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5351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9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动态刚度常数和轴线方向的动态刚度常数均能够以较高的自由度设定并且还能够实现轴线方向上的紧凑化的新颖的构造的隔振装置。隔振装置(10)是通过将内部构件(12)的端部插入外筒构件(14)并且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弹性连结该内部构件(12)的端部和该外筒构件(14)而成的,其中,与内部构件(12)的轴线方向一方的端面相对的支承片(36)以向内周侧突出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于外筒构件(14)的轴线方向一方的端部,该内部构件(12)的端面和该外筒构件(14)的支承片(36)利用设在相对面之间的连结橡胶(54)在轴线方向弹性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所使用的隔振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被安装在动力单元和车辆主体等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之间并将该构件相互隔振连结的隔振连结体或隔振支承体的一种,已知有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例如具有这样的构造:将内部构件插入到外筒构件,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该内部构件和该外筒构件。然而,对于隔振装置,主体橡胶弹性体被设为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连结内部构件和外筒构件,因此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刚度为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刚度成分和拉伸刚度成分,而能够将动态刚度常数(日文:動定数)设定得较高,另一方面,轴线方向的刚度为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剪切刚度成分,而难以将动态刚度常数设定得较高。因此,在日本特许第3858908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一种这样的构造:使内部构件在轴线方向延伸至比外筒构件靠外侧的位置,将设于内部构件的延伸部分的第I凸缘部与设于外筒构件的轴线方向端部的第2凸缘部配置为在轴线方向上相对,并且利用连结橡胶在轴线方向上弹性连结该第I凸缘部和该第2凸缘部。由此,能够基于连结橡胶的压缩刚度成分和拉伸刚度成分将在轴线方向上的动态刚度常数设定得较高,因此不仅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刚度常数能够以较高的自由度调节,而且轴线方向的刚度常数也能够以较高的自由度调节。然而,对于专利文献I的构造,为了确保连结橡胶的配置空间较大,如专利文献I中的图5所示那样,需要根据内部构件的形状使内部构件相对于外筒构件在轴线方向延长并向轴线方向外侧大幅度突出,因此轴线方向尺寸的大型化、重量的增加等有可能成为问题。而且,需要在内部构件形成用于支承连结橡胶的第I凸缘部,对于内部构件而言,重量的进一步增加、形状的复杂化等有时也成为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589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9]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以所述情况为背景而做成的,其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动态刚度常数和轴线方向的动态刚度常数均能够以较高的自由度设定并且还能够实现轴线方向上的紧凑化的新颖的构造的隔振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下,记载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做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另外,以下所述的各技术方案所采用的构成要素尽可能地采用任意的组合。S卩,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是通过将内部构件的端部插入到外筒构件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弹性连结该内部构件的端部和该外筒构件而成的,该隔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构件的轴线方向一方的端部一体地形成有支承片,该支承片向内周侧突出并且与所述内部构件的轴线方向一方的端面相对,该内部构件的端面与该外筒构件的支承片利用设在相对面之间的连结橡胶沿轴线方向弹性连结。采用具有按照这样的第一技术方案的构造的隔振装置,基于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刚度成分和拉伸刚度成分,能够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定比较高的刚度常数,并且基于连结橡胶的压缩刚度成分和拉伸刚度成分,能够在轴线方向上也设定比较高的刚度常数。由此,能够提高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和轴线方向的刚度比的设定自由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被要求的隔振特性。而且,连结橡胶配置在被插入配置于外筒构件的内部构件的端面与外筒构件的支承片之间的轴线方向相对面之间,因此能够防止因配置连结橡胶而导致在轴线方向上大型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以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内部构件在轴线方向一方的端面形成有凹部,所述连结橡胶固定粘接在该凹部的内表面。采用第二技术方案,连结橡胶固定粘接在凹部的内表面,从而能够在不会造成在轴线方向上大型化的前提下确保连结橡胶的自由长度、橡胶量较大,能够谋求提高连结橡胶的耐久性。而且,还能够同时实现内部构件的部分除去所带来的轻量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以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凹部是在所述内部构件的外周面在周向上局部开口而形成的,并且在该内部构件的外周面,在周向上与该凹部的开口部分错开的位置固定粘接有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采用第三技术方案,通过将凹部形成为缺口状,能够更容易地固定粘接连结橡胶,并且通过将主体橡胶弹性体固定粘接在内部构件的与凹部错开的位置,从而能够确保内部构件的供主体橡胶弹性体固定粘接的固定粘接面积较大,并能够有效地得到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刚度。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以第一技术方案?第三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和所述连结橡胶实际上位于相对于所述内部构件的中心轴线而言的相反侧。采用第四技术方案,内部构件在隔着中心轴线的两侧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和连结橡胶与外筒构件弹性连结,因此该内部构件和该外筒构件不宜在轴线方向或者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输入的作用下发生撬动位移(日文I: *9变位)、扭转位移,能够简单且有效地得到作为目标的隔振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以第一技术方案?第四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连结橡胶与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一体形成。采用第五技术方案,不需要将连结橡胶与主体橡胶弹性体彼此独立地成形,能够实现作业工序数的削减、模具构造的简单化、部件个数的削减等。另外,连结橡胶与主体橡胶弹性体的一体形成例如能够通过在内部构件的表面、外筒构件的内周面粘接形成用于将该连结橡胶和该主体橡胶弹性体一体地连接起来的橡胶弹性体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以第一技术方案?第五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外筒构件嵌装于托架构件的筒状部,在该托架构件的该筒状部的轴线方向一方的端部设有加强片,该加强片从轴线方向外侧叠合于该外筒构件的所述支承片。采用第六技术方案,设于外筒构件的支承片通过加强片被加强,从而在输入有轴向的载荷时不易发生变形从而能够避免支承片损伤,并且能够有效地发挥作为目标的轴线方向刚度。特别是,即使支承片单体的变形刚性比较小,也能够利用加强片的叠合来充分地防止发生变形,因此能够采用轻量的铝合金等作为外筒构件的形成材料,还能够降低重量。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技术方案以第六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为基础,其中,在所述外筒构件的所述支承片与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加强片的叠合面之间设有橡胶层。采用第七技术方案,橡胶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弹性变形能够容许由于构件的尺寸公差等而引起的支承片与加强片在叠合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误差,因此例如能够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在轴线方向上输入时因支承片与加强片之间的抵接而产生碰撞声音等。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形成于外筒构件的轴线方向端部的支承片与内部构件在轴线方向上相对地配置,该支承片与该内部构件的轴线方向端面利用连结橡胶在轴线方向弹性连结。由此,能够基于连结橡胶的压缩刚度成分和拉伸刚度成分设定轴线方向的刚度,因此在轴线方向上能够设定比较大的刚度常数,能够提高轴线方向和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刚度比的调节自由度。而且,插入外筒构件的内部构件的轴线方向端面与支承片利用连结橡胶弹性连结,因此还能够避免轴线方向尺寸大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架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发动机支架的后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发动机支架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的IV — IV剖视图。图5是构成图1所示的发动机支架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是通过将内部构件的端部插入到外筒构件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沿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弹性连结该内部构件的端部和该外筒构件而成的,该隔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构件的轴线方向一方的端部一体地形成有支承片,该支承片向内周侧突出并且与所述内部构件的轴线方向一方的端面相对,该内部构件的端面和该外筒构件的支承片利用设在相对面之间的连结橡胶沿轴线方向弹性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亮太吉井教明堀田和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