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血管夹,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第一夹臂的内端与第二夹臂的内端弹性连接,第一夹臂的外端设有卡钩,第二夹臂的外端设有与卡钩配合的卡座,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内侧面均为弧面,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的内端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体连接,弹性连接体呈圆环形,弹性连接体、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为一体式结构,弹性连接体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沿着圆环分布的若干弧形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夹紧血管后稳定性好,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使用更加安全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血管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血管夹。
技术介绍
目前,在手术过程中,发现病灶需要手术切除时,为了保证手术过程稳定实施,需要暂时关闭相应的血管,现有技术中用于关闭血管的工具有很多,例如止血钳暂时夹住血管,避免血液流出;也可以通过缝合打结技术对血管进行结扎。然而通过止血钳夹住血管时需要手持止血钳,对于短暂的手术是可以使用,然而有些手术时间很长,专人长时间手持止血钳显然不合适,而对于结扎,万一手术过程中出现松线或者脱线,会引起内出血,而且伤口愈合较慢。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止血夹,能快速夹紧血管,防止血管流血,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519174U,授权公告日2010年7月7日,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血管夹闭的血管夹,然而这种血管夹上的夹体能够弹性变形,两段夹体的连接处设置一个弧形孔,当需要夹持血管时,弧形孔内侧、外侧都受到较大的扭矩而变形,两段夹体贴合在一起夹持血管,血管夹持后,由于血管壁具有良好的弹性,夹体也会受到反向作用力,为了保持夹体足够的弹性形变量,弧形孔两侧部位都设计的很薄,夹体弯折、弧形孔变形,弧形孔外侧受到很大的弯曲应力,连接处容易损坏、断裂,从而导致血管夹脱落,另一方面由于弧形孔两侧部位很薄,在生产过程中弧形孔处的质量难以稳定控制,容易产生不良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血管夹稳定性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脱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稳定性能好,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的一次性血管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血管夹,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内端与第二夹臂的内端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夹臂的外端设有卡钩,所述第二夹臂的外端设有与卡钩配合的卡座,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内侧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的内端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体连接,所述的弹性连接体呈圆环形,弹性连接体、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性连接体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沿着圆环分布的若干弧形槽。使用前,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外端在弹性连接体的弹力作用下自然分开,整体呈V形结构,夹紧血管时,第一夹臂第二夹臂连接时的产生的变形被整个弹性连接体分摊了,无需在弹性连接体上开弧形孔,只需要开弧形槽就能满足形变需求,而且由于弹性连接体自身具有较长的内弧面、外弧面,受到的弯曲应力较小,即使长时间夹持血管,弹性连接体也不会失效、损坏、断裂,使用更加稳定,手术过程更加安全;而且在手术完成后,只需要用剪刀穿过弹性连接体中间的圆孔内剪断弹性连接体即可拆卸血管夹,拆卸更加方便、省力,而且还不会产生碎屑。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连接体两侧的弧形槽错位分布。弧形槽错位分布,能相对均匀的分摊弹性连接体的形变量,弹性连接体内侧、外侧应力分布更加集中。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槽的深度小于弹性连接体厚度的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臂的内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开口端设有与第一夹臂内侧连通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夹臂的内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凸耳,定位凸耳的端部内侧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导向槽的深度从外端到定位孔端逐渐减小;所述导向槽的宽度从定位孔端到外端逐渐增大。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外端连接时,内端也通过定位凸耳上的定位柱与第一夹臂上的定位孔配合限位,从而分担弹性连接体中间部位的反作用力;导向槽对定位柱起到导向作用,确保定位柱能准确、稳定的卡入定位孔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臂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弧形钢丝,所述弧形钢丝的两端与凹槽的两端固定连接,弧形钢丝的中间部位拱起凸出凹槽外,所述弧形钢丝的两端弯曲形成U形避让部,所述U形避让部的底部朝向凹槽开口端,所述弧形钢丝的曲率大于凹槽底面的曲率。由于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最大夹持力是固定的,而血管有粗有细,当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夹持血管时,血管仍然在流血,此时对于普通的血管夹则无法夹持该血管,而本结构中,如果夹持后血管仍然流血,此时把弧形钢丝按入凹槽内,弧形钢丝的弧边向内翻并与凹槽的底面接触,由于弧形钢丝的曲率大于凹槽底面的曲率,因此在弧形钢丝的压力作用下,第二夹臂会产生一个弯曲变形的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加加持力,从而夹紧血管。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底部到第二夹臂内侧面的厚度从凹槽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凹槽中间部位的厚度小,受到弧形钢丝的压力作用下中间部位变形趋势较两端大,从而能夹紧血管。