型第一插脚组成的“十”字型第一插脚部,所述第一插脚沿其所在平面向外延伸有“一”字型第二插脚,含第二插脚的第一插脚数量、位置相对应于与框架柱顶部相连的框架梁数量、位置,所述框架柱顶面嵌入有与第一插脚部相对应的“十”字型第二插槽,所述框架梁上表面两端嵌入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与第二插脚相对应的“一”字型第三插槽,所述第二插脚上、框架梁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侧面之间贯穿设置有相对应的用于配合装配螺栓的螺栓固定孔,所述框架梁上的螺栓固定孔垂直贯穿第三插槽,所述框架梁与框架柱顶部之间通过第一插脚部与第二插槽的配合、第二插脚与第三插槽的配合、螺栓固定孔与螺栓的配合实现拼装;所述底板上表面、框架柱顶面、框架梁顶面均设置有若干用于吊装转运的吊环。本技术提供的展示平台,其底板与框架柱通过第一插板与第一插槽的配合实现拼装,框架梁与框架柱顶部之间通过第一插脚部与第二插槽的配合、第二插脚与第三插槽的配合、螺栓固定孔与螺栓的配合实现拼装,施工简便,便于管理;通过拼装连接便于根据各项目的布局要求灵活组装,使用灵活,且便于重复利用以降低使用成本;通过吊环便于在项目场地内临时移位,也便于在工程建设完成后由平板车移运它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板上表面、框架柱顶面、框架梁顶面皆均匀嵌入有若干个顶面与其相齐平的直螺纹套筒,所述吊环下端螺纹连接配合于套筒内。利用吊环与套筒的便拆卸配合,吊装完成后可将吊环卸除保存,原结构表面恢复平整。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板的各拐角处均设置有一橡胶护角;在吊装过程中,利用橡胶护角形成对底板的碰撞保护。所述橡胶护角与底板相接触的侧面向外延伸有护角边耳,所述护角边耳嵌入底板内;利用护角边耳提供橡胶护角与底板的连接牢固性。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有隔离模板,所述隔离模板位于底板的下侧,以隔离土质基础和底板;所述隔离模板表面涂有脱模剂,防止拆运时隔离模板受损。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限定,所述第二插槽深度等于第一插脚部高度,所述第三插槽深度等于第二插脚高度,利于实现框架柱及框架梁顶面平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展示平台,施工简便,便于管理;便于根据各项目的布局要求灵活组装,使用灵活,且便于重复利用以降低使用成本;便于在项目场地内临时移位,也便于在工程建设完成后由平板车移运它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板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底板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橡胶护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框架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框架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十”字型第一插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十”字型第二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十”字型第二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两组本技术展示平台组合使用的一种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_底板,11-第一插槽,2-框架柱,21-第二插槽,3-框架梁,31-第三插槽,4-第一插板,5-第二插板,51-第一插脚部,511-第一插脚,52-第二插脚,6-吊环,61-套筒,7-橡胶护角,71-护角边耳,8-隔尚模板,9-螺栓,91-螺栓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9可知,一种室外独立可拼装移动式施工样板展示平台,包括一底板1、置于底板I上的三个框架柱2、两个连接于相邻框架柱2顶部之间框架梁3、用于连接底板I与框架柱2的“十”字型第一插板4、用于连接框架柱2与框架梁3的“十”字型第二插板5、吊环6。所述底板I上表面、框架柱2顶面、框架梁3顶面皆均匀嵌入有若干个顶面与其相齐平的直螺纹套筒61,吊环6下端螺纹连接配合于套筒61内,利用吊环6与套筒61的便拆卸配合,吊装完成后可将吊环6卸除保存,原结构表面恢复平整。该展示平台可根据使用者需求灵活设置展示样板,该展示样板可以为砌体样板、窗台及窗户样板、构造柱样板、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室外独立可拼装移动式施工样板展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置于底板上的多个框架柱、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框架柱顶部之间框架梁、用于连接底板与框架柱的“十”字型第一插板、用于连接框架柱与框架梁的“十”字型第二插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及框架柱底面均嵌入有与第一插板相对应的“十”字型第一插槽,两个所述第一插槽深度均为第一插板高度的1/2,所述底板与框架柱通过第一插板与第一插槽的配合实现拼装;所述第二插板包括由四个相同的“一”字型第一插脚组成的“十”字型第一插脚部,所述第一插脚沿其所在平面向外延伸有“一”字型第二插脚,含第二插脚的第一插脚数量、位置相对应于与框架柱顶部相连的框架梁数量、位置,所述框架柱顶面嵌入有与第一插脚部相对应的“十”字型第二插槽,所述框架梁上表面两端嵌入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与第二插脚相对应的“一”字型第三插槽,所述第二插脚上、框架梁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侧面之间贯穿设置有相对应的用于配合装配螺栓的螺栓固定孔,所述框架梁上的螺栓固定孔垂直贯穿第三插槽,所述框架梁与框架柱顶部之间通过第一插脚部与第二插槽的配合、第二插脚与第三插槽的配合、螺栓固定孔与螺栓的配合实现拼装;所述底板上表面、框架柱顶面、框架梁顶面均设置有若干用于吊装转运的吊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庆吉,白泽利,耿宇博,闫明慧,
申请(专利权)人:马庆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