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023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0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的采血辅助机器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寻找血管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的采血辅助机器人。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压脉装置和肘部垫装置;所述压脉装置的端面上设置有供手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压脉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进气管路、排气管路与储气罐连通;所述压脉装置上还设置有静脉显影仪。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静脉穿刺采血时使用的采血辅助机器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临床上日常静脉采血时候,不论是组织体检还是医院门诊的护士在负责血液采集的时候,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静脉采血的流程大致为:第一、患者暴露需采血的肢体,并在患者肘下垫垫巾,距穿刺点6至1cm处扎止血带,选择血管,以穿刺点为中心做常规皮肤消毒;第二、患者握拳,针尖斜面向上,刺入血管,穿刺成功后固定针柄,连接真空管,采取血量;第三松开止血带,患者松拳,拔针,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5至10分钟,完成采血操作。据初步调查,新生儿科、妇产科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小需要头皮注射液体,其三次注射成功率才70%,一次注射成功率不到40%,根据国外统计数据显示,平均9%的病人需要四次以上的穿刺才能顺利的插入静脉血管,每个病人平均需要穿刺2.18次才能成功地找到血管。而美国儿童医疗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40%以上的医疗机构允许两至四次的穿刺,以找到病人的血管实现治疗的目的。而13%调查的医疗机构对穿刺次数没有任何限制。而对于急救、休克、失血所导致的血液量急剧减少、血管塌陷的病人;过于肥胖的病人;血管弹性很差的病人;产科刚出生的婴幼儿;儿科病人;心血管种心衰病人;肾内科全身浮肿病人;高干科病人;急救病人;血液科、肿瘤科多次化疗病人等病人,其穿刺的成功率更低、穿刺的数量更多,穿刺困难更大。采用现有常规静脉采血的方式采血时,存在工作量大、工序复杂、血管不好找等问题,不仅给她们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申请号为201110404881.X的专利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体型动物的检疫或科研工作采血使用的尾静脉采血器,该采血器由尾根固定部分、尾静脉定位部分、采血部分三部分组成,使用时将尾静脉采血器固定在动物尾根处,通过圆柱体结构定位尾静脉,然后通过采血针口将采血针插入尾静脉并固定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开始采血。申请号为201320871611.4的专利技术专利也公开了一种抽血用自动压脉装置,其包括外壳、医用乳胶管、转轮、电机、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外壳上设置通孔手臂放入孔和定位槽,医用乳胶管交叉固定在定位槽内,其两端分别固定于转轮上,两个转轮分别与电机连接,可同时转动,也可固定一个转动其中一个,所述传感器安装于医用乳胶管上,在最大行程中间,不碰到转轮,所述电机与传感器均连接到控制系统。该自动压脉装置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实现了对放置在手臂放入孔中的手臂自动压脉,可为护士减轻工作量、减少工序,并快速准确找到血管位置,从而提高了医护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上述两种装置也均存在寻找血管较为困难,致使穿刺的成功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寻找血管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的采血辅助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其包括压脉装置和肘部垫装置;所述压脉装置的端面上设置有供手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压脉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进气管路、排气管路与储气罐连通;所述压脉装置上还设置有静脉显影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静脉显影仪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上的红外组件;所述红外组件发射红外波段光线到皮肤表面,并借助于皮下静脉与周围组织对红外光的吸收率不同,从而实现寻找静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红外摄像头和投影仪,所述红外摄像头与投影仪电连接;所述红外摄像头通过反射的红外光采集皮下静脉图像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输送至投影仪,并由投影仪投影到皮肤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压脉装置上还设置有消毒液喷头,所述消毒液喷头通过消毒液管路与消毒液容器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肘部垫装置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肘部垫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放置有止血贴卷,所述止血贴卷的止血贴通过输送装置输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止血贴包括止血贴本体和自粘带,所述止血贴本体的靠近皮肤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消毒止血软垫,所述自粘带一端固定连接在止血贴本体上,所述自粘带一端为自由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止血贴本体的远离皮肤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增压板,所述增压板的端面面积大于止血贴本体的端面面积。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中,在压脉装置的通孔上设置气囊,当储气罐向气囊充气后即可实现橡胶止血带的压脉作用,防止血液回流,更加便于医护人员选择血管并得知血管的位置所在;在压脉装置上设置静脉显影仪,通过静脉显影仪可准确得知患者手臂上血管的所在位置,便于医护人员采血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刺穿静脉血管,有效缩短医护人员寻找血管所需的时间,提尚医护人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最终缩短米血所需时间,提尚医护人员的米血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静脉显影仪的红外组件发射红外波段光线到皮肤表面,并借助于皮下静脉与周围组织对红外光的吸收率不同,进而造成不同的反射率,使得医护人员可实现实时观测静脉,供寻找静脉使用,从而实现寻找静脉,能够精准、清晰、实时的显示静脉,帮助医护人员顺利进行静脉穿刺,显著提高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静脉穿刺时间。3、本专利技术中,静脉显影仪上还设置有红外摄像头和投影仪,红外摄像头与投影仪的位置相适配,红外摄像头可根据不同反射率的反射红外光进行摄像,采集皮下静脉图像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输送至投影仪,并由投影仪投影到皮肤表面,从而将皮下静脉突显在对应的皮肤上,能够有效排除静脉访问困难风险因素的影响,帮助医护人员顺利进行静脉穿刺,显著提高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静脉穿刺时间。4、本专利技术中,压脉装置还设置有消毒液喷头,消毒液喷头通过消毒液管路与消毒液容器连通;因而当气囊充气完毕后,消毒液喷头开始工作将消毒液喷涂在患者对应的皮肤上,而无需医护人员人工手动地为患者皮肤做常规消毒,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医护人员的采血效率。5、本专利技术中,肘部垫装置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该压力传感器可检测患者手臂是否放置于肘部垫装置上;当压力传感器未检测到患者手臂放置于肘部垫装置上,储气罐停止工作并不向气囊充气;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患者手臂放置于肘部垫装置上,储气罐工作向气囊充气,从而通过检测患者是否放肘即可自动控制气囊充气、喷洒消毒液等一系列动作,气囊充气、喷洒消毒液等动作迅速,大大缩短人工采血时各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间,能够有效地缩短采血的耗时,有效提高采血的效率。6、本专利技术中,肘部垫装置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止血贴卷的放置架,止血贴卷的止血贴通过输送装置输出,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取用止血贴,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取用止血贴并将止血贴作用于患者皮肤的针眼出,能够有效降低甚至是避免血液的渗出,且无需患者采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5至10分钟,能够避免因手动按压穿出点造成的不适,且患者采血完毕后可灵活运动,不用按压穿刺点造成的束手束脚。7、本专利技术中,止血贴由止血贴本体、消毒止血软垫和自粘带组成,止血时将止血贴本体贴合在针眼附近的皮肤上并完全覆盖住针眼,消毒止血软垫与皮肤接触,自粘带的自由端缠绕一周后绷紧并粘附在自粘带上,绷紧的自粘带对止血贴本体施加作用力并使止血贴本体及止血贴本体上的消毒止血软垫紧紧地贴合在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脉装置(1)和肘部垫装置(2);所述压脉装置(1)的端面上设置有供手穿过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压脉的气囊(12),所述气囊(12)通过进气管路(13)、排气管路(15)与储气罐(14)连通;所述压脉装置(1)上还设置有静脉显影仪(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义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澳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