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卡齿,所述卡齿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二夹臂上的卡齿高度小于第一夹臂上的卡齿高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臂的外端外侧设有第一卡耳,所述第二夹臂的外端两侧设有第二卡耳。止血夹通过工装夹持在血管上,第一卡耳、第二卡耳便于工装夹持血管夹。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夹紧血管后稳定性好,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使用更加安全;(2)能针对不同的玄关调节夹持压力,保持血管受压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1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右视图。图5为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夹持状态示意图。图6为弧形弹簧压紧第二夹臂的示意图。图7为图5中A-A处截面图。图中: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弹性连接体3、卡钩4、卡座5、第一卡耳6、第二卡耳7、弧形槽8、定位孔9、导向槽10、定位凸耳11、定位柱12、凹槽13、弧形钢丝14、U形避让部15、卡齿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一次性血管夹,包括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第一夹臂1的内端与第二夹臂2的内端通过弹性连接体3连接连接,第一夹臂的外端设有卡钩4,第二夹臂的外端设有与卡钩配合的卡座5,第一夹臂的外端外侧设有第一卡耳6,第二夹臂的外端两侧设有第二卡耳7;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的内侧面均为弧面,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卡齿16,卡齿的截面呈半圆形,第二夹臂上的卡齿高度小于第一夹臂上的卡齿高度;弹性连接体、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为一体式结构,弹性连接体、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由塑料制成。弹性连接体3呈圆环形,弹性连接体3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沿着圆环分布的若干弧形槽8,弹性连接体3两侧的弧形槽错位分布,弧形槽8的深度小于弹性连接体厚度的1/2。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夹臂1的内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孔9,定位孔9的开口端设有与第一夹臂内侧连通的导向槽10,第二夹臂2的内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凸耳11,定位凸耳的端部内侧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12,导向槽10的深度从外端到定位孔端逐渐减小,导向槽的宽度从定位孔端到外端逐渐增大。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夹臂2的外侧设有凹槽13,凹槽底部到第二夹臂内侧面的厚度从凹槽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凹槽内设有弧形钢丝14,弧形钢丝14的两端与凹槽的两端固定连接,弧形钢丝的中间部位拱起凸出凹槽外,弧形钢丝14的两端弯曲形成U形避让部15,U形避让部15的底部朝向凹槽开口端,弧形钢丝的曲率大于凹槽底面的曲率,如图6所示,当从外界把弧形钢丝压入凹槽内时,弧形钢丝反向内凹槽底部拱起与凹槽底部中间部位接触,从而进一步增加第二夹臂的夹持力,U形避让部一方面在弧形钢丝压入过程中能弹性避让,便于弧形钢丝进入凹槽内,同时弧形钢丝与凹槽底部接触时,U形避让部又能防止弧形钢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血管夹,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内端与第二夹臂的内端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夹臂的外端设有卡钩,所述第二夹臂的外端设有与卡钩配合的卡座,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内侧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的内端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体连接,所述的弹性连接体呈圆环形,弹性连接体、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性连接体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沿着圆环分布的若干弧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血管夹,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内端与第二夹臂的内端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夹臂的外端设有卡钩,所述第二夹臂的外端设有与卡钩配合的卡座,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内侧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的内端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体连接,所述的弹性连接体呈圆环形,弹性连接体、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性连接体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沿着圆环分布的若干弧形槽;所述弹性连接体两侧的弧形槽错位分布,所述第一夹臂的内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开口端设有与第一夹臂内侧连通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夹臂的内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凸耳,定位凸耳的端部内侧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导向槽的深度从外端到定位孔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夹臂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弧形钢丝,所述弧形钢丝的两端与凹槽的两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炎明,邹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洲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邹晓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