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所述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由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限定形成;所述像素包括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具有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为与所述数据线投影间距最小的边;所述数据线投影为所述数据线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所在的平面;其中在与漏光区域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遮光部件,所述遮光部件用于对照射在所述漏光区域上的光线进行遮挡;所述漏光区域为所述数据线投影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间距所在的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通过在与数据线接近的漏光区域,增加遮光部件,从而省去数据线方向上的色阻重叠,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相邻像素之间存在非驱动区域,液晶排列不受控制,会出现漏光,所以与非驱动区域相应位置设置有黑色矩阵对其进行遮光。如图1所示,给出R、G、B三原色的刺激值与波长的图谱关系示意图,横坐标表示波长长度(单位为纳米),纵坐标表示三原色的刺激值;101表示B的波长,为435.8纳米,102表示G的波长,为546.1纳米,103表示R的波长,为700纳米;由于人眼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介于390-700纳米范围,利用色阻R与色阻B进行重叠,可以达到遮光的效果,便省去黑色矩阵的制程成本。但色阻交叠的区域为两种色阻(R&B)的厚度,相对于像素中央的显示区域会形成凸起的围墙结构,因此会使彩膜基板的表面不平整,不利于液晶和聚酰亚胺(PI)的流动,从而影响光学性能,降低显示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以解决现显示面板省去黑色矩阵后导致基板表面不平整,影响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构造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用于输入数据信号;多条扫描线,用于输入扫描信号;多个像素,由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限定形成;所述像素包括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具有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为与所述数据线投影间距最小的边;所述数据线投影为所述数据线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所在的平面;其中在与漏光区域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遮光部件,所述遮光部件用于对照射在所述漏光区域上的光线进行遮挡;所述漏光区域为所述数据线投影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间距所在的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遮光部件是通过对所述数据线加宽得到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数据线包括本体部和加宽部,所述加宽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所述加宽部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漏光区域的面积。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所述遮光部件为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遮光部件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漏光区域的面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模块;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用于输入数据信号;多条扫描线,用于输入扫描信号;多个像素,由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限定形成;所述像素包括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具有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为与所述数据线投影间距最小的边;所述数据线投影为所述数据线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所在平面;其中在与漏光区域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遮光部件,所述遮光部件用于对照射在所述漏光区域上的光线进行遮挡;所述漏光区域为所述数据线投影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间距所在的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遮光部件是通过对所述数据线加宽得到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数据线包括本体部和加宽部,所述加宽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所述加宽部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漏光区域的面积。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所述遮光部件为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遮光部件的面积大于所述漏光区域的面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通过在与数据线接近的漏光区域,增加遮光部件,从而省去数据线方向上的色阻重叠,提高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三原色的刺激值与波长的图谱关系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阵列基板的俯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的阵列基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的阵列基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请参照图2,图2为现有技术的阵列基板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阵列基板10包括数据线11,扫描线12,以及由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限定的左侧的像素和右侧的像素,左侧的像素具有一像素电极区域201 (为鱼骨形的像素电极所在的虚线框区域),右侧的像素具有一像素电极区域202 ;由于像素电极区域的长边边缘距离该边缘最近的数据线之间有空隙,因此容易产生漏光,将该区域称为漏光区域203,譬如像素电极区域201的长边边缘13与中间的数据线之间有空隙,如位于中间的数据线的左侧虚线框所示;像素电极区域202的长边边缘14与中间的数据线之间有空隙,如位于中间的数据线的右侧虚线框所示;如图3所示,在彩膜基板20的衬底上,与阵列基板上的漏光区域203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重叠彩膜21,重叠彩膜21包括红色彩膜22和蓝色彩膜23,蓝色彩膜23重叠在红色彩膜22上。重叠彩膜21为两种色阻(R&B)的厚度,会使彩膜基板的表面不平整,不利于液晶和聚酰亚胺(PI)的流动,从而影响光学性能,降低显示效果。请参照图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阵列基板的俯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液晶层、第二基板;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基板譬如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譬如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10包括:多条数据线11、多条扫描线12、多个像素;所述像素譬如为红色像素、绿色像素、蓝色像素;所述数据线11用于输入数据信号;所述扫描线12用于输入扫描信号;所述像素31或32由所述数据线11和所述扫描线12限定形成;所述像素包括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201或者202,如图中虚线框所示;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譬如由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的周缘围成的长方形,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具有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为与所述数据线投影间距最小的边(譬如以最左侧的数据线为例,靠近左侧数据线的长边);所述数据线投影为所述数据线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所在的平面;其中在与漏光区域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遮光部件33 ;所述漏光区域为所述数据线投影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间距所在的区域;所述遮光部件用于对照射在所述漏光区域上的光线进行遮挡,即防止所述漏光区域出现漏光。通过在所述漏光区域对应的位置上设置遮光部件,从而可以省去黑色矩阵的制作,同时避免在彩膜基板上制作重叠彩膜,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用于输入数据信号;多条扫描线,用于输入扫描信号;多个像素,由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限定形成;所述像素包括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具有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为与所述数据线投影间距最小的边;所述数据线投影为所述数据线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图案化像素电极区域所在的平面;其中在与漏光区域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遮光部件,所述遮光部件用于对照射在所述漏光区域上的光线进行遮挡;所述漏光区域为所述数据线投影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间距所在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竹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